汽車廠家自毀品牌
面對車市規模快速擴張的大好時機,汽車廠家來不及調整產能就迫不急待地推新車搶市場,結果往往上市初期產品供應不足,給經銷商加價銷售提供了可乘之機,而消費者利益受損卻無人過問。
構建特約銷售服務網絡是汽車廠家樹立品牌形象規范服務的有力舉措,但沒必要攀比豪華加大汽車經銷成本。現在廠家動不動就要求建4S店,上千萬的投入最終還是要由買車人負擔。
汽車廠家有沒有責任對自己的銷售網絡負責?是否應該對特約經銷商嚴加管束杜絕加價銷售?令人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是聽到廠家反復強調加價銷售與自己無關的辯解,卻并未見有實際舉措整頓銷售秩序。
從年初至今,新車加價銷售范圍在不斷擴大,專賣加價車的“車蟲子”也越來越多。人們擔心,新上市的東風陽光、高爾夫、福美來1.6乃至即將上市的凱越、飛度都會陷入加價銷售的怪圈。市場的不規范將嚴重打擊消費者對新車的購買熱情,危及車市的健康發展。
新車加價表面看是產品供不應求的結果,但實際上卻有經濟利益驅動的怪手在操縱;加價銷售表面損害的是消費者的利益,但最終毀壞的是汽車品牌的形象。(北京日報)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