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之戰暗流涌動 各大車企自動駕駛規劃
【太平洋汽車網 熱門話題】"我們總是高估了未來兩年里將發生的變化,又過于低估了未來十年將發生的變化。"比爾·蓋茨在其《未來之路》一書中作出了這樣的結論。看起來離我們還有些遙遠的自動駕駛,各大車企已經在私底下基本都布好了局。
2020年對于自動駕駛的實現是個坎兒,多家汽車廠商都宣布在這個時間節點要推出自己的完全自動化駕駛車型,也就是無人駕駛。這個時候,引用蓋茨的觀點:簡直不要太樂觀。自動駕駛除了技術需要攻克外,還有一整套社會系統制度的配合才能完成。但是10年后,馬路上的改變一定會超過我們的想象。
在了解各車企的自動駕駛規劃之前,先來看看官方對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等級的定義。目前主流的車廠都默認以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分級為標準,共分為:駕駛員輔助、部分自動駕駛、有條件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完全自動駕駛五個層級。
NHTSA、SAE自動駕駛分級 | |||
自動駕駛等級 | 名稱(SAE) | 定義 | |
NHTSA | SAE | ||
0 | 0 | 無自動化 | 完全由人操作,車輛可發出提醒或警告等 |
1 | 1 | 駕駛輔助 | 車輛具備至少一項電子輔助駕駛功能,包括轉向或剎車等 |
2 | 2 | 部分自動化 | 車輛具備至少轉向及剎車等兩項電子輔助駕駛功能,可以減輕駕駛者工作強度 |
3 | 3 | 有條件自動化 | 車輛具備全部自動駕駛功能,根據系統要求,駕駛員需做出適當的應答 |
4 | 高度自動化 | 車輛具備全部自動駕駛功能,對系統的要求駕駛員可不作應答,可在特定環境下自動駕駛 | |
4 | 5 | 完全自動化 | 車輛具備在各種環境中的自動駕駛能力,在全部路況下可自動駕駛。駕駛員在特定情況下可接管駕駛 |
提到自動駕駛的一瞬間,無數人腦子里想必第一時間已經蹦出“特斯拉”這個詞了,那就從特斯拉說起。
支持Autopilot 2.0硬件設備的V8.1系統目前已經上線了數月,但是按照SAE對自動駕駛的等級分類,特斯拉目前還是只能停留在第二級別。不過,特斯拉早就對5級完全自動駕駛做好了規劃。
從今年3月份開始,出廠的所有車型在硬件上都保證能夠完成SAE 5級自動駕駛,這些硬件包括12個超聲波傳感器和8個攝像頭。8個攝像頭用于覆蓋360度可視范圍,對周圍環境的監控距離最遠可達250米,12個超聲波傳感器完善了視覺系統,探測和傳感軟硬物體的距離則是上一代系統的兩倍。
當然這些話我們聽聽就好,這是目前特斯拉對完全自動駕駛硬件的定義,3/5年、10年后,硬件的標準肯定會再次提升一個臺階。
WGS2017會議上,特斯拉CEO Elon Musk宣布特斯拉年底將實現商用SAE 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既定計劃,并對自動駕駛和電動化兩個問題給出了答案:新售汽車全部搭載自動駕駛技術,他認為在還需要10年可以實現;燃油車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則仍需20年左右來過渡。
3級已經來臨:新一代奧迪A8,打臉特斯拉
特斯拉在自動駕駛上獨領風騷數年之后,終于有一個傳統廠商出來拆臺。上周,北京時間7月11日,新一代奧迪A8車型正式發布,外觀內飾的更新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它搭載了一套全新的自動駕駛系統,奧迪官方聲明中:這套系統可以達到SAE 3級別。
新一代A8的3級自動駕駛硬件包括:12個超聲傳感器、4個360°影像攝像頭、一個前頂置攝像頭(行車記錄儀位置)、1個紅外攝像頭(夜視輔助)、4個中程雷達(四角)、1個長程雷達、1個激光掃描器。
再回頭對比下特斯拉的傳感器硬件:8個車身攝像頭、12個超聲傳感器、1個長程雷達。A8直接將它甩出一大截兒。
新一代奧迪A8是首款專為高度自動化駕駛而開發的量產車型。當車在有隔離帶的高速公路上以最高60km/h的速度緩慢行駛時,通過啟動中控臺上的AI按鈕,奧迪AI擁堵自動駕駛系統將操控駕駛。
奧迪AI泊車自動駕駛系統和奧迪AI車庫自動駕駛系統可實現自動將A8停入、駛出停車位或車庫,駕駛者則可以對操作進行監控。不是目前的那種停在車位旁邊讓車輛自動泊車,是車輛放在停車場入口,人直接去逛商場,車輛可以自己進車庫去找車位了,在市中心等車位、找車位的痛苦大家都經歷過,個人覺得這個技術的革命性不亞于前面在封閉道路上的自動駕駛。
在當地法律法規允許的情況下,奧迪將會在量產車型中逐步采用奧迪AI自動駕駛系統。
作為大眾集團在科技上的先行者,奧迪A8可以看做是大眾對自動駕駛的試水。如果一切按計劃正常發展,接下來,這套自動駕駛系統會不斷更新并且會應用到大眾旗下各個品牌不同級別車型中。此前,CEO穆勒已經表示:“大眾集團將在2020年前后在每個細分市場都推出全自動駕駛汽車。”在這之前,大眾將會投入數十億歐元。
即將來臨的:Sedric Concept概念車
除了新一代A8之外,大眾集團內部目前還沒有一款專注自動駕駛的產品,倒是在3月的日內瓦車展上,大眾發布了一款Sedric Concept的概念車,官方表示,這是一臺以SAE第五級自動駕駛為目標的概念車,但并未有更多技術細節透露。
另一個傳統車企巨頭豐田,向來對新技術的應用比較保守,德系車已經將渦輪用了近10年之后,豐田才在近兩年開始用渦輪,這里并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只說明大家造車的理念不同。
對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豐田可能是目前最低調的廠商之一,福特、沃爾沃、谷歌、百度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隊經常能在新聞上見到,甚至連長安無人車的曝光率可能都比它高。
曝光少并不表示豐田真的無動于衷,2014年的時候,豐田確實說過出于安全考慮暫時不搞無人駕駛。但這話你能信?轉個身,豐田就在2015年給自動駕駛項目撥了10億美元的預算。同時和斯坦福、MIT和密歇根大學合作,請來了Gill Pratt,也從Jaybridge機器人搬來了整個自動駕駛團隊。
實際上,豐田自2005年以來一直致力于自動駕駛汽車方面的研究,2006年豐田已經開始在自動駕駛設備和技術方面申請專利。目前,豐田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申請的專利已經達到了1400多個。
2017年3月份,位于美國加州的豐田研究所(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TRI)向外界展示了一款2.0版本自動駕駛汽車。
車頂搭載一個 Velodyne 64線激光雷達,車頭與車頂分布著6個16線激光雷達,車頂前后及左右兩側是普通雷達與GPS天線,最后是車頭兩側左右各三個攝像頭。
兩手準備,安全為先
目前豐田在自動駕駛領域有兩個項目規劃:分別為Guardian(保衛者)和Chauffeur(私人司機)。
Guardian計劃內容為新一代駕駛輔助安全系統,實時監控周圍環境做出預警,并在必要的時候接替駕駛員直接操作車輛避免碰撞。Chauffeur計劃則是真正沖著最終實現無人駕駛去的。
其中,Guardian的研發進度將大大快于Chauffeur,并很快進行商用。從這里也能看出,就算研發自動駕駛,豐田也始終是將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在安全性沒有足夠保障的時候,不會激進的開始大面積直接應用自動駕駛技術。
再補充一點,豐田對駕駛的態度,還沒能到完全放開讓機器操作的地步,這兩個項目的最終目標是實現SAE 4級自動駕駛,也就是高度自動化,但仍是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并非像其它廠家一樣直接到SAE 5級。不知道幾年過后,豐田是否還是會堅持只做到4級。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