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R-Z/FIT Hybrid試駕 不單只是環保
不妨直白一點,如果在豐田THS混合動力系統里面,油和電的動力分成是6:4的話,那么在本田IMA系統里面這一比例就是8:2,這也是為什么前者被稱為“強混”而后者則被稱為“輕混”或者“弱混”的原因。
豐田期望達到的效果是,汽油動力和電力各自都能夠獨當一面,可以單獨依靠電動機起步或者低速巡航。而本田的理念是,電力僅僅作為輔助汽油發動機的角色出現,必要的時候出來幫一把,達至整體動力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可以使用排量更小的汽油發動機,同時借助能量回收和自動啟停等手段來提高燃油的利用率。
一個很強烈的對比,豐田第三代普銳斯Hybrid的電動機能夠輸出60kW最大功率和207Nm最大扭矩,足夠讓車輛起步和低速運行了。而本田旗下多款Hybrid車型都使用的MF6電動機,只能給出10kW和78Nm,明顯不足夠支持車輛起步。
雖然相比起來本田IMA“混”得不夠徹底,但它的顯著優勢在于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重量輕、成本低,而且更容易普及到現有汽油車型上面。在美國市場,普銳斯Hybrid的價格區間是24,000-29,805美元,而本田Insight則是18,500-23,690美元。
● 結構和工作方式的特別之處
IMA混合動力系統的結構有多簡單?恐怕就算是普通汽油飛度的車主都未必能夠一眼看出FIT Hybrid的發動機艙有何異樣。超薄設計的電動機安放在汽油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既輸出動力又同時擔當發電機的角色,厚度大概就跟一個電視遙控器參不多,然后通過橙色的高壓線路跟車尾箱的電池與動力控制單元(IPU)連接起來。IPU的體積很緊湊,只占據了原本尾箱放置備胎的位置而已。
沒錯,就僅此而已,但如果要實現豐田的“強混”效果,則需要一個專門的發電機、一個動力輸出很不錯的電動機、一個動力分割機構(這個很關鍵),以及蓄電池和控制單元。這里說的動力分割機構不是變速箱,而是類似于四驅車分動箱的東西,可以把一部分引擎的動力分配給發電機發電去了。
于是本田IMA系統的工作方式也相對“簡單”一些,首先需要你像普通汽油車那樣扭動鑰匙點著引擎,然后掛到D擋,變速箱的界面和操作方式跟普通汽油車一模一樣,值得一提的是,本田IMA混合動力系統還可以搭配手動變速箱。
怠速狀態汽油發動機一直運轉著,踩下油門起步,電動機也一并運轉,與汽油發動機一起出力驅動車輛。到了大約40km/h左右,如果車子處于巡航狀態的話,FIT Hybrid會由電動機單獨驅動,發動機不再燃燒汽油而是關閉氣門保持空轉。不過CR-Z這時候仍然會單獨由汽油發動機供給動力。
然后假如需要急加速的話,電動機會再次被激活,與汽油發動機共同出力。到了松開油門或者踩剎車減速的時候,汽油發動機會熄火,電動機會回收制動能量給后備箱的電池充電。
正常情況下本田IMA系統只有在減速的時候通過回收能量給電池充電,但豐田THS系統既可以在減速時回收能量充電,也能在車輛加速時利用汽油發動機富余的動力帶動獨立發電機給電池充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