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信貸利潤高風險大 金融公司分一杯羹
[
04-11-8 17:38
] 太平洋汽車網
汽車價格的不斷下降,使車貸客戶的還款心態越來越不平衡,把怨氣無端地出在了銀行頭上。有位在銀行辦理了車貸購車的客戶說,看著車價每況逾下,想想每月的銀行車貸還款,心里真是不舒服。
車貸本身所具有的許多不確定因素注明了銀行車貸業務具有較高的風險含量。車貸風險含量的釋放使銀行違約率得到顯現。據有關銀行車貸統計,近年車貸的違約率大大升高,已達到0.5%至0.9%,有的已超過1%。更令人頭疼的是,違約率還在不斷升高。
車貸壞賬最終的受害者是銀行本身。在預感到車貸風險后,保險公司快速作出反映,毅然于2003年關閉了汽車貸款保證保險業務。而銀行車貸風險對汽車經銷商而言卻毫發無損。在整個汽車信貸業務中,汽車經銷商借助銀行汽車信貸的支撐獲取了大額利潤,汽車信貸的風險隨著購車人的汽車貸款而轉嫁到了銀行身上,這個風險隨著汽車經銷商購車貸款數量的上升而增大,嚴重影響到銀行車貸業務的質量和利潤。面對無情的車貸風險,銀行無奈地承擔了所有的壞賬損失。
其實,造成車貸風險的原因是多方的,防范和處置也不止僅限于銀行。
就目前中國社會而言,誠信意識不強和征信系統的不健全,道德觀念的限制,直接影響到汽車信貸風險程度的高低。據調查,法制環境較好,道德、誠信意識及征信系統較完善的區域,汽車信貸的違約率較低,反之,則較高。一位北方的朋友曾似真似假地說,在我們那里,如果銀行去討債,需要牽上一條狼狗。
銀行通過司法訴訟可追討逾期欠款客戶并收回剩余貸款,但漫長的訴訟期和執行難,使銀行有時不得不另辟新徑。
車貸風險的大量冒出,使銀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車貸門檻,嚴格了汽車貸款的審批。如,協作的汽車經銷商按照銷售額向銀行提供資金擔保,聯合汽車經銷商共同防范車貸風險;增加汽車貸款客戶擔保,將貸款成數降低,縮短車貸期限;對車貸客戶一般中選好,好中選優等。
汽車金融公司能否秋實果豐
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的成功開業使中國的汽車信貸步入了新的里程,同時也預示著汽車金融公司與銀行汽車信貸的競爭由此拉開帷幕。
相對于銀行來說,汽車金融公司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一是與汽車生產企業的“血緣”關系使他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種優勢使他們可以獲得較銀行更加直接的汽車銷售政策和汽車發展趨勢,能夠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購車咨詢和服務;二是作為中外合資的汽車金融公司有著幾十年國外開展汽車金融服務的歷史和豐富經驗;三是他們擁有先進的科技手段和高效便捷的電子化管理技術,擁有專業化的經營和快速反應機制。
擁有這些優勢的汽車金融公司是否就能夠快速地融入汽車消費信貸市場,與銀行瓜分汽車行業這塊高額“蛋糕”呢?
首先,國內銀行業汽車信貸業務所遇到的問題,汽車金融公司同樣不可幸免。社會誠信程度不高,法制不完善,缺少必要的執行手段。部分違約客戶道德觀念的扭曲,等等,這些中國社會的特點必然影響到汽車金融公司車貸業務的開展。如何面對本土化,將是汽車金融公司必須考慮的問題。
其次,中國還沒有實現完全的利率市場化,汽車金融公司在國外常用的利率價格競爭策略在國內市場還得不到充分發揮。汽車金融公司在國外所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之一,就在于他們相對于商業銀行,能夠有較大的利率優惠空間。
第三,銀行具有龐大的、充足的資金或存款來源,足以支付銀行本身汽車信貸需求。而汽車金融公司的資金來源基本依靠自有,隨著其汽車貸款規模的增加,資金的匱乏將是其頭等難題。
第四,基礎建設是剛剛起步的汽車金融公司的工作重心,人力資源建設、業務網絡、客戶信息資源等都需逐步建立。尤其是要接受國內銀行業汽車信貸風險的經驗教訓,探討一套較完整、嚴密的汽車信貸業務流程和審批管理制度是當務之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