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費率放開影響誰
[2002-12-28 14:14:43] 太平洋汽車網
pcauto
西泠/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
robert
部分汽車保費一覽表
現在距離明年一月一日還有35天,新的保險費率即將開始實施。屆時,汽車保險將打破目前統一格式、統一費率、統一險種的局面,汽車保險市場的變化如箭在弦,指日可待。
但是,隨著新年的臨近,即將發生改變的不僅是汽車保險。
專家預言降幅不大車商坦言要看返利客戶等待保費下降
■保險公司:車險的種類、費率、價格都會變
費率放開究竟怎么回事?這個問題各家保險公司最清楚。華泰保險公司一位業務主管告訴記者:“現在的車險只有7種,兩種主險,5種附加險,費率也是固定的,保險單據的格式也是一樣的,這些都是國家統一規定的,保險公司不能突破。而明年費率放開的含義是保險公司可以結合本公司的實力,根據對市場的判斷來自主決定做什么樣的保險,費率多少,保單的格式可以有自己公司的標識,特色突出。”
每天直接與客戶打交道的人保公司業務員杜小姐對費率放開的看法更直接,她說:“費率放開最大的好處是對風險的規避,保險能從車、從人、從區域,其實就是從風險。比如,北京地區桑塔納和小面容易被盜,在上盜搶險的時候,它們就應該比別的車費率高。還有,現在新車新手這么多,事故率比老司機高,這些人的保險額度也可以提高。對于那些沒有事故、違章記錄的車輛和司機保險公司可以給予獎勵,降低保費。”
正在參與設計公司保險方案的劉先生透露:現在各家保險公司的方案都已經上報到中國保監會審批:“估計12月中旬會有結果。”
據剛剛完成“中國50城市保險市場需求調查”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市場咨詢中心副主任陸刃波介紹:在對全國25000個家庭做的保險調查顯示,公眾對保險行業的滿意度只有30%,作為一個服務性行業,它比電信行業的滿意度還低。所以明年費率放開,給各家保險公司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擴大了公司的自主經營權,對保險行業是好事。
■車主:等待保費降低
“明年車險肯定會降,我現在不想(保)全險。”盡管剛剛買了一輛寶來,宋先生還是選擇了只買強制險———第三者責任險。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寶來(1.6)的車價16.88萬元計算,全險6989元,四項險(車損、盜搶、三者、不計免陪)5811元,強制險只有1170元。宋先生是在網上看到保險費率放開的消息的,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保險要降價了:“上那么多沒用,既然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就降價了,我干嗎要多花錢,上個強制險先把牌子上了,等明年新保險出來再說。”另一位郭先生保險12月6日到期,他打算先拖幾天,到1月1日后再上保險。據一位保險業務員介紹,他手里續保的保單數量沒有什么變化,但保險金額比去年有些下降:“很多人都認為保險費會降,所以對上全險不是很積極,即使那些新車客戶。”
陸刃波介紹,明年保險費率的下降是必然的。費率放開后,保險公司會推出有特色的保險服務,但降價幅度不會很大,只能更加合理。畢竟保險公司是經營性企業,降價也要在能承受的范圍。
■車商:只看返利變多少
對于保險費率的放開,比保險公司更關心的要算是汽車經銷商了。一位經銷商向記者透露:如果沒有保險,他所在的公司靠賣汽車恐怕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他的公司同時與幾家保險公司簽訂了保險代理合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誰家給的返利高,就多做誰家的保險,特別像分期付款的客戶,公司預收客戶幾年的保費,得到的回扣比賣一輛車的利潤高得多。據一家保險公司業務經理介紹,北京市目前保險市場的份額中,將近50%控制在汽車經銷商手中,保險公司并沒有直接面對客戶,真正銷售保險產品的是汽車經銷商。所以各家保險公司對汽車經銷商抱有“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蘇輝說出的話點明了經銷商與保險公司的關系:“現在是保險養車市,經銷商對保險有一定的依賴。”
在采訪中,很多經銷商對保險返利都諱莫如深,談到明年車險的變化,一位經銷商說:“不管怎么變,對我們來說,只看返利變多少。”
■車市:促銷優惠會減少
由于汽車代理商對保險的控制和依賴,保險費率的變化將對汽車市場產生影響。蘇輝預計保險費率的改變,肯定要對汽車市場產生影響。這從今年8月北京保險市場的整頓結果可以看出。當時,北京市保監會做出保險代理費不能超過8%的限制,當月即出現車價上漲的情況。而到明年1月1日以后,變化的不僅是代理費,還有保險險種、保單格式等,對汽車市場的影響也許不僅僅是車價了。北京勤和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汪宏認為:汽車保險費率的調整對正規經營汽車銷售的經銷商是好事。畢竟汽車經銷商的利潤空間不是保險,而是給客戶提供售前售后的服務。汽車保險沒有了“暗箱”操作,經銷商之間的競爭更是靠各自的實力。沒有了高額返利,那些擾亂車價的非常規手段就會少一些,靠“吃保險”的“車販子”也會被淘汰出局。
專家觀點:保險公司需要爭奪代理商
據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報道長期從事保險業務研究的人民大學保險系主任張洪濤教授向記者介紹,目前全國共有11家保險公司可以經營汽車保險業務,其中,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和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三家公司就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他幾家保險公司的車險業務還不足10%。小公司為了拓展業務,大公司為了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因此,在汽車保險市場上的競爭就日趨激烈,在保險費率沒有放開的今天,競爭的重點就集中在了車險代理商的身上。
張教授說,保險公司之所以要爭搶代理商,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占有市場。因為在車險代理商的手中掌握著80%以上的客戶資源。于是,保險公司就通過返還高額傭金這種最直接的辦法來爭奪汽車代理商。有的保險公司返還的傭金高達30%甚至更高。那么在這種高回扣的背后,保險公司是不是有著高額的利潤呢?
張教授介紹,5—10年后,中國市場每年會新增機動車400萬輛以上,如果以平均每輛車5000元的保費來計算的話,每年就會有200億元人民幣的保費收入。面對這個巨大的汽車保險市場的“蛋糕”,各保險公司都不敢松懈,這就使得用高額回扣來爭奪代理商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
權威觀點:實惠最終給消費者
據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報道: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馮曉增對明年費率放開保險市場的變化做了這樣分析:設計的險種,其隨人因素、隨環境因素或者是個性化,應該說還是不突出、不成熟,所以在改革的初期,這種費率的高低差異幅度不會很大。
無論費率發生怎樣的變化,保監會審批的原則是要保護社會公眾的利益,防止不正當競爭。但他坦言,這次改革雖不能直接根治傭金問題,但作為監管部門,希望在這次改革后,通過服務的差異性和產品的多樣化來拉開費率的差距,從而使保險公司將注意力從傭金之爭轉移到提供更多產品的市場競爭上。
他認為出現市場不規范的行為,這是一段時期必然出現的現象。隨著今后國內各個保險公司水平的提高、體制機制的根本變化以及改革的不斷深入,一定會解決這些問題。
馮曉增一再強調費率放開的目的。保監會通過這次改革,最終會理順市場中目前還不順暢的競爭關系,而代理商傭金的問題也會慢慢解決,實惠最終會落到消費者的手中。
鏈接:
日本:如何躲開保險代理人
日本SONY財產保險公司以“從報價到保費交付都可由網絡完成”的模式進行保險業務,開辦這個業務的頭一個月,就有12000人通過網絡向SONY財險公司投保。這種方式的最大優點就在于克服了保險公司受制于代理人,無法完全自由的執行費率的缺點。繞過了車行代理這一鴻溝,交易費用減少了,保險費率自然就下來了,同時這也促進了保險公司的業務擴張。這種做法的好處是一旦投保人意識到不通過車行,可以直接到保險公司的網絡商務平臺投保要便宜得多的話,車行也將不得不放棄高額的代理手續費。
美國:出車禍理賠更多
當汽車出事后,保險公司必須向駕駛人員補償所謂的貶值價值,即使汽車已經被完全修復并且功能恢復正常。理由是,曾卷入事故的汽車即使已經完全恢復到事故損失前的狀況,其價值仍然低于未曾卷入事故的汽車。汽車交易商聲稱,曾卷入事故的汽車在轉售時通常會貶值10%至15%。如果保險公司必須為每件汽車索賠額外付出10%至15%的賠款,很顯然,汽車保險成本也隨之提高。
德國:車險獎優罰劣
德國的汽車保險費也實行獎優罰次。如果一年不出需要保險公司理賠的事故,第二年這輛汽車的保險費就會調低一個檔位;然而一旦出了事故并由保險公司進行賠償,那么次年的保險費就會上調3個檔位。而且保費的檔位越高,檔位之間的差額就越大。另外,保險公司在理賠時還實行了一條“責任處罰”原則,即每次理賠不論賠償額多少,投保人自己都必須承擔325歐元。這兩項做法除了提醒投保人要盡量避免事故外,也能夠有效地促使投保人自己處理小的事故修理,從而降低保險公司的理賠成本。
■相關報道:廣州試點:費率放開一年間
據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報道去年,廣東省作為國家車險費率改革的試點,已經在全省放開了原來統一的車險費率,由保險公司自行制定費率標準。費率放開已經有一年多了,廣東省的汽車保險市場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
中介費用上漲
2001年10月1日,廣東省車險費率改革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從這一天起,廣州車險市場的競爭,便充滿了濃烈的“火藥味”。隨后的半年時間內,廣州市7家財險公司先后大幅度下調車險費率,最大降幅高達60%。在爭相降低車險費率的同時,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各家保險公司繼續以暗中返還高額回扣的方式,拉攏那些掌握著龐大客戶資源的中間代理商。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廣州分公司副總經理薛峰:費率下調以后,市場環境突然間就變得惡化了。因為誰都知道要盡快搶這個市場。
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廣州分公司總經理周榮忠:市場放開以后,沒有完全表現為服務的競爭或者是我們的險種的競爭,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價格的競爭。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廣州分公司副總經理薛峰:中介費用是在不斷往上漲,而費率在往下調
一輪接一輪的降價風潮并沒有給保險公司帶來市場份額的明顯增長,相反,在保費降低的同時,支付給代理商的中介費用反而居高不下。保險公司曾經把高達40%以上返還給代理商的手續費下調到了15%和8%,但是中間商顯然對手續費的下調非常不滿意,代理商和保險公司之間的這種利益沖突,在費率改革的過程中再一次顯現出來了。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開始嘗到了苦頭。
車險代理“勸退”保險公司
2002年6月21日,在廣州城建大廈的一個會議室里,廣州7家經營車險業務的保險公司老總及其下屬子公司共150多人齊聚一堂。在這次被業內人士稱為廣州市保險行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誓師大會”上,7家公司的老總簽署了一份《廣州地區機動車輛保險行業自律公約》。核心內容就是對車險代理商過高的代理費或者叫中介手續費進行限制,對所有的中介代理業務手續費支付不得超過15%。
2002年7月1日,《自律公約》正式開始執行。然而中間代理商對《自律公約》做出的對抗舉動,卻是保險公司的老總們始料未及的。就在《自律公約》正式執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華泰和華安保險公司在一家汽車城的營業點,接到了一個“勸退出場”的通知。而作為廣州最大的汽車銷售商,同時也是最大的兼業保險代理商的廣東物資集團汽貿公司,是這個通知的決定者。當記者來到物資汽貿公司,準備就此事采訪公司負責人時,遭到了辦公室工作人員婉言拒絕。而曾經被“勸退出場”的華泰保險廣東分公司老總魏輝雄,似乎也不愿再回憶起這段往事。
盡管當事各方都在極力回避《自律公約》出臺后發生的這起事件,但代理商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利益紛爭依然沒有停止。2002年8月9日,7家保險公司再次做出決定,自9月1日起,將車險代理手續費由15%繼續下調至8%。得知這一消息,代理商的反應更為強烈。一些代理商甚至準備成立一個“中間代理商廣州聯盟”,以此叫板廣州7家保險公司的《自律公約》。
廣東省粵聯合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目前來講,行業自律費率降到15%,這個我們可以接受。但再繼續降到8%,那作為代理公司來說是難以承受的,它沒法生存下去。
現在距離明年一月一日還有35天,新的保險費率即將開始實施。屆時,汽車保險將打破目前統一格式、統一費率、統一險種的局面,汽車保險市場的變化如箭在弦,指日可待。
但是,隨著新年的臨近,即將發生改變的不僅是汽車保險。
專家預言降幅不大車商坦言要看返利客戶等待保費下降
■保險公司:車險的種類、費率、價格都會變
費率放開究竟怎么回事?這個問題各家保險公司最清楚。華泰保險公司一位業務主管告訴記者:“現在的車險只有7種,兩種主險,5種附加險,費率也是固定的,保險單據的格式也是一樣的,這些都是國家統一規定的,保險公司不能突破。而明年費率放開的含義是保險公司可以結合本公司的實力,根據對市場的判斷來自主決定做什么樣的保險,費率多少,保單的格式可以有自己公司的標識,特色突出。”
每天直接與客戶打交道的人保公司業務員杜小姐對費率放開的看法更直接,她說:“費率放開最大的好處是對風險的規避,保險能從車、從人、從區域,其實就是從風險。比如,北京地區桑塔納和小面容易被盜,在上盜搶險的時候,它們就應該比別的車費率高。還有,現在新車新手這么多,事故率比老司機高,這些人的保險額度也可以提高。對于那些沒有事故、違章記錄的車輛和司機保險公司可以給予獎勵,降低保費。”
正在參與設計公司保險方案的劉先生透露:現在各家保險公司的方案都已經上報到中國保監會審批:“估計12月中旬會有結果。”
據剛剛完成“中國50城市保險市場需求調查”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市場咨詢中心副主任陸刃波介紹:在對全國25000個家庭做的保險調查顯示,公眾對保險行業的滿意度只有30%,作為一個服務性行業,它比電信行業的滿意度還低。所以明年費率放開,給各家保險公司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擴大了公司的自主經營權,對保險行業是好事。
■車主:等待保費降低
“明年車險肯定會降,我現在不想(保)全險。”盡管剛剛買了一輛寶來,宋先生還是選擇了只買強制險———第三者責任險。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寶來(1.6)的車價16.88萬元計算,全險6989元,四項險(車損、盜搶、三者、不計免陪)5811元,強制險只有1170元。宋先生是在網上看到保險費率放開的消息的,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保險要降價了:“上那么多沒用,既然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就降價了,我干嗎要多花錢,上個強制險先把牌子上了,等明年新保險出來再說。”另一位郭先生保險12月6日到期,他打算先拖幾天,到1月1日后再上保險。據一位保險業務員介紹,他手里續保的保單數量沒有什么變化,但保險金額比去年有些下降:“很多人都認為保險費會降,所以對上全險不是很積極,即使那些新車客戶。”
陸刃波介紹,明年保險費率的下降是必然的。費率放開后,保險公司會推出有特色的保險服務,但降價幅度不會很大,只能更加合理。畢竟保險公司是經營性企業,降價也要在能承受的范圍。
■車商:只看返利變多少
對于保險費率的放開,比保險公司更關心的要算是汽車經銷商了。一位經銷商向記者透露:如果沒有保險,他所在的公司靠賣汽車恐怕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他的公司同時與幾家保險公司簽訂了保險代理合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誰家給的返利高,就多做誰家的保險,特別像分期付款的客戶,公司預收客戶幾年的保費,得到的回扣比賣一輛車的利潤高得多。據一家保險公司業務經理介紹,北京市目前保險市場的份額中,將近50%控制在汽車經銷商手中,保險公司并沒有直接面對客戶,真正銷售保險產品的是汽車經銷商。所以各家保險公司對汽車經銷商抱有“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蘇輝說出的話點明了經銷商與保險公司的關系:“現在是保險養車市,經銷商對保險有一定的依賴。”
在采訪中,很多經銷商對保險返利都諱莫如深,談到明年車險的變化,一位經銷商說:“不管怎么變,對我們來說,只看返利變多少。”
■車市:促銷優惠會減少
由于汽車代理商對保險的控制和依賴,保險費率的變化將對汽車市場產生影響。蘇輝預計保險費率的改變,肯定要對汽車市場產生影響。這從今年8月北京保險市場的整頓結果可以看出。當時,北京市保監會做出保險代理費不能超過8%的限制,當月即出現車價上漲的情況。而到明年1月1日以后,變化的不僅是代理費,還有保險險種、保單格式等,對汽車市場的影響也許不僅僅是車價了。北京勤和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汪宏認為:汽車保險費率的調整對正規經營汽車銷售的經銷商是好事。畢竟汽車經銷商的利潤空間不是保險,而是給客戶提供售前售后的服務。汽車保險沒有了“暗箱”操作,經銷商之間的競爭更是靠各自的實力。沒有了高額返利,那些擾亂車價的非常規手段就會少一些,靠“吃保險”的“車販子”也會被淘汰出局。
專家觀點:保險公司需要爭奪代理商
據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報道長期從事保險業務研究的人民大學保險系主任張洪濤教授向記者介紹,目前全國共有11家保險公司可以經營汽車保險業務,其中,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和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三家公司就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他幾家保險公司的車險業務還不足10%。小公司為了拓展業務,大公司為了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因此,在汽車保險市場上的競爭就日趨激烈,在保險費率沒有放開的今天,競爭的重點就集中在了車險代理商的身上。
張教授說,保險公司之所以要爭搶代理商,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占有市場。因為在車險代理商的手中掌握著80%以上的客戶資源。于是,保險公司就通過返還高額傭金這種最直接的辦法來爭奪汽車代理商。有的保險公司返還的傭金高達30%甚至更高。那么在這種高回扣的背后,保險公司是不是有著高額的利潤呢?
張教授介紹,5—10年后,中國市場每年會新增機動車400萬輛以上,如果以平均每輛車5000元的保費來計算的話,每年就會有200億元人民幣的保費收入。面對這個巨大的汽車保險市場的“蛋糕”,各保險公司都不敢松懈,這就使得用高額回扣來爭奪代理商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
權威觀點:實惠最終給消費者
據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報道: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馮曉增對明年費率放開保險市場的變化做了這樣分析:設計的險種,其隨人因素、隨環境因素或者是個性化,應該說還是不突出、不成熟,所以在改革的初期,這種費率的高低差異幅度不會很大。
無論費率發生怎樣的變化,保監會審批的原則是要保護社會公眾的利益,防止不正當競爭。但他坦言,這次改革雖不能直接根治傭金問題,但作為監管部門,希望在這次改革后,通過服務的差異性和產品的多樣化來拉開費率的差距,從而使保險公司將注意力從傭金之爭轉移到提供更多產品的市場競爭上。
他認為出現市場不規范的行為,這是一段時期必然出現的現象。隨著今后國內各個保險公司水平的提高、體制機制的根本變化以及改革的不斷深入,一定會解決這些問題。
馮曉增一再強調費率放開的目的。保監會通過這次改革,最終會理順市場中目前還不順暢的競爭關系,而代理商傭金的問題也會慢慢解決,實惠最終會落到消費者的手中。
鏈接:
日本:如何躲開保險代理人
日本SONY財產保險公司以“從報價到保費交付都可由網絡完成”的模式進行保險業務,開辦這個業務的頭一個月,就有12000人通過網絡向SONY財險公司投保。這種方式的最大優點就在于克服了保險公司受制于代理人,無法完全自由的執行費率的缺點。繞過了車行代理這一鴻溝,交易費用減少了,保險費率自然就下來了,同時這也促進了保險公司的業務擴張。這種做法的好處是一旦投保人意識到不通過車行,可以直接到保險公司的網絡商務平臺投保要便宜得多的話,車行也將不得不放棄高額的代理手續費。
美國:出車禍理賠更多
當汽車出事后,保險公司必須向駕駛人員補償所謂的貶值價值,即使汽車已經被完全修復并且功能恢復正常。理由是,曾卷入事故的汽車即使已經完全恢復到事故損失前的狀況,其價值仍然低于未曾卷入事故的汽車。汽車交易商聲稱,曾卷入事故的汽車在轉售時通常會貶值10%至15%。如果保險公司必須為每件汽車索賠額外付出10%至15%的賠款,很顯然,汽車保險成本也隨之提高。
德國:車險獎優罰劣
德國的汽車保險費也實行獎優罰次。如果一年不出需要保險公司理賠的事故,第二年這輛汽車的保險費就會調低一個檔位;然而一旦出了事故并由保險公司進行賠償,那么次年的保險費就會上調3個檔位。而且保費的檔位越高,檔位之間的差額就越大。另外,保險公司在理賠時還實行了一條“責任處罰”原則,即每次理賠不論賠償額多少,投保人自己都必須承擔325歐元。這兩項做法除了提醒投保人要盡量避免事故外,也能夠有效地促使投保人自己處理小的事故修理,從而降低保險公司的理賠成本。
■相關報道:廣州試點:費率放開一年間
據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報道去年,廣東省作為國家車險費率改革的試點,已經在全省放開了原來統一的車險費率,由保險公司自行制定費率標準。費率放開已經有一年多了,廣東省的汽車保險市場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
中介費用上漲
2001年10月1日,廣東省車險費率改革試點工作正式啟動。從這一天起,廣州車險市場的競爭,便充滿了濃烈的“火藥味”。隨后的半年時間內,廣州市7家財險公司先后大幅度下調車險費率,最大降幅高達60%。在爭相降低車險費率的同時,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各家保險公司繼續以暗中返還高額回扣的方式,拉攏那些掌握著龐大客戶資源的中間代理商。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廣州分公司副總經理薛峰:費率下調以后,市場環境突然間就變得惡化了。因為誰都知道要盡快搶這個市場。
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廣州分公司總經理周榮忠:市場放開以后,沒有完全表現為服務的競爭或者是我們的險種的競爭,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價格的競爭。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廣州分公司副總經理薛峰:中介費用是在不斷往上漲,而費率在往下調
一輪接一輪的降價風潮并沒有給保險公司帶來市場份額的明顯增長,相反,在保費降低的同時,支付給代理商的中介費用反而居高不下。保險公司曾經把高達40%以上返還給代理商的手續費下調到了15%和8%,但是中間商顯然對手續費的下調非常不滿意,代理商和保險公司之間的這種利益沖突,在費率改革的過程中再一次顯現出來了。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開始嘗到了苦頭。
車險代理“勸退”保險公司
2002年6月21日,在廣州城建大廈的一個會議室里,廣州7家經營車險業務的保險公司老總及其下屬子公司共150多人齊聚一堂。在這次被業內人士稱為廣州市保險行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誓師大會”上,7家公司的老總簽署了一份《廣州地區機動車輛保險行業自律公約》。核心內容就是對車險代理商過高的代理費或者叫中介手續費進行限制,對所有的中介代理業務手續費支付不得超過15%。
2002年7月1日,《自律公約》正式開始執行。然而中間代理商對《自律公約》做出的對抗舉動,卻是保險公司的老總們始料未及的。就在《自律公約》正式執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華泰和華安保險公司在一家汽車城的營業點,接到了一個“勸退出場”的通知。而作為廣州最大的汽車銷售商,同時也是最大的兼業保險代理商的廣東物資集團汽貿公司,是這個通知的決定者。當記者來到物資汽貿公司,準備就此事采訪公司負責人時,遭到了辦公室工作人員婉言拒絕。而曾經被“勸退出場”的華泰保險廣東分公司老總魏輝雄,似乎也不愿再回憶起這段往事。
盡管當事各方都在極力回避《自律公約》出臺后發生的這起事件,但代理商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利益紛爭依然沒有停止。2002年8月9日,7家保險公司再次做出決定,自9月1日起,將車險代理手續費由15%繼續下調至8%。得知這一消息,代理商的反應更為強烈。一些代理商甚至準備成立一個“中間代理商廣州聯盟”,以此叫板廣州7家保險公司的《自律公約》。
廣東省粵聯合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目前來講,行業自律費率降到15%,這個我們可以接受。但再繼續降到8%,那作為代理公司來說是難以承受的,它沒法生存下去。
關鍵詞:
車險
本文為太平洋汽車網原創文章,歡迎媒體轉載,轉載時請注明出處“太平洋汽車網PCauto”,并且加上指向:http://www.wsmp3.cn/的鏈接,謝謝合作。 |
![]() |
編輯推薦
- ·廣州車展 PCauto預熱專題[10-21]
- ·2008誰是王牌:8款經濟型車場地PK[10-07]
- ·非轎車不可? 6款平民全能MPV推薦[11-12]
- ·奔馳新B200明年入華 預售29-32萬[11-13]
- ·相比V6也不遜色 試駕新奧迪A4 2.0T[11-13]
- ·增配降價 雷克薩斯09款IS售折合23萬[11-13]
相關文章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