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與節能之爭 長城C50對比長安逸動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近幾年,隨著自主品牌的不斷成熟和飛速發展,自主品牌的車也更多地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當中。而且自主品牌也逐漸擺脫了廉價和低技術含量的帽子。即便是在合資牛車扎堆的國內最熱的緊湊級市場上,也可以穩穩的占據著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了,今天要對比的兩款車——長城C50和長安逸動就是目前國產緊湊型車中的翹楚。
作為一款國產緊湊型車,人們關注的焦點自然是這兩款車的售價了。在價格上這兩款車,都非常聰明的避開了合資車競爭異常激烈的10-15萬這個價格區間。直接把售價拉到了10萬元以內,這對很多囊中羞澀的消費者來說,的確是一大福音。
對比車型報價 | ||
車型 | 售價(萬) | 質保周期 |
長城C50 | 7.8-9.18(詢問最低價) | 5年或15萬公里 |
長安逸動 | 7.39-9.49(詢問最低價) | 4年或10萬公里 |
● 外觀對比:長城C50沉穩大氣 長安逸動年輕時尚
長城C50的車頭線條簡單明了,稍顯的有些平庸。時下流行的大嘴進氣口被保險杠分成了上下兩半,上半部分進氣口雖然小但是經過采用了黑色網格的襯托后反而給人以一種非常的深邃感覺,搭配上那誘人的紅色小T,一切都在昭示著長城C50有著一顆強勁的“心”。
長安逸動的前臉則顯得時尚很多,雖然稍微帶著點經典福克斯的影子,不過也不是體現得那么明顯。在表現出年輕和動感上,中網上波浪形的鍍鉻格柵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并且這一設計現在也成為了長安的品牌標識。
在外后視鏡上,長城C50集成了轉向燈,使行車變得更加安全。而長安逸動的外后視鏡則配備了電加熱功能,在雨天駕駛時也不會有看不清后視鏡的尷尬,在后視鏡的安全性上兩車可謂是旗鼓相當。
兩車的側面線條都十分的簡潔流暢,而且同樣的都通過了一條前低后高的腰線來表達出整車向前沖的視覺效果。看著兩車的側面大家會發現長城C50似乎要比長安逸動要長的多,其實這不過是長城C50通過傾斜角更大的A柱所營造出的一種視覺效果;逸動的整個側面顯得非常緊湊,是一個標準意義上的緊湊型車的側面。
在輪胎的使用上兩車都采用了同樣的規格。不過長安逸動的低配版本的輪胎是195/65 R15的規格,在這點上,長城C50就厚道很多,全系標配的都是一樣的輪胎。在輪轂的造型上,兩款車還是延續著各自的整體設計風格,長城C50的輪轂非常的樸實,而逸動的V字型鏤空輪轂則顯得非常的時尚。
長城C50在車尾的設計上也是走著穩重和大氣的路線,以平直線條為主的尾部設計,硬是在視覺寬度上把實際上更寬的逸動給比了下去。有意思的是,現在的小車都喜歡把排氣管隱藏起來,但是長城C50為了突出其強勁的動力,故意把單側雙排的排氣管給露了出來。
逸動的尾部設計非常的飽滿而且非常的年輕和動感。微微凸出的后擾流板更是加重這份運動氣息。丹鳳眼造型的后尾燈很好的呼應著同樣造型的前大燈,不過稍顯可惜的作為一款較新的車尾燈同樣也沒有加入時下流行的LED元素。
● 總結:外觀上,長城騰翼C50走的是沉穩、大氣的路線,適合年齡層次較大和偏向商務型的消費者,而長安逸動整車的設計都是那么的年輕和充滿活力,相對而言就會比較適合一些年輕的和偏向于家用的消費者。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對于外觀設計來講,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雖然和合資車比,價格要便宜了很多,但作為在國內知名度較高的兩個品牌,在內飾的做工方面其實大家完全不需要有太多的擔心。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兩車在內飾的設計上和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差別。
● 內飾對比:依舊是大氣沉穩VS年輕時尚
兩款車在內飾上都是采用的上深下淺的雙色設計,再搭配上銀色的裝飾。雖然長城C50的儀表有抄襲老款思域儀表設計的嫌疑,但是卻能達到和車前中網相呼應的效果,不過長方形的銀色中控設計和內飾的整體設計風格實在是有點不搭。
和長城C50相比,逸動的內飾設計則要高明許多。整個內飾設計非常的年輕化和運動化,符合現在的流行趨勢。而V型的中控臺設計不但很好的嵌入進了整個內飾中,而且還巧妙的融入了車標的V字形理念。
在中控的設計上,雖然長城C50的設計實在是太過于簡單。不過簡單也有簡單的好處,方方正正的按鈕和簡單的布局可以讓人很快的就能上手。不過和長安逸動相比只有一千塊錢的差價,卻沒有配備逸動上巨大的顯示屏確實是有點小氣。
長安逸動的中控臺設計依稀能看到日產車的痕跡。為導航設計的超多按鈕,雖然排列布局很整潔,但是看起來始終沒有觸摸屏清爽,而且使用起來也稍顯繁瑣。
在方向盤上,兩款車都為我們配備了多功能方向盤,在造型上,長安逸動再一次占據了上風,不過還是集成了定速巡航的長城C50在功能上要豐富些,而且實際使用起來的話,長城C50的手感也稍微的好那么一點。
儀表盤上,長城C50采用雙層儀表盤,信息顯示非常的清晰同時讀取起來也非常的方便,可以讓駕駛員始終把注意力放在駕駛上。而逸動在儀表盤上也不忘表現出整車的運動化設計理念,跑車一樣的三炮筒式儀表盤非常的動感并且可以極大的激發起駕駛者的駕駛欲望。
兩車在空間的表現上在伯仲之間,差距并沒有像數據那樣直觀的體現出來。長城C50由于狹長的車身造型設計導致后排的頭部空間不是那么的寬裕,而且更加遺憾的是號稱“同級別中最長軸距”的長城C50在后排腿部空間的表現上并不是那么的明顯。
長安逸動由于前排座椅的調節范圍較小,導致雖然車身高度超過長城C50,但是頭部空間和長城C50反倒是差不了多少。而后排空間上雖然軸距小于長城C50但是腿部空間和長城C50相比也不會少多少。
作為一款家用的三廂車,平時免不了拉一些雜七雜八的日常用品。特別是上超市購物和逢年過節走親戚的時候,這時候有個空間理想的后備箱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下面我們就先通過數據來看一看兩車在后備箱空間上的差別。
對比車型后備箱尺寸 | ||||
車型 | 長(mm) | 寬(mm) | 高(mm) | |
長城C50 | 1030 | 1050 | 455 | |
長安逸動 | 1120 | 920 | 565 |
長城C50的后備箱空間在長度和高度都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只有920mm的高度,大大的影響了后備箱的儲物能力。但是優勢的地方就是長城C50的后排座椅可以放倒,為后備箱贏得了縱深的空間,可以容納較長的物件。
長安逸動的后備箱空間只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較小的開口會影響到實際使用時的便利性。而且不支持后排座椅放倒的設計也直接影響到了后備箱的擴展性。
● 總結:內飾上長城C50依舊走的是簡潔大方的路線,而長安逸動的內飾仍然是充滿著活力和動感。在空間上,長城C50長軸距帶來的優勢并不是那么的明顯,反倒是由于車身的設計導致后排的頭部空間并不是那么的寬裕。長安逸動在空間方面就顯得中規中矩了,唯一讓人不滿意的就是后排座椅不可折疊影響到了后備箱的擴展性。
長城C50和長安逸動這兩部車最大的賣點其實就是各自的發動機,下面請隨著編者一起來看一看這兩款自主研發的發動機誰更勝一籌、各自的底盤又有什么樣的特色?
● 動力對比:長城C50的油耗和動力都非常給力
長城C50和長安逸動的發動機都非常的有看點,長城C50采用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98kW(133PS)/5600rpm,最大扭矩:188Nm/2000-4500rpm。是目前國內自主品牌中排量最小的一款渦輪增壓發動機,同時這也使得長城C50成為了國內帶渦輪增壓發動機最便宜的一款車型。
目前與這款渦輪增壓發動機搭配的只有一款5檔手動變速箱,不過據說長城很快會推出CVT無極變速器,喜歡自動擋的消費者不妨耐心的等上一段時間。
逸動的發動機采用的是自主研發的1.6L BlueCore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92kw(125PS)/6000rpm,最大扭矩:160Nm/4000-5000rpm。這款發動機應用了STT智能節油系統,而且還配備了怠速啟停裝置,以適應擁堵的城市用車環境。令人興奮的是,長安后期還會為逸動配備1.5T渦輪增壓的發動機。
與這款非常強調節能的發動機搭配的是一款5速手動變速箱和一款4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幾乎可以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了。
懸掛上,長城C50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后雙臂式獨立懸掛,搭配這款1.5T渦輪增壓的發動機,使得整車在先天上就有了良好的運動基因。再加上偏硬的運動化調校,長城C50可以滿足富有激情的駕駛者的運動需求,不過在舒適性上就稍有那么點欠缺。
長安逸動的懸掛采用的是前麥弗遜獨立懸掛,后拖拽臂式半獨立懸掛。在操控性上肯定是不能和長城C50的獨立懸掛相比的,不過長安逸動把底盤調校的偏向舒適性配合上省油的BlueCore發動機,倒是非常適合城市的用車環境。
作為一款家用車,大家免不了要關注油耗的問題,通過下表工信部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采用節油技術和怠速啟停裝置的長安逸動反而比采用渦輪增壓的長城C50多費那么一點油。看來,在運動和節油上,也是可以二者兼得的,而雖說逸動在動力和油耗上都不占據優勢,但相信隨著渦輪發動機的加入,這個結果可能會完全顛倒過來。
對比車型油耗對比 | |
車型 | 工信部綜合工況油耗(升/百公里) |
長城C50 1.5T | 6.3(手動) |
長安逸動 1.6L | 6.5(手動)/7.2(手自一體) |
● 總結:在發動機和底盤上,外觀開起來非常沉穩的長城C50卻非常的運動化;而外觀非常年輕運動的長安逸動反倒主打起節能省油的城市風格。讓人不禁感嘆車也不可貌相啊!
看完外觀、內飾和發動機,我們再來幫廣大消費者來具體的分析一下兩各自的配置。因為兩車的價格并不是完全的重疊,所以這里我們選了兩款車型中差價最小的兩款進行一個大概的比較,讓大家明白同價位的情況下,哪一款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對比車型價格對比 | |||||
車型 | 長城C50 1.5T MT精英型 | 長安逸動 1.6L MT尊貴型 | |||
售價(萬) | 8.48(詢問最低價) | 8.59(詢問最低價) | |||
差價 | 1100 |
通過下表可以發現,這兩部車共有的配置都屬于同級別中常見的配置,并沒有什么值得驚喜的地方。值得鼓勵的是兩車在最基本的安全配置上都配備齊全了,并沒有為了利潤而縮減必要的安全裝置。
對比車型共有的配置 | ||||
ABS+EBD | 主副駕駛安全氣囊 | |||
ISO FIX兒童安全座椅接口 | 發動機電子防盜 | |||
遙控鑰匙 | 電動天窗 | |||
多功能方向盤 | 倒車雷達 | |||
行車電腦 | 真皮座椅 | |||
手動空調 | 前霧燈 | |||
前后電動車窗 | 后視鏡電動調節 |
兩車都配備了電動天窗和真皮座椅這兩項舒適性配置,雖然這兩項可能同級別的車上也有,但是通過這兩項配置還是能看出廠家的一片誠意的。
通過下面的配置差異表可以看出長安逸動在對安全性配置上非常的重視,除了胎壓監測裝置,所有的主、被動安全配置都非常的齊全,甚至已經達到了很多進口中高級轎車的水平。而長城C50在舒適性配置上配置的很到位,但是讓我們稍有不滿的是兩車居然都沒有配備自動空調。
對比車型配置差異 | ||||
車型 | 長城C50 | 長安逸動 | ||
剎車輔助 | - | ● | ||
牽引力控制 | - | ● | ||
車身穩定控制系統 | - | ● | ||
胎壓監測裝置 | ● | |||
備胎 | 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
前排側氣囊 | ○ | ● | ||
側氣簾 | ○ | ● | ||
方向盤調節 | 四向 | 兩向 | ||
定速巡航 | ● | - | ||
倒車影像 | - | ● | ||
前排座椅加熱 | ● | - | ||
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 | ● | - | ||
后排空調出風口 | - | ● | ||
空氣調節 | ● | - | ||
大燈高度調節 | ● | - | ||
車窗防夾手 | ● | - | ||
后視鏡加熱 | - | ● | ||
GPS導航 | - | ● | ||
娛樂系統 | 單碟CD | 單碟DVD |
在長城C50上非常人性化的為我們那配備了定速巡航功能,雖然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的裝備,但是卻可以幫助駕駛者不管是在枯燥的高速上還是在超多限速路段的城市用車環境中都會稍微輕松一點。
備胎這個不起眼的裝置上,可能很多消費者一輩子都用不了幾次,但是長城C50還是十分厚道的為我們配備了全尺寸的鋁合金備胎。在這方面,長安逸動就做的不夠好了,僅僅配了一個鋼制的非全尺寸的備胎。
長安逸動比長城C50看起來多了很多的配置,最主要的功臣就是這個看去來稍顯山寨的巨大顯示屏。它集成了娛樂系統、倒車影像和GPS導航,不過要是把屏幕改成可以直接操作的觸摸屏就更好了。
● 總結:從上面的配置表可以看出雖然長安逸動更加重視安全性能,長城C50則更加的關注舒適度。當然,作為編者而言更希望的是兩者能有機的結合起來。但是受限于成本原因使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那么小編則更傾向于長安逸動這種把造車成本用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把車造的更加安全。
★ 編輯選擇:兩車總體來說是不相上下的,如果硬要二選一的話,編者更傾向于選擇長安逸動,不過還是要等等逸動的1.5T版本。最具吸引力的當然就是百公里只有6.2升的油耗表現,但是在動力上卻絲毫沒有打折扣,相信如果在來個T那數據就相當好看了。其次全面的安全配置也是編者選擇長安逸動的一個重要理由,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 全文總結:作為目前自主品牌緊湊型車中,最亮眼的兩個明星。長城C50和長安逸動確實有著過人的實力,不過長城C50缺乏自動擋、長安逸動缺少1.5T發動機,還是給消費者留下了不小的遺憾。通過今天的對比,哪輛車更適合自己,相信各位讀者也都能心里更加的有數。
如果你對本文的兩車有興趣想知道更多信息,可以點擊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PCauto試駕長安逸動1.6L 媲美合資車型
//roadtest.pcauto.com.cn/tiyan/1203/1846017.html
家用很不錯 PCauto試駕騰翼C50精英型
//roadtest.pcauto.com.cn/tiyan/1112/1769388.html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