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開POLO的體會
防止引擎抖動,來油不暢建議的操作方法:
每一次冷啟動后行車,待引擎溫度穩定,都要至少兩次用3500轉左右換擋沖車,可以起到通暢油路和維護氣門通道的作用。
不僅是POLO,歐系車引擎因其精密,都有其很嬌氣的一面,正確的遵守引擎操作規程,是最大化保持其良好工況的決定性因素。尤其是在經常短距離,中低速,停車等待等特點下操作,更要多用高轉速沖車;否則,引擎抖動只是早晚問題。
著車時抖動,應該和用93號油品無關,我的一位好朋友,AUDI1.8T,開車習慣極好,從不打死方向的那種。2001年初的車,現在8萬公里,我去年底試開他的車,車駕駛起來還緊得象新車他不相信有些油站的97號,干脆一直用93號,引擎穩定,只洗過一次油嘴,氣門室蓋沒揭開過,第一次換剎車片是37000KM,還有2000KM以上的余度,在武漢華星漢迪4S店,機修師傅都流露出吃驚之色。AUDI A6 1.8T是很嬌氣的那種,在他手里竟然真顯金剛不敗之身。我受他的駕駛風格影響很大,包括現在駕駛,保養POLO。
另外,POLO用高轉速(3500轉左右)換擋,與2000轉比,絕對不多費油,當然,如果進入了勻速狀態,60KM,就應該用五檔(0.813:1),大概1630轉,這也是自動擋的最低超比檔(0.726:1)巡航速度,大概1600轉。
我日常是墨爾本市內駕駛,6.3--6.8L之間(98號油):6.8--7.2L,用95號油我曾經一段時間試過用2000-2500轉換檔,油耗居然是一樣的。
使用BP98號高PERFORMENCE汽油,這種油比其它無鉛汽油的價格高8%-10%,但確實使POLO加速更有力,并且油耗下將百分之七八,多花的錢又可以省回來,硫含量是95號的1/10,延長了三元催化器的壽命,還做環保積極分子何樂而不為呢?
在油門仍然有余度的情況下,最高開到過195KM/KM,轉速在5300轉左右(不敢太細看),當時,車子開了三個半月8000公里,還未首保。
POLO上180KM/H是絕無問題的,那次深夜從悉尼回墨爾本車上兩人,至少三次上到180KM/H,195KM/H是連超三輛重型大卡后跑到的,當時,余光中兩個表針都快趨平了,極快的?紉謊觀察到約195KM/H,指針還在往表盤右下逼,太快了,稍一分神,目光離開路面,左輪就軋到分道的反光地燈上(澳大利亞是從右邊超車),不敢再細看轉速表了,也不敢繼續加速了。一路上除非彎道,都在160--170KM/H之間,POLO太超出我的預期了,讓我嘆服。提一下,那一路油耗在9.5L/100KM,非常高。而平時日常用是6.5L/100KM。
同樣的路上,我試開2.4L的佳美,出不了200KM/H,3.5Lv6的三菱MAGNA也是在200KM/H油門跟了兩分鐘都上不去,當時有雨,雨刮片被強大的氣流阻隔,在玻璃上痛苦的不情愿地彈跳擺動,日系車確實只是設計在日常通常狀況下的使用,關鍵時刻,劣勢全顯出了。
我個人認為,車輛高速表現是引擎性能,行駛機構,懸掛總成和車況和駕駛環境等的綜合體現,其實,我是在那次高速經歷后才真正了解POLO,信服其高轉速等引擎特征,開始大膽使用。
這段時間以來,因為做一些PART TIME的工作,經常趕時間,我除進五擋外都是3500--3800換擋,最大扭力126牛頓。米出現在這個區域,算是把引擎力量榨到頭了,上周五加油,33.7L跑了515KM,一算6.5L/100KM左右,感覺真好,一點也不多耗油,POLO挺神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