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散布未生效消息?廠家交警對簿公堂
[2004-12-01 14:54:15] 太平洋汽車網
俊、歐陽晨 通訊員何倩麗
責任編輯:
wusimin
4廠商認為“廣州擬對電動自行車不予上牌上路”是未生效消息 狀告交警索賠1元
今年9月,廣州市公安交警支隊在網上發布消息,稱廣州擬對電動自行車不予上牌上路。之后,多家電動自行車廠家及經銷商以侵權為由,將交警支隊告上法院。昨天,“凱某牌”等四家電動自行車廠商狀告廣州市交警支隊侵權案在白云區法院合并審理。
事情回放
今年9月24日,交警支隊在廣州金盾網上發布了《公安交警部門提醒市民:無牌電動自行車不能上路行駛》的消息。文章指出,電動自行車的“弊端及安全隱患已經不容忽視,……廣州市對電動自行車擬不予登記,無牌無證的電動自行車不準上路,交警部門已經開始對無牌電動自行車上路行駛進行糾正教育和執罰,請廣大市民慎重選擇出行交通工具,切勿輕信關于電動自行車可以上牌等謊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消息發布后,各電動自行車廠家及經銷商指其電動自行車銷量直線下跌。
11月初,多家廠家及經銷商將交警支隊告上法院,他們要求法院判令交警支隊停止發布電動自行車不準上牌上路的不實消息,在新聞媒體上道歉,并賠償其經濟損失1元。
焦點一 交警發布消息是否有過錯
經銷商指出,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電動自行車是一種非機動車,其上路通行權不容置疑。交警支隊發布該消息的依據是《廣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定(草案稿)》,該規定沒有通過人大決議,尚未生效,“交警支隊依據未生效的法律來發布消息,肯定會誤導消費者。”
交警支隊回應說,國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據他們了解,廣東省乃至廣州市的規定中都擬對電動自行車不予登記,在實踐中他們也對電動自行車不予上牌,當時社會上卻流傳著電動自行車可以上牌的謠言:“我們這樣做是依據職權來發布信息,以提醒市民。作為交警,不僅負有具有發布交通管理信息的職權,而且負有將在實際管理中獲得的信息予以公布的義務。”
法官詢問經銷商,他們所售出的電動自行車究竟能否上牌,結果有三家承認從開始經營起就沒有代客辦理過上牌。
焦點二 索賠1元依據何在
經銷商指出,自從交警支隊發布該消息之后,“給我們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交警支隊應該賠償其經濟損失。“我們之所以索賠1元,是因為這是我們的最低要求,我們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讓交警支隊糾正錯誤。”
交警支隊回應說,經銷商說自己有損失,卻沒有任何證據來證實,“1元顯然不屬于難以估計的損失,這個數額本身就足以反映出經銷商們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經濟損失。”交警支隊認為,他們發布消息這種行為本身是合法的,所發布的信息內容也是真實有效的,“我們說的是擬不予登記”,經銷商更不是該消息的直接相對人:“我們認為,我們并沒有侵犯經銷商的權益,也沒有實際損害后果的發生,經銷商根本就無權對我們提起訴訟。”法庭將擇日宣判。
在法庭之外,記者采訪了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有關負責人、電動車經銷商和部分市民,請他們說說自己的看法:
庭外評說
電動自行車泛濫危害多
芳村區綠能電動車行江先生:電動車作為一種非機動車,節能環保,限摩之后,廣大老百姓應該選擇何種代步工具呢?自行車太費力,小汽車買不起,介于兩者之間的電動自行車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針對有些市民的這種想法,交警部門表示,自5月1日,廣州市政府對市區摩托車采取了限制措施以來,“限摩”的路段交通大為改善,事故隱患大為減少。可是一旦開放電動自行車上路,已呈現出“輕摩化”趨勢的電動自行車的速度已經趕得上摩托車了,這樣的安全隱患豈不是更為嚴重。
現在大家說上海開放了電動自行車上路,但目前上海已經有80萬輛電動自行車,交通管理上已經暴露出了眾多問題。實際上,正是在與其他同行的交流中,我們看到了電動自行車的弊端,因此才發布擬不予上牌、不準上路的通知。
白云公司劉司機:電動自行車其實和摩托車一樣,都會在車縫里鉆來鉆去,都會堵塞路口,所以,既然已經限摩了,就沒必要再開放電動自行車上路。
發布消息是有依有據的
交警支隊:在發布這一消息時,我們是以省、市交通管理草案作為依據的。同時,我們是說廣州市對電動自行車“擬”不予登記,充分考慮了草案及有關部門對于電動自行車的態度。如果說我們面對目前市面上流傳的電動自行車可以上路的流言置之不理,這才是不負責任。
長壽路市民李先生:其實我一直都很奇怪,為什么廣州有這么多家電動自行車行在賣車。記得廣州已發布了不予上牌的消息,如果我現在買了,以后上不了牌,上不了路,這買車的錢到底該由誰賠我?
今年9月,廣州市公安交警支隊在網上發布消息,稱廣州擬對電動自行車不予上牌上路。之后,多家電動自行車廠家及經銷商以侵權為由,將交警支隊告上法院。昨天,“凱某牌”等四家電動自行車廠商狀告廣州市交警支隊侵權案在白云區法院合并審理。
事情回放
今年9月24日,交警支隊在廣州金盾網上發布了《公安交警部門提醒市民:無牌電動自行車不能上路行駛》的消息。文章指出,電動自行車的“弊端及安全隱患已經不容忽視,……廣州市對電動自行車擬不予登記,無牌無證的電動自行車不準上路,交警部門已經開始對無牌電動自行車上路行駛進行糾正教育和執罰,請廣大市民慎重選擇出行交通工具,切勿輕信關于電動自行車可以上牌等謊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消息發布后,各電動自行車廠家及經銷商指其電動自行車銷量直線下跌。
11月初,多家廠家及經銷商將交警支隊告上法院,他們要求法院判令交警支隊停止發布電動自行車不準上牌上路的不實消息,在新聞媒體上道歉,并賠償其經濟損失1元。
焦點一 交警發布消息是否有過錯
經銷商指出,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電動自行車是一種非機動車,其上路通行權不容置疑。交警支隊發布該消息的依據是《廣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定(草案稿)》,該規定沒有通過人大決議,尚未生效,“交警支隊依據未生效的法律來發布消息,肯定會誤導消費者。”
交警支隊回應說,國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據他們了解,廣東省乃至廣州市的規定中都擬對電動自行車不予登記,在實踐中他們也對電動自行車不予上牌,當時社會上卻流傳著電動自行車可以上牌的謠言:“我們這樣做是依據職權來發布信息,以提醒市民。作為交警,不僅負有具有發布交通管理信息的職權,而且負有將在實際管理中獲得的信息予以公布的義務。”
法官詢問經銷商,他們所售出的電動自行車究竟能否上牌,結果有三家承認從開始經營起就沒有代客辦理過上牌。
焦點二 索賠1元依據何在
經銷商指出,自從交警支隊發布該消息之后,“給我們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交警支隊應該賠償其經濟損失。“我們之所以索賠1元,是因為這是我們的最低要求,我們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讓交警支隊糾正錯誤。”
交警支隊回應說,經銷商說自己有損失,卻沒有任何證據來證實,“1元顯然不屬于難以估計的損失,這個數額本身就足以反映出經銷商們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經濟損失。”交警支隊認為,他們發布消息這種行為本身是合法的,所發布的信息內容也是真實有效的,“我們說的是擬不予登記”,經銷商更不是該消息的直接相對人:“我們認為,我們并沒有侵犯經銷商的權益,也沒有實際損害后果的發生,經銷商根本就無權對我們提起訴訟。”法庭將擇日宣判。
在法庭之外,記者采訪了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有關負責人、電動車經銷商和部分市民,請他們說說自己的看法:
庭外評說
電動自行車泛濫危害多
芳村區綠能電動車行江先生:電動車作為一種非機動車,節能環保,限摩之后,廣大老百姓應該選擇何種代步工具呢?自行車太費力,小汽車買不起,介于兩者之間的電動自行車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針對有些市民的這種想法,交警部門表示,自5月1日,廣州市政府對市區摩托車采取了限制措施以來,“限摩”的路段交通大為改善,事故隱患大為減少。可是一旦開放電動自行車上路,已呈現出“輕摩化”趨勢的電動自行車的速度已經趕得上摩托車了,這樣的安全隱患豈不是更為嚴重。
現在大家說上海開放了電動自行車上路,但目前上海已經有80萬輛電動自行車,交通管理上已經暴露出了眾多問題。實際上,正是在與其他同行的交流中,我們看到了電動自行車的弊端,因此才發布擬不予上牌、不準上路的通知。
白云公司劉司機:電動自行車其實和摩托車一樣,都會在車縫里鉆來鉆去,都會堵塞路口,所以,既然已經限摩了,就沒必要再開放電動自行車上路。
發布消息是有依有據的
交警支隊:在發布這一消息時,我們是以省、市交通管理草案作為依據的。同時,我們是說廣州市對電動自行車“擬”不予登記,充分考慮了草案及有關部門對于電動自行車的態度。如果說我們面對目前市面上流傳的電動自行車可以上路的流言置之不理,這才是不負責任。
長壽路市民李先生:其實我一直都很奇怪,為什么廣州有這么多家電動自行車行在賣車。記得廣州已發布了不予上牌的消息,如果我現在買了,以后上不了牌,上不了路,這買車的錢到底該由誰賠我?
關鍵詞:
交通
本文為太平洋汽車網轉載文章,歡迎各家媒體轉載。轉載時請注明原出處,如果想轉載“太平洋汽車網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http://article.pcauto.com.cn |
![]() |
編輯推薦
- ·PCauto直擊第六屆廣州車展[10-21]
- ·2008誰是王牌:8款經濟型車場地PK[10-07]
- ·PCauto揭開新思迪神秘面紗[11-17]
- ·卡羅拉優惠再升級 讓2萬余還送GPS[11-17]
- ·未來的自主法拉利 比亞迪F8跑車搶先看[11-17]
- ·讀圖購車之:雪佛蘭科魯茲[11-17]
相關文章
- ·老伯樹上搭窩住了兩個月 交通一度受影響[11-29]
- ·大學城擬再建2過江隧道 已規劃建4條隧道[11-29]
- ·4年后咪表數近8000 近期將規范咪表管理[11-26]
- ·亂停放比比皆是 五分鐘開出四張罰單[11-26]
- ·年票繳費點今天搬遷 廣州大橋停售票一天[11-26]
- ·廣州重新核定停車標準 恢復一批景點收費[11-2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