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的豪華堡壘 長途體驗林肯領航員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作為林肯SUV系列的旗艦車型,領航員一直以來都以龐大的身形、極度的豪華立足于全尺寸七座豪華SUV市場中。領航員在2017年迎來了第四代換代,并且在2018年初引入國內銷售,這次終于有機會駕駛新一代領航員馳騁在新疆獨庫公路,感受其長途表現。
![]() | 體驗讀圖模式 |
分期購車獲取低價 |
領航員至今已有11年歷史,從第一代到現在的第四代,一直都定位于全尺寸座豪華SUV,并且也是這個細分市場的佼佼者。前面三代車型總體設計架構還是比較相似的,內飾風格也是以穩重復古為主,直到最新這一代領航員外觀內飾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大氣穩重依舊是不變的主題,但豪華感科技感得到了翻倍。在動力方面,前三代車型均是搭載5.4L V8自然吸氣發動機,第一代車型使用的是4AT自動變速器,第二第三代車型則是采用6AT自動變速器,第三代改款以及第四代則是使用3.5T V6渦輪增壓發動機,并且第四代車型還搭載了10AT自動變速器。這么多年來領航員能夠屹立不倒,與美國獨特的使用環境以及領航員具備豪華與實用性不無關系。
在開始長途試駕前例牌要介紹一下動力總成,新一代領航員采用3.5T V6渦輪增壓發動機,變速器則是少見的10AT自動變速器,并且搭載了適時四驅系統。領航員上的這具3.5T V6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性能表現上要比老款的5.4L V8自然吸氣表現更強,并且在10AT的輔助下,其油耗方面也有了改善。
運動模式——四驅系統為4A(4AUTO),四驅系統自動在有需要時介入。運動模式相比標準模式降擋和油門響應都比較積極,并且發動機經常會保持在2000轉以上,這樣加速時動力更強。此外,減振器阻尼會變硬,處理振動更加直接;
節能模式——四驅系統為2H,也就是只有后驅在工作。節能模式下,油門響應會變慢,并且發動機轉速經常保持在1500-2000轉間;
標準模式——四驅系統為2H;
標準四驅自動模式——四驅系統為——四驅系統為4A(4AUTO);
濕滑模式——四驅系統為4H,也就是強制使用四驅‘
復雜路況模式——四驅系統為4H,并且同時會關閉ESP車身穩定系統上,適合泥地或冰面行駛;
低速爬坡模式——四驅系統為4L,但這個4L并非是扭矩放大擋,因為這一代領航員延續了上一代四驅系統,取消了中央差速器2擋齒輪。所以這里的4L只是發動機鎖定在低檔位,拉高轉速輸出大扭矩。
在車內用電需求方面,領航員共有12個充電接口可供使用,前排、第二排第三排均有兩個USB口配備,并且前排還有無線充電,當然,這個配置在領航員這樣級別的車型上出現并不意外。意外的是領航員還為中國消費者特別增加了內后視鏡背部USB接口,主要用于給行車記錄儀供電,這么本土化的配置在合資車型中都罕見,進口車更是萬中無一,看來林肯對于中國消費者態度是十分認真的。
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后移動,方便不同空間需求,上圖體驗者是把第二排座椅調到最后,而如果將第二排座椅調到最前的位置,那就無法隨意翹二郎腿了,但膝部空間還是有剩余。
不過第二排座椅由于地臺較高的關系,腿部的支撐還稍有點可以優化的地方。
全尺寸SUV的優勢正在于第三排,擁有充足的腿部空間,使得乘員可以擁有正常的坐姿,即便是長途乘坐也沒有問題。在此想說的是很多所謂的7座車,活生生硬擠出的第三排,基本上只能短途乘坐,長途是無法忍受的。這樣的7座車其實很勉強,也只是為了市場而硬掰出來的產物。如果說必須給領航員第三排挑點刺的話,我覺得座椅偏硬了一些,如果再軟一點乘坐感會更好。
這個設計據官方介紹,是考慮到不少人會在第二排安裝兒童座椅,一般情況下安裝了兒童座椅就沒辦法掀起第二排座椅進入第三排。而林肯這個拉扣翻起第二排座椅可以看到是整個座椅掀起的,無需折疊椅背,這樣即便有兒童座椅在上面也能夠很方便進入第三排。
儲物空間方面,領航員已經爐火純青,前排、第二排、第三排的物品放置需求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滿足,另外前排和第二排中央扶手箱下方還有鏤空設計,也是一個不少的儲物空間。
400多公里的路程其實并不算長,但獨庫公路多變復雜的路形,使得這段旅程用了接近13個小時才完成。在這13個小時里面,我開著林肯領航員經歷了國道、山路、鄉郊小道等等,也坐在領航員30向電動可調座椅上看到了新疆獨有的壯美風光。正是經歷過這段旅途后,我才意識到領航員是一個移動的豪華堡壘,它可以日常接送孩子,也可以滿足帶你縱覽風云去上山下鄉普通越野,而且還是名副其實的7座車,第三排座椅能夠正常讓乘客乘坐,這樣定位的車型不多,林肯領航員就是其中一個優秀的選項。(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杜慶煒)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