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南美,對
菲亞特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已經到了無法想像的地步”,2002年9月,在
南京菲亞特西耶那轎車在中國上市時,菲亞特高層告訴在場的所有記者:“公司關于新車型的決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傳遞的消費者信息。”
1999 年4月,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意大利菲亞特汽車公司共同組建
南京菲亞特汽車合資公司。2002年3月開始,南京菲亞特陸續在國內推出與世界同步的
派力奧轎車、
西耶那轎車和菲亞特.
周末風旅行轎車。南京菲亞特第一款轎車面世正趕上了2002年開始的中國家用轎車熱潮。
作為菲亞特在國際市場上的“當紅”產品,派力奧有四年內世界范圍銷售200萬輛的佳績和強勢的廣告宣傳,不到10萬元的價格,卻配備有
ABS、EBD、1.5L
發動機等配置,的確讓消費者感到耳目一新。
2002年3月派力奧轎車開始向客戶交付,5月份已達到國內同
級別轎車市場占有率的2.18%,6月份上升到3.65%,月產量突破了2000輛。菲亞特的“世界車”派力奧上市恰好趕在了
上海大眾的“世界車”
POLO的前面,處在第二梯隊位置的菲亞特的第一次亮相,就起到了“攪局”的作用。當時,在
北京等大城市,派力奧憑借“意大利味道”的外形和不算太差的配置,加上與POLO將近30%的差價,搶走了不少POLO的客戶。
不過,隨著市場上同級別新車型在2003年爭相上市,南京菲亞特在2002年的火爆情勢并沒延續多久。2003年上半年,在國內10萬元左右經濟型轎車市場中,
上海通用賽歐占了2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上海
大眾POLO轎車占了22%的份額,居第二位;
東風悅達起亞的
千里馬排名第三,銷量超過5萬輛。而南京菲亞特2003年產銷量盡管比2002年翻番,但最終沒完成預定的銷售目標。因此,2004年初,在海南召開的南京菲亞特
經銷商大會上,2004年被定為南京菲亞特的市場“鞏固年”。
邊緣化危險
能否盡快明確其定位,成為菲亞特能否真正獲得實利的關鍵。否則,與在全球汽車市場一樣,菲亞特在中國汽車市場也將被邊緣化
雖然菲亞特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但相比其他世界巨頭,近況不太好的菲亞特集團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可能會有些力不從心。
據中國進口汽車貿易中心專家預測,2004年對很多汽車
廠商是關鍵一年,由于各廠家的總體戰略、車型定位和車型競爭力、生產規模和銷售規模、生產成本和營運成本、品牌管理和營銷策略、質量保障和售后保障的不同,各廠家之間和車型之間的競爭力將迅速分化。一部分車型繼續暢銷,大部分平銷,還有一部分滯銷。南京菲亞特正是處于這種可上可下的關鍵點上。
目前,菲亞特首先要迫切改變的恐怕就是,讓有限的資源投入產生最大的效果。知情人士透露,相比國內其他汽車企業,南京菲亞特市場廣告人員薄弱,與代理廣告公司的關系不那么緊密。而在廣告預算相對不足的背景下,更會影響產品、品牌的投放效果,無法向市場準確樹立自己的“亮點”。
毫無疑問,菲亞特如何發掘出自己與競爭對手迥異的特色,在人們已經習慣體會日本車的經濟、美國車的大氣和德國車的嚴謹之后,以明智的市場和宣傳戰略盡快樹立起意大利車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清晰定位,將是這個中國汽車市場上的“攪局者”能否真正獲得實利的關鍵。否則,與在全球汽車市場一樣,菲亞特在中國汽車市場也將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