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是剛剛過去的2003年車市中出現最為頻繁的詞匯。汽車市場多達40多次的降價,給原有的價格體系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也讓許多做著“轎車夢”的老百姓夢想成真。
新年伊始,以經濟型轎車降價為開篇的新一輪降價浪潮再次席卷已經很浮躁的車市。1月5日,
上海通用借旗下
賽歐2004年新品推出之際,將原來的6款車型調整為5款,價格為7.88萬元至11.88萬元。新推出的5款新車型增加了最高超過5000元的配置,而整體價格下調1萬元至1.1萬元。
羚羊、
千里馬也宣布大幅降價,
派力奧則通過降低常用配件價格來變相降價。剛進2月,
北京吉普的速
跑車系降價2至3萬元,居今年降幅之首。接著,就連早已ST的
夏利和被認為無利可降的
吉利也湊在一起分別降了五六千元。
哈飛賽馬也頂不住,降了5000元。
這一系列緊鑼密鼓的降價,再次預示著2004年車市競爭將更加慘烈。
價格已逼近成本底線
面對不降不成“賣點”,不降不成新聞的車市,如果說,以前大部分面向家用轎車市場的新上市經濟型轎車,都將10萬元作為定價風向標的話,這種態勢在2003年已經開始改變。今年年初,上海
通用推出2004新款
賽歐并對其主力車型再度提升性價比,至此以后,當年的10萬元標桿車型正式向8萬元看齊。
盡管有媒體認為2004年整體車市價格將繼續走低,但業內專家卻對經濟型轎車還存在多大的降價空間表示懷疑。他們認為,電力、鋼材等原材料的供應短缺,將帶來汽車零部件成本上升;而運輸飽和以及商運成本的上升將提高整車的運輸成本;人員工資的增加等,將無疑提高用工成本。作為已歷經2002、2003年價格持續走低的經濟型轎車,不可能再有大幅的降價空間。再從市場來看,兩年前的車市僅有3款經濟型轎車,而目前已增加到近20款。市場的充分競爭,已經令經濟型轎車的價格逼近成本底線。應該說,在經濟型轎車領域,多數廠家也包括
經銷商其實都已經無利再降。
降價是一把雙刃劍
殘酷的市場競爭不到分出勝負是絕不會停止的。
從產業角度來看,價格戰歸根結底是企業實力的較量。那么在2004年,誰能真正笑傲市場,誰會終因“體力不支”而落荒,就成為一個懸念。
價格競爭會對企業帶來深刻的影響。在價格走低的情況下,企業是不是能繼續維護產品的高品質,是否能繼續保持良好的售后服務質量,是否能有足夠的資本來支撐價格戰的消耗,是否能持續支付品牌建立行銷費用,并進行中長期后續產品的研發投入,這對企業的綜合實力無疑是個關乎生死的巨大挑戰。因此,只有綜合實力強大的企業才能堅持到最后,這也是任何一個行業從充分競爭過渡到少數強勢品牌引領市場的必然結果。因此,業界人士普遍認為,2004年隨著經濟型轎車競爭逐漸進入更為慘烈的階段,如果
廠商的綜合實力不占優勢,那么它在價格戰的強壓下,其售后服務、品牌認知以及產品品質將受到嚴峻挑戰。其結果,不僅廠商的后果不堪設想,消費者的利益更是得不到保障。
降價不再是惟一制勝因素 歷經數次汽車價格波動的消費者正變得越來越理性。當他們再次直面降價潮時,其消費心理已經非常成熟,他們不僅關心新配置、新價格,還更加關注車輛的售后服務、企業綜合實力以及成熟品牌的品質保障。
據一項權威機構最新統計,在消費者最關注的前7項指標,即價格、性能、外觀、品牌、安全性、售后服務和油耗中,價格的影響力在逐漸下降,消費者注意力已經從單純關注價格轉為關注品牌、服務、品質基礎上的綜合性價比,價格不再是消費者購車的主導因素。該項統計顯示,在比較同一細分市場的各種車型時,2002年最關注價格的消費者所占的比例為48%,2003年則下降到24.4%,而對品牌、服務的關注則各上升了15個百分點以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決定了汽車企業競爭趨勢的變化,以品質、品牌、服務為基礎的高性價比的比拼,將構成2004年真正的“性價比之戰”。
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只有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品質和售后服務認同,才能最終勝出。以家轎標桿
賽歐為例,伴隨著其它品牌新車型上市在近兩年半內的爆發性增長,它卻自2001年6月上市以來連續27個月保持經濟型轎車市場銷量冠軍。除了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并不斷創新的能力外,其過硬的上海通用的“品質口碑”是成熟品牌真正的魅力所在。
除了品質、服務、產品性價比等理性因素,情感性因素也已成為消費者的重要考量之一,有豐富的品牌文化內涵,和消費者個性一致的品牌在市場上總是長盛不衰。可以預見,2004年,汽車文化的推廣仍是廠商的重頭戲。
有專家預計,圍繞產品高性價比、品牌成熟度、售后服務專業性,一場真正的實力角逐將在2004年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