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子是利益分配問題
“燃油稅遲遲不能出臺,主要還是利益分配的問題。”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的張德勇博士說。
張博士所說的,主要是交通部門和稅務部門利益分配、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經濟學者說,推行燃油稅的最大阻力首先來自公路交通部門,因為費改稅后,交通部門不僅失掉了一大塊收入,最重要的是失掉了上路稽查的權力。
《經濟觀察報》的報道說,燃油價格歸國家發改委管,開征燃油稅肯定會使油價上漲,所以,年內能否推出要看發改委的意思。
交通部的態度,也決定了燃油稅政策能否順利出臺。該部公路司一位官員日前表示,“我知道財政部一直在搞燃油稅,但他們一直沒征求過我們的意見”。這位官員說,燃油稅的開征顯然要涉及到養路費等,“人家車主養路費一交就是半年或一年,怎么轉換?”此外,開征燃油稅還要涉及到通行費的取消,交通系統幾十萬路橋收費人員如何安置,也是個問題。
交通部網站介紹,公路司的一項職責就是負責全國公路規費稽征、公路養護、路政、收費公路的管理。
推行燃油稅的第二大阻力來自地方政府。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經濟學者解釋,現在的養路費屬于地方政府收入,改為燃油稅后就會中央占大頭;現有的路橋收費也是由公路監管部門來收取,其中相當一部分也會進入地方政府,而改成燃油稅后,這筆錢將上繳國家財政。
在哪個環節征收燃油稅,也是燃油稅多年來“呼之難出”的一個原因。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桓教授說,如果在工業生產環節——原油廠征稅,有可能導致加油站通過私人油站購油,此舉將“鼓勵”原油走私。而如果在銷售環節——加油站征稅,必須在各加油站配備稅控機,要投入大量成本不說,如何管理也是個難題。
另有專家稱,燃油稅的主要目的是節能。該稅種開征后,小排量、低油耗轎車將更多地進入家庭。但許多城市對小排量汽車的限制,也成為燃油稅出臺前必須清除的障礙。
交通部強調,燃油稅的推出涉及五大方面:一是油品差異,柴油的使用情況更復雜,目前15%至20%的柴油用于汽車,80%以上用于發電、農機、火車、輪船和機械等;二是社會接受程度;三是運費增加將導致成本提高并廣泛影響物價;四是貧困地區沒有煉油廠,對增加運油費的承受力有限;五是政府、軍隊和社會團體的免費待遇將發生改變,一些國有運輸企業會加速倒閉。
“其實,這些細節問題燃油稅方案都已經考慮到了。”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員說。
國家稅務總局一位官員透露,該局局長2月1日在國稅總局機關新春團拜會上部署2005年工作時表示,開征燃油稅的前期工作已經到位,出臺只待合適的時機。
“不排除突然出臺燃油稅的可能性。”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員說,方案已經制訂好了框架,推出時只要改一下稅率就可以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