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60分及格能上市就行?專家發文回應“爭議”
日前,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在中國汽研汽車指數技術專委會年會上關于「智駕60分及格能上市就行」的短視頻言論在網絡引發熱議。
有網友認為,自動駕駛行業只有0分和100分,容不得60分!還有網友稱,中國標準不應該自我降級。
7月17日凌晨,朱西產教授在知乎發布回應。詳細介紹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澄清了一些誤解,并科普了“智駕”,還對此事從技術和行業標準上做了全面回應。
對于有人質疑智駕60分的車不安全。朱西產教授表示,60分和90分的智駕車,差別不是安全性,而是駕駛員駕駛體驗。
對于標準是不是越高越好。朱西產教授以汽車碰撞標準為例。他表示,汽車正面碰撞安全的及格線是GB 11551國家標準為例,50km/h全重疊率正面碰撞,目前市場上2-3萬的汽車就能滿足標準要求上市銷售。
80分拔高線有C IASI中國汽車保險安全指數,要通過64km/h小重疊率正面碰撞才能拿到,一般是市場上售價十幾萬的乘用車。
但隨著汽車碰撞安全技術的提升,就有一些豪華車去挑戰跟重卡的碰撞。例如問界M9上市時就接受了中國汽研Super Crash重卡夾擊的測試。那是不是就應該把Super Crash的重卡夾擊作為我國特有的正面碰撞安全標準?答案不言自明。
朱西產教授直言,法規設定 60分,是合理讓普通車企、普通用戶也有輔助駕駛體驗。“如果強制設到 90分,很多便宜車將退出市場,未必是更好的結果。”
60分、90分智駕,不是安全問題,是體驗問題 —— 來自一位30分智駕車主的碎碎念。
一、怎么就吵起來了?
2025年7月11日,在中國汽研汽車指數技術專委會年會上,我做的題為《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測試驗證思考》的報告,這個報告會現場有智駕網直播。
直播視頻中智駕網切了一個題為《華為不要把智駕強制標準定的太高,60分能上市就行》的短視頻,這個視頻引起了討論,指責我“只顧車企安全而漠視用戶安全”,評論區罵聲一片。
二、《60分能上市就行》短視頻的來源
《華為不要把智駕強制標準定的太高,60分能上市就行》切片是智駕網根據我演講內容自己編寫的標題,這個標題應該是來自于我報告中的這段內容:
60分、90分的說法來自我演講中的這張圖。
滿足基礎場景的國標測評是60分,能在更復雜的場景的指數測評中獲得“Good”的車型是80分,能挑戰極限場景的智駕汽車才是90分。
“華為不要把智駕強制標準定的太高”這句話是在這張PPT時說的,《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正處于征求意見階段,一些企業要把夜間兒童橫穿公路、50厘米紙箱及最苛刻的高速公路維修路段這三個極端工況寫入標準,近期這個問題處于爭論中。
當時我是建議不要把這些極端場景寫入強標,在我們構建的三級“金字塔“測評體系中智駕車對”極端的場景“、”極端的路況“、”極端的環境“挑戰是放在Super AI中的。
這原本就是個技術專委會的技術討論會,專家們各抒己見,觀點不同太正常不過了。但我真沒想到,居然能從會議室里吵到互聯網的“擂臺”上,還一不小心卷成了熱點話題。
我看評論區有人說我是給某些利益集團“站臺”的。那我也用同樣的陰謀論腦回路來想想,搞不好我這次真是無意中踩到了某些利益集團的“紅線”吧。
哈哈,怪我太天真,低估了江湖險惡。
技術可以辯,觀點可以懟,但罵人就別這么粗糙了,咱們這行講究點工藝流程。
三、60分的智駕車是不是存在嚴重安全問題呢?
我找了視頻原剪切、發布的智駕網工作人員,對該視頻中存在的誤解進行了溝通。
1、智駕安全在未達到100分的情況下,目前的智駕都不是自動駕駛。這個會議上討論的智駕系統屬于L2級輔助駕駛系統,正式的名稱是我報告標題中的“組合駕駛輔助系統“。
2、輔助駕駛系統并不能獨立駕駛車輛,必須與駕駛員一起才能完成所有的駕駛任務——人機共駕。L2的輔助駕駛是以駕駛員為駕駛主體,智駕系統為輔助角色。
3、60分的智駕系統,智駕能力不太強,我們不妨認為智駕系統只能處理60%左右的事情,還有40%左右的事情需要駕駛員執行駕駛操作。所以只要駕駛員不脫離駕駛——雙手不脫離方向盤、雙眼觀察前方路況,60分的智駕系統在人機配合下駕駛安全是有保障的。
4、90分的智駕系統則能力非常強,我們不妨認為智駕系統能處理駕駛中90%的事情,只有10%左右的事情需要駕駛員操作。但是即使智駕系統能力非常強,但是畢竟沒有達到100分,也就是還沒有能夠實現自動駕駛,所以駕駛員也不能脫離駕駛。如果90分的智駕系統駕駛員過度信任和依賴智駕系統,開車時玩手機、睡覺,也是存在非常嚴重的事故隱患的。
5、從目前智駕事故統計看,一些智駕能力很差的入門級輔助駕駛系統,駕駛員不會對智駕系統產生依賴,沒有發現存在事故隱患。反而一些智駕能力很強的高分智駕車型,由于缺乏安全標準的約束,DMS對駕駛員脫離駕駛的監管不力,駕駛員很快對功能強大的智駕系統產生信任和依賴,開了智駕后雙手脫離方向盤、甚至開車時睡覺,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智駕事故引發了更嚴格的監管,相關部門開始制定《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的國家強制性標準。
根據上述說明,我總結如下: 60分的智駕車依然可以很好地輔助駕駛員實現安全駕駛。
60分和90分的智駕車,差別不是安全性,而是駕駛員駕駛體驗。
90分高分的智駕系統可以輔助駕駛員安全駕車的同時,能夠承擔更多的駕駛任務,讓駕駛員更輕松。
通過溝通解釋,智駕網工作人員認為“華為不要把智駕強制標準定的太高,60分能上市就行”的標題存在誤解,將這個短視頻下架了。
但是根據智駕網的這個短視頻,董大韻的視頻則更猛——董大韻并沒有參加指數專委會年會,視頻中引用的是智駕網的短視頻。
董大韻不僅對我個人進行了人身攻擊,還對同濟大學進行了猛烈攻擊。
盡管我本人、同濟大學和華為都對這個視頻進行了投訴,但是董大韻的視頻依然沒有撤銷,流量非常大。
我倍感壓力。
四、什么是智駕?
遇到誤解和爭議很正常,我作為行業研究者,還是希望用專業溝通,給大家一個更準確的理解視角。
通過這次討論的評論區,讓我很驚訝,社會對智駕的理解實在是太模糊了。
我想在知乎這個專業知識平臺上發表一下我對智駕的認識,希望能給大家提供其中一個視角。
上圖是SAE J3016標準對智能汽車自動化程度的分級,FCW、LDW、BSD以及AEB、AES、ELK等安全預警和緊急避撞的功能屬于L0級的主動安全功能。
ACC或Lane Keeping 單獨使用屬于L1級輔助駕駛功能。ACC和Lane Keeping同時使用屬于L2級輔助駕駛功能。
L3級屬于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功能,駕駛員可以脫手、脫眼,看看手機還是可以的。但是為什么是“有條件的”呢,使用L3功能,駕駛員不能睡覺,L3自動駕駛中系統發出接管指令的話,駕駛員必須在10秒內完成安全的接管。
L4/L5就沒有駕駛員的事情了,可以稱為無人駕駛了。
在這個標準里,我們沒有看到“智駕”,那智駕是什么呢?我們天天掛在嘴上的“智駕”并沒有標準定義,難怪大家對“智駕”的理解如此模糊。
那什么是高階智能駕駛呢?上圖所示,智駕的產生并不是來自ADAS,而是一些自動駕駛團隊開發的產品,最后自動駕駛被人工智能技術安全的長尾難題難住了,降維到L2級輔助駕駛實現了量產,典型的產品就是NOA,夾在L2到L3之間,行業里成為L2+或L2.5、L2.9等。
政府主管部門嚴管后,不許車企宣傳“智駕”,不許稱“L2+”,標準名稱是《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并下達了《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制定任務。
所以,智駕非常明確,不是自動駕駛系統,而是輔助駕駛系統。
對于L2級別的輔助駕駛系統,駕駛的安全性必須由不脫離駕駛的駕駛員承擔,智駕系統僅僅承擔輔助作用。
降低輔助駕駛系統的能力,降低的是用戶體驗,而不會降低智駕車的安全性。
五、標準要求是越高越好嗎?
如果討論的是L3/L4/L5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的安全標準,那肯定不存在60分萬歲的問題,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系統的安全要求必須是100分,別說60分、90分不行,99分也不行。
因為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系統的安全性并沒有駕駛員給做“備胎”,降低1分就是對生命的不尊重。
在這次討論的視頻里有帖子里寫到,給豬教授一輛60分的智駕車開。
我知道這條的含義,他是非常非常恨我了,想讓這輛60分的智駕車把我“帶走”。
哎,我們無冤無仇,有啥誤會討論討論嗎,干嘛趕盡殺絕。
法規設定 60分,是合理讓普通車企、普通用戶也有輔助駕駛體驗。
作為輔助駕駛的智駕車,我現在開的是一輛入門級L2輔助駕駛的車子,1V3R配置,沒有智駕域控制器、沒有高算力AI,更沒有高大上的激光雷達,智駕能力很弱。
按《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標準征求意見稿,估計30分都不到。
如果這個強標出臺,這類百元級BOM成本的入門級L2輔助駕駛系統大概率是會被禁止掉的。
但是別說60分智駕,我這輛30分都不到的智駕車,我已經安全地開了7年了,在高速公路上還是挺好用的。
所以,只要駕駛員認真開車,哪怕是低分“智駕車”,也是安全可控的。
體驗差,不代表危險更高。
當然,您會說,低分的“智駕車”開車時不能看手機。
那當然,90分的“智駕車”表面上開車時能看手機,實際上90分的“智駕車”開車時看手機也是不行的,會出事故。
現在沒有安全標準的90分高分“智駕車”確實能“玩手機”,但等《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強標實施后,90分的智駕車開車時也不能玩手機了,因為DMS會嚴格限制駕駛員脫手、脫眼。
標準到底是越高越好,還是適度更合理?
由于智駕目前還沒有定論,這個問題我還是用我更熟悉的汽車碰撞安全標準來闡述我的觀點吧。
目前汽車正面碰撞安全性測評基本上是這樣的一個“金字塔”分級測評:
汽車正面碰撞安全要求的60分及格線是GB 11551國家標準,50km/h全重疊率正面碰撞,這個標準比較容易滿足,目前市場上2-3萬的汽車就能滿足標準要求上市銷售。
80分拔高線有C IASI中國汽車保險安全指數,要通過64km/h小重疊率正面碰撞才能拿到,一般是市場上售價十幾萬的乘用車。
在實際道路交通事故中也存在與重卡碰撞的交通事故,我們開車為什么怕重卡?
大家都知道,一般乘用車跟大卡車碰撞,死亡概率很高的。但是隨著汽車碰撞安全技術的提升,就有一些豪華車去挑戰跟重卡的碰撞。
例如問界M9上市時就接受了Super Crash重卡夾擊的測試。
那既然問界M9能經得起重卡夾擊,重卡夾擊交通事故也的確存在。那,是不是就把Super Crash的重卡夾擊作為我國特有的正面碰撞安全標準唄,那中國就成為全球第一、全球最牛逼了。
好,那我們看看,把中國正面碰撞強制性標準要求提高后會是什么結果?
牛逼肯定是牛逼的,但是目前能接受中國汽研Super Crash 超級碰撞挑戰的車都是25萬以上的豪華車。
只有這些價格比較高的車,用的起2000Mpa以上的超高強度鋼板、結構膠、結構膠塊以及9-11只安全氣囊。
目前還沒有20萬以下的乘用車接受中國汽研Super Crash挑戰。
如果強制設到 90分,很多便宜車將退出市場,未必是更好的結果。
如果把中國汽車正面碰撞安全標準提升到90分的重卡夾擊,那,我們市場上就買不到20萬以下的乘用車了。
當然也歡迎5-15萬的乘用車來挑戰重卡夾擊測試——如果5萬元的車也能經得起重卡夾擊,那我覺得把正面碰撞安全國標提升到90分也挺好的。
如果這樣,那中國汽車是真牛逼啊。
上述是我的觀點,不一定對。歡迎討論,不要謾罵,不要人身攻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每日車聞:尚界H5/享界S9T官圖 奧迪高管內涵車企用消費級芯片
- 2空間玩得溜的“9系”成員 實拍吉利銀河M9
- 3星途星紀元E05設計稿曝光 首搭地平線HSD 預計9月發布
- 47座SUV誰更強 第五代EA888助途昂 Pro戰勝漢蘭達
- 5全新別克GL8陸尊預告圖 采用真龍插混Pro/支持5C超充
- 6問界M8純電版將于8月上市 標配100度電池
- 2空間玩得溜的“9系”成員 實拍吉利銀河M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