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如今都實現了?造車新勢力交作業情況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在近三、四年的時間里,隨著新能源、人工智能、車聯網在汽車領域的滲透,超過300家汽車制造企業在國內扎堆誕生,江湖人稱“造車新勢力”。他們擅長以PPT形式高喊著“顛覆傳統”的口號殺入汽車圈,一年組團隊,兩年出樣車,“純電動”“自動駕駛”等賣點層出不窮,甚至有人將未來汽車定義為“四個輪子加一臺電腦”。
經過近幾年的研發、沉淀,造車新勢力也開始在今年陸續交功課了,2018年已過一半,他們的目前進度情況如何?造車新勢力哪家強?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匯報一下。
蔚來天生自帶光環,集結了馬化騰、劉強東、雷軍、俞敏洪等商業大佬為其背書,不過并不意味著蔚來的造車之路比其他車企更加順利。外界紛紛質疑它關于代工生產質量、延期交付、商業模式等問題,但也不妨礙它成為最早實現交付的造車新勢力企業之一。
|▶ 首款產品上市,蔚來ES8售44.8-54.8萬
2017年12月,蔚來迎來了歷史性的重要時刻,首款產品ES8 終于面世,指導價為44.8-54.8萬,采用覆蓋率達96.4%的全鋁車身,兼顧輕量化和安全性。外形設計簡潔優雅,符合中高端消費群體的審美,而車載人工智能系統NOMI語音識別控制車內功能、與人對話也算是加分項。
而最引人重視的電池問題上,蔚來ES8目前擁有換電站、移動充電車、專用充電樁三種充電方式,不過355公里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表現還不夠優秀。
|▶ ES8多次交付“跳票”
2018年5月31日,ES8正式交付首批用戶,不過首批用戶只有10位,且都來自蔚來內部的員工,所以不少人都吐槽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交付。另外一個被吐槽點就是在首付進度上犯了嚴重拖延癥,首批交付時間從“2018年第一季度陸續交付”,改為“4月下旬首批交付”,最終在“5月底啟動交付”。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造車不要輕易地立flag!flag 倒了后,蔚來只好想出對于延期交付的用戶將補償2000積分/天的計策來安撫民心。而第二款車型——蔚來ES6將繼續由江淮汽車代工生產,有望在2018年年底上市。
|▶ 蔚來的產能與服務體系布局
蔚來目前采用“先代工,后自建”的產能提升模式,這無疑就是“揚長避短”的做法。作為互聯網行業多年老司機的蔚來創始人李斌,更加擅長基于互聯網思維構建創新的用戶體驗,短板就是缺乏制造經驗和投資建廠的資金。由于作為代工廠的江淮只生產低端車型,能否應付ES8這種價位的車型成為爭議。
另一方面,蔚來江淮的生產基地規劃滿負荷雙班產能為10萬輛(單班產能5萬輛)。而自由工廠產能則在10萬-20輛之間,現階段產品下線進度卻仍在爬坡,規劃是4月份下線10輛車,5月份為60輛,6月份為1000輛,9月份累計交付10000輛。而蔚來在服務體系建設上已初具雛形。
蔚來2018年服務體系建設規劃 | |||
服務體系 | 目前已部署 | 9月累計部署 | 2018年累計部署 |
蔚來中心 | 5個城市 | 累計部署9個城市 | 13個城市 |
換電站 | 8個城市 | 21個城市 | 33個城市 |
交付中心/服務中心 | 18個城市 | 40個城市 | 69個城市 |
移動充電車 | 21個城市 | 46個城市 | 169個城市 |
移動服務車 | 21個城市 | 90個城市 | 169個城市 |
快充樁 | 計劃2019年推出 |
2014年,小鵬汽車在廣州正式成立,獲得阿里巴巴、富士康、IDG等超過50億元融資。
2017年,小鵬汽車工廠落地肇慶,一期年產能10萬輛,同時與海馬達成代工生產的合作關系。同年被列入國家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成為國內首家取得工信部產品公告的互聯網汽車公司。
2018年4月,首款量產車型G3年正式面世,目前預定量超過6000臺,公司估值超過100億元。
這就是小鵬汽車較為光鮮的基本履歷。
|▶ 小鵬汽車以全場景自動泊車為賣點
小鵬汽車將旗下的汽車打造為全新AI+互聯網智能終端,以全場景自動泊車功能為主要賣點,實現自動駕駛能力,并在智能語音交互系統和手機APP遠程控制上實現最完整的功能性。
“慢就是快”是小鵬汽車奉行的造車理念,他們認為研發一臺車至少花費5年的時間,所以自2014年開始的1年半時間內,小鵬汽車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研究三電一屏。他們的夢想從“拆車”開始,先后從寶馬i3、特斯拉Model S下手折騰研究,每個部件的迭代開發超過四輪,終于造出了一臺從PPT里走出來的車——G3。
|▶ 面向大眾市場的2.0量產車將實現交付
事實上1.0量產車早已在2017年下線,并讓近200名員工成為“白老鼠”進行內測。G3定位于純電動緊湊型SUV,真正面向公眾的是G3車型的2.0版本,具體參數大致可參考1.0版本,車長 4.47 米、軸距 2.61 米,百公里加速 5.8、7.9 秒,分為四驅、兩驅雙版本,續航 300 公里。
小鵬汽車 2.0 版實現大規模的上市和交付時間應該會在 2018 年,隨后還會繼續進行快速迭代。小鵬汽車對于量產交付還是抱著謹慎的態度,畢竟消費者就是決定最終成敗的考官。
“造車新勢力最大的挑戰是交付。真正的交付一般是將車交給線下用戶,比如用戶到線下店提到車,而不是一會兒交付給內部員工,一會兒交付給熟人。”
這是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在2018中國汽車創新峰會對“真交付”的見解。由于與蔚來在5月31日實現首批交付為同一天,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威馬隔空diss蔚來的行為,令造車新勢力這個圈子火藥味漸濃,不禁也讓人生疑:究竟威馬憑什么本事敢出此言?
|▶ 威馬汽車堅持自建工廠生產
沈暉曾成功主導吉利收購沃爾沃,并任職沃爾沃全球副總裁,傳統車企出身的經歷讓沈暉多了一份低調務實和耿直。在蔚來、小鵬汽車等車企紛紛選擇代工生產解決生產資質和產能的燃眉之急時,威馬堅持“自己造車,豐衣足食”的光榮傳統精神。威馬為什么不選擇代工?創始人沈暉解釋稱:“選擇代工生產我會睡不著”。
2018年3月28日,位于溫州甌江口的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的生產線全面貫通,最高產能將達20萬輛/年,同時首款量產車型威馬EX5正式與大家見面,實現了威馬汽車歷史上零的突破。
|▶ 威馬汽車的第一份作業EX5:售17.98-29.88萬
再認真審閱一下威馬汽車交出的第一份作業EX5,外形采用封閉式格柵設計,使得前臉極為簡潔,而尾部則稍顯圓潤,總體而言外形并不算出彩,但是可交互車窗、自然語音智能交互系統、人臉識別技術、12.8英寸液晶大屏這些高科技配置都一應俱全。
450公里的綜合續航里程明顯已經超越同級競品,并且集成了輕量化車身和降低風阻的先進技術,而這樣一臺實在的威馬EX5指導價僅為17.98-29.88萬元,按北京地區的補貼標準補貼后僅為9.9~21.63萬。
目前威馬注冊會員8.7萬人,吸納1.3萬粉絲下訂EX5,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三地,不過粉絲們真正摸到實車就要等到今年的9月份,威馬汽車將在今年交付1萬輛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