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大眾汽車于 1938 年由世界著名汽車設計師保時捷在德國沃爾斯堡創立,起初是得到希特勒政府批準和支持的。

1934 年保時捷向德國政府提交為大眾設計和生產汽車的建議書后組建公司。

二戰后大眾劃歸西德政府,汽車生產逐漸恢復,價格低廉的甲殼蟲很快流行,還出口到 100 多個國家。

1955 年,甲殼蟲在臺灣省有了代理權,后來在 1999 年大眾收回代理權并交給泰豐汽車和太古汽車。

1985 年 3 月大眾宣布進入中國市場,與中國合資成立上海大眾汽車公司,且控股 50%,成為首家進入中國的外國汽車公司。1991 年一汽大眾有限公司成立。

1980 年大眾實現四輪連續驅動乘用車量產,80 年代推出全球暢銷的高爾夫汽車,成為歐洲最大汽車經銷商。

1973 年帕薩特投產,1974 年高爾夫上線,1983 年機器人用于汽車制造。

1964 年從奔馳買下奧迪,1990 年收購西亞特,1991 年收購斯柯達,1998 年收購賓利、布加迪、蘭博基尼。

2008 年歐盟批準保時捷對大眾的收購,2012 年因資金不足保時捷被大眾收購,2019 年保時捷持有大眾 99%股份,名義上是大眾子品牌。

1932 年德國政府采取措施減輕駕車稅收以刺激汽車銷售,1933 年希特勒上臺,1930 年 12 月 1 日保時捷對發展“平民汽車”感興趣。

1938 年新車被公眾取名為“大眾”。

1974 年推出帶 1.5l 發動機的高爾夫,1975 年 3 月推出波羅派生產品,1979 年捷達出現。

1991 年收購西亞特和斯柯達,形成多品牌戰略結構。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發動機故障指示燈亮了后再次啟動車輛是否有影響,需視具體情況而定。若發動機出現啟動困難、異響嚴重、抖動劇烈、冒煙等明顯問題,再次啟動會有不良影響,可能加劇故障程度,此時應避免啟動并聯系維修。若發動機運轉正常,沒有明顯異常狀況,可嘗試重新啟動,
汽車一般行駛 6 至 8 萬公里換輪胎,但這并非絕對標準,其更換周期受多種因素影響。輪胎的使用年限通常在 3 至 5 年,若年限與里程先達到其一,就需考慮更換。比如常行駛在惡劣路況,像山地、砂石路,輪胎磨損快,可能 3 至 5 萬公里就得換
京安途機油的更換周期因機油類型、車輛使用情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普通礦物油通常每5000公里或半年更換一次;半合成機油一般是每7500公里或9個月更換;全合成機油大多每10000公里或一年更換,以先到者為準。此外,惡劣的行駛環境、不良的用車習
豐田 86 各地經銷商的價格存在差異。不同地區的消費水平高低有別,市場需求也不盡相同,政策法規更是各有特點,運輸成本同樣存在差異,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豐田 86 的價格在各地出現波動。比如在日本本土價格相對親民,而在國內,不同城市的優惠幅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