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游蹤:墩實歷史古端州
沒來肇慶之前,有的朋友就再三叮囑,端硯位列我國石硯之首,去了“中國硯都”,一定要帶端硯回來。
肇慶“端硯文化”
開車經(jīng)過在肇慶城區(qū)的商鋪,每隔二三百米,就會看到與端硯有關(guān)的商品出售。
到黃崗鎮(zhèn)中國端硯文化村游覽,我見識了端硯制作的整個過程。
在白石村,九成以上的家庭從事端硯的制作,雕刻端硯的家庭作坊隨處可見。家家門口堆硯石,進村相聞敲石聲。這里每家每戶都存了不少的石頭,人們說家里存的是糧食,這里存的就是石頭,誰家的石頭越多,他就越富有。
在白石村有條不成文的風(fēng)俗:有勞動力的男人如果不會做硯,就會被大家笑話。各種家庭手工作坊式制作,在村里隨處可見,只需要簡單的工具和原料就可以制作,如今這個有1000多人的村,九成以上的家庭從事端硯制作,人們對于端硯都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文房四寶是最主要的傳統(tǒng)書寫工具,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重要的見證。然而,筆不能耐久,紙久存易風(fēng)化,墨陳則失膠性,惟有硯臺可以傳萬世而不朽,故此成為中國書道乃至人文傳統(tǒng)的守望者。端硯作為中國四大名硯之首,實用又富于藝術(shù)美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有名氣、延續(xù)最久的品牌之一。
一個端硯的問世,要歷經(jīng)取石、選料、設(shè)計、雕刻、打磨、配盒等工序,加工技藝紛繁。
拿起一個端硯成品,感覺是體重而輕,質(zhì)剛而柔,看起來紋理綺麗,摸上去好像小兒的肌膚一樣溫軟,嫩而不滑,秀而多姿。怪不得自唐代問世以來,便頗受文人學(xué)士的青睞。方寸之石的端硯蘊含著豐富深刻的文化,它匯聚了艱苦卓絕的端石開采文化,集賞石、繪畫、書法、雕刻于一身的制作文化,其收藏鑒賞更是一門很深的學(xué)問。
游歷肇慶城區(qū),宋城墻、包公文化、端硯……無不一一使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歷史的厚度,手捧一塊溫潤如玉的端硯而回,自覺滿意而歸。
肇慶游蹤系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