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開車好手感 最適合輕松駕馭的三種助力
三、電子助力是有選擇的最高形式
是否提供隨速轉向支持:YES
是否消耗功率和能量:不轉向不消耗電能
能否保持長時間保持轉向極限:理論可以,最好不超過20秒
小知識:英文全稱是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簡稱EPS(千萬不要和ESP車身穩定系統搞混淆),它利用電動機產生的動力協助駕車者進行動力轉向。EPS的構成,不同的車盡管結構部件不一樣,但大體是雷同。一般是由轉矩(轉向)傳感器、電子控制單元、電動機、減速器、機械轉向器、以及畜電池電源所構成。
汽車在轉向時,轉矩(轉向)傳感器會“感覺”到轉向盤的力矩和擬轉動的方向,這些信號會通過數據總線發給電子控制單元,電控單元會根據傳動力矩、擬轉的方向等數據信號,向電動機控制器發出動作指令,從而電動機就會根據具體的需要輸出相應大小的轉動力矩,從而產生了助力轉向。如果不轉向,則本套系統就不工作,處于standby(休眠)狀態等待調用。由于電動電動助力轉向的工作特性,你會感覺到開這樣的車,方向感更好,高速時更穩,俗話說方向不發飄。又由于它不轉向時不工作,所以,也多少程度上節省了能源。
說完理論,我們還是通俗解釋一下,機械液壓助力完全是壇壇罐罐組成的各種液壓子系統組成。電子液壓就用電子泵代替了發動機皮帶驅動的液壓泵。電子助力就再也無需液壓輔助系統,干脆采用電動機來轉向,各類壇壇罐罐統統走人。更簡單來說類似于發動機進氣改變:首先是化油器,其后取消化油器改為多點電噴,最后干脆進化為缸內直噴。
電子助力也有一個進化過程,早期的比較低級,只是利用電動機轉向,可靠性和手感都不令人滿意。數年前吉利自由艦最先是采用電子助力版本,后來改成液壓的,就是因為早期研發的國內電子助力部件質量不過關。
當前,吉利熊貓也采用了電子助力,限于成本檔次不高,只是取消了液壓這類復雜結構,手感并無過人之處,低速或高速助力輕重差別不大。奇瑞A3電子助力版本是比較令人滿意地產品,能夠提供隨速動力變化,早期的生產型號存在電子信號突然失靈的情況,現在針對質量有所改進,可靠性和實用性大大增強,助力隨速輕重手感也有體現。
女士們喜歡的飛度、雨燕、雅力士、嘉年華等等都是電子助力形式,可見普及程度很高了。特別是雨燕一直堅持電子助力,質量比較穩定,很難得。POLO老款是電子液壓助力,不是純電子助力,現在降價控制成本恢復成了機械液壓助力,操控仍然無可挑剔,不過技術先進性有所折扣。
2010款新明銳 報 價 圖 片 資 訊 參 數 口 碑 論 壇
以大眾為代表的德系車早已經普及電子助力,比如高爾夫、速騰、明銳、邁騰、昊銳這些統統都是純電動助力。以往電動助力無法克服功率小(車載發電機功率是瓶頸)轉向不足不適合大中型車的軟肋也被攻克,連奧迪A6L這樣的中大車型都采用純電子助力,可見純電動是助力發展的最高形式了。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技術上的差別就一個,你能夠提供什么的方向手感?這也是我們所要說的重點,也就是電子助力存在高低不同的表現:在一些價格不高的微型或小車型產品上,電子助力也就是降低成本和降低發動機功耗作為主要目的,手感上通常不如機械液壓或電子液壓助力系統。有人會說輕盈輕巧就足夠了,實際上兩個“輕”這是駕駛的普遍要求而已。方向的指向精準和路感也很重要,還有一個彎道回中手感,是否均勻順暢同樣是硬指標。
對于一些微型或小型車采用電子助力是無可厚非的,他們的成本決定了只能提供輕巧與舒適的助力感覺就算及格,至于方向助力輕重隨速可調,相信大部分都有,畢竟電子調節助力這種技術方式很容易實現,大伙家的電風扇調風速很難嗎?關鍵是一個操控的手感以及助力均勻與否是個新命題。
同樣的品牌,同樣是電子助力轉向技術,高爾夫轉向的路面信息會豐富一些,回中力體現的手感更好,每打一下方向,都能感受到自己在跟車子進行著有效溝通,而不像速騰、邁騰那樣除了精準執行轉向意圖外,缺乏人車溝通。除開電子助力系統有可能進步外,高爾夫的懸掛更舒適調教但不乏足夠韌性也是和操控手感不可分離的。
嚴格來說,高爾夫電子助力各種手感還不錯,但和液壓助力系統相比,仍然缺乏激烈駕駛狀態下的那份細膩手感。電子產品更多程度取決于廠家對程序的設定,就和懸掛調教一樣,為何很多車企寧愿花錢請保時捷或蓮花調教,這個程序和數據本身就是經驗積累以及高技術的另一個體現。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澶т紬灝嗕笂甯傦細 ID.7 S 澶т紬ID.BUZZ
澶т紬鏂拌濺錛?/span> 楂樺皵澶獹TI 涓庝紬06 ID.7 VIZZION
澶т紬鐑棬杞﹀瀷錛?/span> 楂樺皵澶?2021嬈?280TSI DSG 30鍛ㄥ勾綰康鐗?/a> 楂樺皵澶?2023嬈?鏀規 280TSI DSG Pro 楂樺皵澶?2023嬈?鏀規 200TSI D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