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沒什么別沒錢,有什么別有病。的確,隨著現在在生活質量的逐步提高,原先還未溫飽煩愁的年代已經不復存在,我們現在更多的則是關心生活質量的好壞,以及更加健康的生活下去。但是現實情況卻是越來越多的人得上了稀奇古怪的病種,03年非典的肆虐,以及多年未杜絕的禽流感正是一個縮影。我們不禁要問,生活好了,條件好了,健康是否就要為此而付出代價?
“鍛煉身體,保衛祖國”原先鏗鏘有力的口號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也漸漸退去了的色彩,在現實和平的生活中,我們更多則是保衛著自己,保衛著健康,保護自己不再被病魔所侵擾。但是,正如狡猾的敵人,流行病,遺傳病,一切對于我們人類有著威脅的疾病正時刻伺機反撲。
人類對病魔的侵擾已經頭疼不已,而與之十分相似的是,我們身邊的伙伴——汽車,也在受著病痛之苦。但是他們難言之隱又是些什么呢,我們是否了解呢?
貧血的傷痛--速騰
貧血,是指全身循環血液中的紅細胞總量減少至正常值以下,但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性別間的衡量標準不一樣,但是我們國家的正常標準要比國外的標準略低。我們國家現在患有貧血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婦女,經過調查,7歲左右的兒童是主要的貧血群體。而貧血的主要癥狀主要有,面色蒼白,眼瞼唇舌色淡,精神萎靡,睡眠不佳等,而嚴重的則是頭暈乏力,心慌氣短,兒童則會發育遲緩智力下降等。而這樣的癥狀似乎在我們的速騰上有著十分神似的表現。
速騰是大眾在中國投產的集合大眾最新PQ35平臺的產品,加上車身的出色的焊接技術和工藝,速騰在外觀上似乎沒有任何值得懷疑之處,但是不論包裝有多好,實質的缺陷永不會被遮掩。速騰所用車型中“貧血”嚴重的對象是裝配了1.6升發動機的入門級版。該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只有區區的74KW,這樣動力對于車重接近1.4頓的他來說,明顯“氣短”,而像類似這樣的情況在2.0升版(85KW)上同樣出現。雖然速騰發動機強調了低轉速下的扭矩輸出,但是作為以運動元素為主基調而設計的速騰,明顯在高速輸出情況下將很難滿足車主的要求。
其實,不光只是低配版本存在嚴重的“貧血”情況,在高配版上速騰依然存在隱患。速騰在高配版本上使用的是1.8T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和我們熟知的大眾TSI沒有多大的聯系,是一款只有“T”(渦輪增壓),沒有“SI”(燃油分層噴射)的普通機型,這樣動力雖然得到提升,但是燃油經濟性上還是難讓人滿意。
氣虛的無奈--明銳
氣虛,中醫術語,一般是指體質素虛或久病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表現,機體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氣虛的病理反應可能設計全身很多的方面,最顯著的表現則是倦怠無力,呼吸少氣,面色發白,并且會伴有消化不良和容易感冒的癥狀,長此以往,還將引起多種不適癥狀之下。而引起氣虛的原因則有很多種情況,某些身體機能的先天不足,后天的營養不良,久病未愈以及術后恢復等,都是主因。而現實上,上汽明銳的某些型號上,已經有了上述的癥狀。
斯柯達明銳是大眾引進中國的一款全新品牌車型,他和大眾速騰使用著相同的平臺,并且在制造工藝上都有著相似之處。因此,明銳在外觀工藝表現上并不遜于德國車。但是明銳和“貧血”的速騰有著類似的毛病,就是用馬力并不大的發動機,拖著比較重的車體,而且,明銳還是在已有速騰前車之鑒的情況下,毅然的走進這個怪圈的。明銳發動機配置選用了和速騰相似的1.6、2.0和1.8T三個級別。由于發動機是選用大眾原先的技術平臺,因此,2.0發動機款發動機的實際表現和速騰的十分接近。雖然明銳在后期投放的1.6升發動機配置了DOHC,但是實際上功率和速騰上使用的SOHC的發動機一樣,這樣,明銳即使坐擁PQ35平臺,但也無奈的被大眾那平凡的發動機所拖累!
明銳“氣虛”的表現雖然其實不單單表現在發動機的動力上,作為裝載在其身上的國內最先進的TSI發動機,不論是動力輸出還是燃油經濟性上,都是同排量發動機無法比擬的。加上大眾十分重視他在中國發展,特意讓其與速騰公用PQ35平臺。這樣的搭配,無疑明銳的動力表現和運動性內將是國內首屈一指的。但是明銳過于中庸的懸架設計,則是明銳“氣虛”最重要的病因。適于城市道路和舒適型設計的懸架,在激烈的操作下會明顯吃不消,這樣無疑將明銳良好的潛質荒廢。再加上在內飾做工和功能設計上還與同胞弟兄速騰有著差距,明銳的“氣虛”實在很無奈。
營養不良的無助--海馬3
營養不良,在廣義的理解上是包括了營養不足或缺失以及營養過剩,而我們主要關注的則是前一種。營養不良的非醫學的主要原因是貧窮食物短缺,缺乏營養知識,忽視飲食科學。在發達國家,營養不良的病人通常通過治療原發病,調整膳食結構,提供適當的飲食,對營養不良的病人通過教育和輔導改善癥狀。但是在第三世界的一些國家,營養不良則是導致兒童死亡的主因。營養不良的主要表現則是體重下降,消瘦,并且會影響生長。而長期的營養不良則會帶來低血糖,低體溫以及貧血病癥。由于這這種病主要是由與后天的外在因素引起,所以良好的生存環境是關鍵,而車市上,受著營養不良影響的恐怕只有海馬3了。
海馬3是海馬脫離馬自達之后自主研發的一款緊湊級車型,有其自主開發的H1平臺對于海馬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馬自達的離開,海馬在技術上瓶頸凸顯的尤為明顯。首先的問題出現在發動機上,由于沒有自己研發的平臺,海馬3使用的是上一代福美來的技術平臺,但是新發動機在功率表現上還是差強人意。其次,海馬3的軸距為2607mm,這樣的軸距在同級車型中屬于末位,因此在影響到了內部空間,顯然,離開馬自達后,“ZOOMZOOM”設計的精髓也隨之而去!最后,海馬3依然暴露出國產車型的通病,做工的不精細,這和同級車形的工整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其實在海馬3上的發現問題實質上反應的卻是海南馬自達自身實力的不足。雖然通過和馬自達的合資,實現了轎車和MPV的生產,也通過合作學到了別人的先進技術,同時也得到了比較現代化的生產線。但是,自主設計研發實力的短缺依然是最大的病根。雖然經過換標,將馬自達的小海燕換成了海馬的大飛鳥,但這是否就意味真正的成長呢?失去馬自達的營養供給,海馬的營養不良何時能夠得到解決?
骨質酥松的擔心--卡羅拉
骨質疏松,一種涉及到全身骨骼系統的疾病,是由于骨骼長期持續丟失骨所形成的疾病。這種病會對人體的骨質和骨組織產生影響,最基本的病變是骨組織量減少,骨密度降低,使皮質骨變薄,同時骨的微結構也變得異常,骨支撐人體及抵抗外力的功能減弱,脆性增加,變得容易骨折。一般的表現則是,周身疼痛,呼吸功能下降,身長縮短,但當骨密度嚴重降低時,連咳嗽、開窗、彎腰端水這樣的小動作也可能導致骨折,如同易碎的玻璃人一般。而在“怕撞”這方面,日系車中的卡羅拉,似乎已經有著“酥松”癥的前兆。
卡羅拉是豐田引以為傲全球車型,歷經40年的發展,經過十代的發展,在世界累計銷量超過了3200萬輛,是全球銷量最大的單一車型。但即使有著這樣的光輝歷史,來到中國的卡羅拉卻明顯的有著豐田上一代花冠的遺傳病。豐田車型雖然在安全碰撞上有著十分出色的成績,但是近似“自殘”的碰撞設計原理,導致在車身構造和工藝上暴露出了瑕疵。最大的問題就是在于過薄的車殼,讓人懷疑這輛車若要真的遇到事故,是否能保護其中的乘客安然無恙?
另外,卡羅拉在配置上的“缺斤短兩”也讓人十分的無奈。首先便是只有1.6和1.8兩種發動機配置,如今市場上2.0排量甚至高于2.0排量的緊湊級車型比比皆是,豐田卻守著自己的VVT-i不放,并且在變速器上僅僅是只有4速自動款,雖然在后續車型上增配了6速手動版,但是比同級、相同性能的車型要稍高的售價難免讓人懷疑是否值得購買。畢竟開車不是玩刺激,誰愿意開著一輛并不實惠同時又很脆的“玻璃車”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