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消費耐用品。可以說每個人駕駛方式,行駛路段或具體路況都有或大或小的區別。因此對于汽車行駛中出現的大小質量或非質量等問題,也是生產廠家,經銷商家,消費者乃至汽車行業都難以回避和有效解決的現狀。站在各自利益的角度,汽車廠以及經銷商往往有意無意的將責任歸結于消費者操作使用不當,而消費者一旦出現問題,往往也會歸咎于質量上的毛病。從客觀來說,實際上雙方的因素都存在,只是一個比例和責任大小劃分的問題。作為消費者一方,如何合理的運用正確心態和方法來看待處理現實已有存在問題,這一點對于初次購車用戶是重要的。畢竟汽車也不是普通的家庭彩電冰箱,廠商不能夠對所有遇到的問題都一一設計到位。但廠商如果發現問題或者設計裝配上的不足,卻不作任何有效改進和彌補,這一點也將勢必影響到消費者持續購買熱情和信心支持。畢竟現在的汽車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程度,任何自身的不足,都是留給競爭對手反擊的絕好機會。
一、不夠完美的熱門小車--奔奔
參考價格:3.88-4.88萬
長安奔奔的外觀乍一看真的非常優秀:造型圓潤和飽滿,線條銳利之余又略帶卡通。奔奔車身的工藝還是相當不錯。車身的剛性也十分出色,據資料顯示,奔奔采用了承載式車身結構與高剛性安全車體,為了在碰撞時為車主提供足夠的生存空間,其車身35%的組件采用了高強度鋼板,A柱、B柱都得到了一定強化。就整體來說,奔奔內飾的材質并不高檔,多數是硬邦邦的塑料件,內部的儲物空間很少,但可喜的是,做工還是相當嚴謹,接縫均勻,沒有這個檔次車常有的毛邊、松扣的一些小毛病。奔奔采用的是JL474Q2型1.3L全鋁輕質材料發動機,最大功率63KW,在3500至4500轉時達到峰值扭矩110N·m,技術上源自鈴木,長安的另外兩款車型羚羊與雨燕也是采用這款發動機。就排量而言,奔奔在同檔次車型中性價比是也相當出色的。要領先于同樣自主的威志和奇瑞A1。
“磚”家點評:從總體設計上來看,奔奔是出色的,但低配版本車型缺少ABS+EBD系統無疑讓其制動安全性有了一些遺憾。盡管是小車,軸距也僅僅是QQ級的水平。對于奔奔車高設計較高的情況下,不擁有ABS防抱死系統,畢竟也不是什么長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奔奔發動機線路包裹竟然還是采用黑色膠布纏繞,未免讓發動機艙顯得凌亂同時,也讓消費者奔奔好印象打了一定的折扣。車門只鋪設半框的橡膠條也未免太省事了。另外奔奔的一些小配件質量顯然不夠其同廠車型雨燕的水平,當然我們也看到了,奔奔的確在性價比方面將國內微型車引入了一個新高度。只是細節以及部分配件質量控制方面,長安奔奔顯然可以做得更好,這并不會影響到奔奔成本方面的大幅提升。
二、能不能更完美一點?--駿捷
參考價格:8.58-15.78萬
駿捷的軸距達到了2790mm,完全可以媲美帕薩特,但總長度只有4680mm,在車子越來越大的今天,能做到這點真是不易。這種長軸距、短前后懸是歐洲汽車業界流行的做法,它帶來了強烈的視覺上沖擊力。外柔內剛”是駿捷內飾的另一大特點,表面上看,弧線和曲面構成了它的主要元素,但骨子里,它還是透著一股剛勁,比如車門襯里和儀表臺的棱線,還有座椅的造型。值得一提的是座椅出色的支撐效果,不僅側向支撐力很好,較長的坐墊對大腿前部也提供了良好的支撐。T動力不僅創造了國內渦輪增壓動力的先河,更在價格方面完全超越合資品牌一頭。
“磚”家點評:駿捷內飾設計太保守,不太如何年輕時尚消費者的需求,這是設計上的一個不足。另外車尾箱容積太小,主要是開口太小,雖然位列B級車,但實際駿捷的后備箱容量卻給家庭用戶帶來不了太多的實際置物空間。煙灰缸設計是一缺陷。不少用戶反映,駿捷車窗窗密封壓條有大空隙,易進灰塵。3000轉左右容易產生共振。主要是車架和發動機連接設計上存在不足。另外,通過實際駕駛,我們發現駿捷的轉向半徑比較大,準確度較低。對于一款B級車來說,更需要嫻熟的技巧才能在狹窄空間發揮作用。另外駿捷的配件也不便宜,裝配工序復雜,勘比寶馬3系列。配件成本較高,是駿捷不能不挑刺之處,畢竟是一款普通家用轎車。當然,作為中端自主B級車,駿捷的成功也給我們帶來民族汽車工業的新希望。
三、加價也認了,但真的值嗎?--凱美瑞
參考價格:19.78-26.98萬
凱美瑞的整體外形非常大氣,遁形的前臉和飽滿的車身給人一種強烈的厚重感覺。當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凱美瑞的時候,這個價位在這款新豐田佳美車上體驗到到的大氣感染了他們,進而產生了購買的欲望,哪怕加價都愿意,這恐怕就是成功外形設計與品牌結合的力量,也是豐田對于國人巨大影響所在。 凱美瑞的三色內飾風格前衛時尚,整個色調過度柔和,符合成熟、穩重的中青年朋友的口味。那個夢幻一樣的儀表盤讓穩重氣氛中又增加了一抹科技感,多層復合結構的儀表盤夜里看起來更加漂亮。
“磚”家點評:雖然外觀以及儀表還有中控液晶他顯示燈光出色。凱美瑞的內飾做工和用料卻不太令人滿意,除了中控面板上部僅存的軟性材質之外,剩下的部分全為硬邦邦的塑料,做工也不夠細致。很多細節還不如別克君越這樣的美系品牌。方向盤喇叭設計感覺也不夠好。座椅包裹和承受效果也一般。有時甚至感覺不如雅閣。其實對于這樣一款中級商務或精英車,我們實在無法用經濟車的水準來衡量。說實話,如果要加價的話,換成筆者的選擇,可能更青睞銳志車型,畢竟V6發動機后驅設計以及座椅舒適性超過凱美瑞太多。駕駛感受和操控感覺也非凱美瑞的所謂穩重風格所能比及。
四、換“芯”后的不足--福美來2代T版
參考價格:8.18-10.88萬
福美來二代的改款首先從外觀開始,馬自達的logo變成了海馬自主海鷗的標志,再加上重新定義的鷹眼晶鉆大燈和鍍鉻的格柵邊框,尾燈也升級為LED發光,加快了反應時間和延長了使用壽命。通過加大車身長度,全車表現出一種和諧的平衡美。從福美來2代開始,可以明確地看出,海馬汽車已經完全走向了自主品牌,展現于世人面前的將是新的海馬品質。內飾方面福美來二代依然體現出了馬自達的精髓,做工優良,嚴絲合縫,這是海馬福美來系列延續下的一大優點。TRITEC發動機其最大功率85KW/6000rpm,最大扭矩 149Nm/4500rpm,這個指標在1.6排量的車型中確實算數一數二。和ZMII發動機區別,也和心動版本的4G18動力區別。
“磚”家點評:從設計來看,福美來2代T版并沒有太多不足,但車門則表現出單薄且比較難關。不僅延續了老福美來的缺點,甚至還被發揚光大。內飾材質明顯有了下降,但內飾做工精細度尚屬不錯,開模準確,結合嚴密。只是檔把上的顯示檔位顯示片容易脫膠,這一點希望不是普遍現象。雖然在筆者駕駛過的車型上有出現。T版特別是手動版本發動機和變速箱的配合對海馬來說目前有不少存在的問題。在空擋抬起離合器后或開空調伴隨發動機的聲音很響,有的車主反映怠速下也有異響,但彩下離合后稍有減輕特別是在8.48萬這款保有量較大的車型上比較突出。另外據部分車主反映,不但變速箱異響,剎車盤也容易生銹。漲緊輪曾經出現過問題,但已經被廠家召回。其實對于這款T版動力,奇瑞旗云車型是最早采用,但國內變速箱和該發動機配套問題一直困擾國內汽車廠商。對于沒有經驗的福美來2代來說,T版發動機的采用所帶來的變速箱配套問題無疑給海馬提出了一個更為嚴重的考驗。相比之下,4G18動力的采用顯然讓自主后的海馬更能找回自身價格和技術競爭方面的優勢。
結語:其實我們可以挑刺能挑刺的車型并非僅僅只是上述數款車型。但是在近期熱門銷售車型中,這幾款車型的表現比較突出。也是當前很多消費者需要比較和選擇的焦點所在。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實際上每一款車型都避免不了缺點甚至是缺陷,但我們希望盡可能在車廠可以承受成本和技術的范圍內進行有效的改良甚至改款。畢竟有則改之,無則加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