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市場營銷部及商務貿易部執行總監劉曰海透露不降理由
盡管在上海大眾全線降價后,已有不少廠家“抗不住”紛紛打出優惠招牌,但也有堅決“不吃螃蟹者”。
8月17日,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通用)市場營銷部及商務貿易部執行總監劉曰海出席西寧的GL8陸尊發布會,《每日經濟新聞》再次問及“上海通用到底會否跟進降價”的問題,劉曰海不假思索地再次表態:“我們不會跟進降價。”
去年5月份,由上海通用率先降價,南北大眾、神龍富康等隨后跟進,中國汽車業一發不可收拾,形成了當年一波降價潮,并一直蔓延到年底。今年雖然車市競爭仍然十分激烈,但也許是忘不了去年降價的“痛”,各大廠家普遍認為降價是“最低檔次”的競爭,堅持不動用價格戰這把“雙刃劍”,而是在營銷手段、新產品上市、差異化策略甚至是網絡競爭等方面展開了“對壘”。
7月26日,在廈門,上海通用營銷總監孫曉東在接受采訪時仍明確表示:“上海通用不打價格戰,即便市場競爭激烈,上海通用最多采取增加配置不加價的方式來提高競爭力。”但沒過幾天,汽車市場彷佛在一夜之間“變了顏色”—8月8日,上海大眾高調宣布了全線降價的消息,“降價潮”這個敏感話題再次成為市場焦點。
就在上海大眾降價后的第一天,《每日經濟新聞》聯系上了上海通用的公關部相關人員,他們表示:“現在消費者日趨理性,已經不能單靠降價來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了,還需要更成熟的產品和更可靠的服務,為此上海通用近期不會降價,但會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
8月10日,長安集團第一個跟進降價,降價規模成歷史之最—占公司銷量70%的F系列汽車的價格最高降3000元,幅度近10%,其它車型最低降2000元,同時多達600種的原廠配件價格也全面下調,平均降幅為20%,最高降幅達75%。
而備受關注的上海通用雖然沒有主動降價,但來自其經銷商處的消息稱“二級經銷商景程降一萬元”,似乎證實了消費者“上海通用明不降暗降”的猜測。對此,劉曰海解釋道:“上海通用確實沒有降價,之所以景程會在市場上出現這樣的價格,是因為這并不是單車價,而是二級經銷商向客戶打包出售的價格,消費者必須在經銷商處辦理保險、上牌、裝潢等一系列手續,才能以此低價購得車輛,也就是說,經銷商是用其它服務的利潤來補貼車價的。”
劉曰海還強調說:“上海通用還有兩個不降價的理由:一是,上海通用在3月份已經調過價格,君威、凱越等的價格都已經調整過并重新配置過,目前的性價比已經相當具有競爭力了;二是,上海通用目前的庫存非常合理,沒有必要降價促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