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湯包
職業:賽車手
用車情況:第一輛車是桑2000,現在經常開的是一輛改裝菱帥,同時還有兩輛POLO,一輛用來比賽,一輛用來訓練。
從整個家庭的角度來說,湯包家的第一輛車是他爸爸的普桑,購于1997年。而湯包對汽車是從小就喜歡的,喜歡打賽車游戲,喜歡看各種與汽車相關的報刊雜志。有段時期幾乎每個月都會買市面上能見到的各種雜志,對其中的試車報道更是情有獨鐘。
不過有車代步對湯包這樣的車迷來說是不夠的,這只是他接近自己賽車夢的開始。2003年9月中汽聯在上海舉辦華東地區賽車手培訓班,承辦此次培訓的正好是湯包目前所在的上海大眾333車隊,這次培訓只有短暫的3天,可是卻開啟了他的賽車之夢,這也是他與賽車親密接觸的緣起。到后來參加333車隊選新秀車手的計劃,湯包終于成為被選中的兩位新秀車手之一。車手自己少不了坐駕,于是一輛經過改裝的POLO順理成章地走進他的生活。不久前,湯包又買了一輛POLO,于是車的分工開始明確起來,一輛用于訓練,一輛用于比賽。
而在日常生活中,湯包經常開的是2003年1月買的菱帥,這輛車在他的改造下,也一樣耀眼奪目。車全身都貼上了米格旗,加上大包圍,整輛車的立體感增強不少。加裝的尾翼與眾不同。當然對火花塞、進氣、排氣“老三樣”的改裝,也是湯包這樣追求速度的人不可或缺的。
點評:對于如湯包這樣的年輕時尚一族來說,汽車是代步工具,更是張揚個性的一張名片。對他們來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而一旦經濟能夠承受,他們的消費潛力便會爆發,成為未來改車、換車的主力。□羅琦
人物:仲先生
職業:商務人士
用車情況:1998年擁有第一輛車———普桑,2002年換成豐神蘭鳥,現在開的是別克君威3.0,已經訂購了第四輛車寶馬530i,預計今年年底可以拿到。
從仲先生的換車經歷來看,基本上是3年換一次車。仲先生認為“3年一換”是最經濟最合適的頻率。3年時間內基本上車都不會出現問題,不需要大修大補,永遠都有開新車的感覺。
仲先生目前的身份是一家跨國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他覺得車就是一種工具,那么安全和省時是首先應該考慮的因素,換車時他也是以此為首要標準,“3年一換”的原則也和他的省時理念密不可分。當然即使能夠承受某些豪華車的車價之貴,他還是不會去買那些頂級車,因為保養和維修都比較麻煩,仍然是被經濟原則排除在外。
此外他覺得從自身角度來說,換車的原則主要是要符合自己的身份,現在的新車層出不窮,那么根據自己身份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車型也無可厚非。另外一個原則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換,隨著經濟能力的提高,車自然也會換得越來越高檔。仲先生提到他有朋友會先買一輛很高檔的車,把這輛車作為二手車賣出后甚至可以買到一輛新車還有余,對這種做法仲先生自己并不接受,只是仁者見仁罷了。
總結一句,仲先生很欣賞猶太人的一種消費觀:“住最好的房子,用最便宜的車。”畢竟房產是不斷增值的,而車則是行情看跌的。
點評:隨著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的攀升,換車對不少人來說也是水到渠成了。其中又多以商務人士居多,他們有需要又有能力承擔消費,因此也是目前換車族的中堅力量。□羅琦
人物:童先生
職業:公務員
在汽車還沒那么普及的時候,童先生就去考了駕照,無奈車價太高,對童先生這樣剛畢業的新新上班族來說,微薄的薪水相對于車價無異于杯水車薪。
雖然買車遙遙無期,可是童先生還是趕著去學了駕照。學好后,經常都和單位的師傅切磋,搶著幫他送貨,朋友的車也被他練習了不少次。工作滿一年后,他拿著一年的積蓄,再向家里人借了些錢,終于買了輛二手普桑。
雖然是輛二手車,可好處也不少,以最小的投入就能換來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再加上車反正是舊的,對新手來說難免磕磕碰碰,二手車撞了也不心疼,所以可以放心大膽地練車。去年童先生終于換了輛新帕薩特,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他也早就駕輕就熟,開車技術長進不少。那輛二手普桑幫童先生實現了從無車到有車的完美過渡。
點評:步入汽車社會了,雖說買得起車是一回事,可會不會開車又是一回事,君不見大學校園里忙著學車的莘莘學子也不少。在經濟條件制約的情況下,買輛二手車過渡是不少人的想法,順便練習一下車技,等到合適的時候再換新車。這也是不少有車族的小算盤。□四維
人物:王欣
職業:外資公司市場總監
用車情況:自己1999年買了一輛桑塔納2000。去年太太汪洋買了一輛別克凱越。
“如果說買第一輛車是為了解決家在市郊的通行問題,那么買第二輛車,則完全因為方便女兒念書的接送。”王欣在采訪中很爽快地道明了二次購車的原因。
確實,家住市郊是一個很實在的購車理由。王欣夫婦家住松江,而工作都在市區,每天來回不下40公里的距離,如果“打的”的話,單程便達55元左右,遇上、下班的高峰,只能眼睜睜看著出租車的計價器狂跳,而遇風雨、高溫時節,能有幸坐上出租車就很不錯了。“很多時候不得不選擇更省時、省錢的軌道交通,可是現在軌道交通的擁堵又著實令人望而卻步。”三年前,經過深思熟慮的王欣購買了屬于自己的第一輛車———桑塔納2000。
有了車后,自然無須再體驗公交車中“人貼人”的尷尬,也無須品嘗“打不到車”的沮喪。當然,王欣成為太太的車夫也不可避免,用王欣自己的話說:“好處是重新體驗一遍戀愛時的情趣,壞處是彼此等來等去的浪費不少時間。”
轉眼,女兒要上小學了,報名的學校離家有一定的距離,這個時候問題又出現了:王欣有車卻不可能有時間接送女兒,汪洋有時間接女兒卻沒車。經過家庭會議討論,夫妻倆達成了共識:購置第二輛車,在經濟情況允許的情形下成為必然。
第二輛車的購買可稱為“速戰速決”。那個時候正好是通用產新車別克凱越剛上市不久。汪洋一眼相中那輛曲線飽滿、雅致的車型,立馬把它開回了家。
如今除了“不停在漲的汽油價和停車難問題”讓王欣夫婦稍有煩惱外,一切可稱為皆大歡喜:王欣負責每日送女兒上學,汪洋則負責每日的接,彼此互不影響。
點評:夫婦二人有不同的工作需要,用車時自然也難以統一起來,為了兩個人的便利,買輛車也順理成章。雖然增加了養車費用,可由此節約的時間及帶來的工作效率甚至機會都是值得的。□菁菁
人物:小安
職業:IT從業人員
用車情況:2002年買了一輛POLO,上個月添了一輛大眾途安。
在小安還是單身貴族的時候就買了一輛銀色POLO,后來有了女朋友后,兩人經常開著這輛車出去兜風,周邊城市也留下了他們和POLO的痕跡。
2004年結婚后,小安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活該重新規劃了。過兩人世界的時代已經過去,孩子快要出世,再加上夫婦兩人都是家里的獨苗,因此對兩家老人也必須照顧周到。
而有一回家人相約出去吃頓飯,無奈POLO實在太小,結果父母必須打車前往,讓出租車司機跟著POLO走,可是最后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個十字路口沒跟上,司機就走丟了,當時父母也說不清地址,只以為跟著便是。一場虛驚后,小安意識到這輛小POLO實在是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他開始了車市掃描,一番搜尋下來,只有MPV能滿足他的要求了。
上個月出手大眾途安后,一家老小出去吃頓飯,一家人都捎上,空間還綽綽有余。平時上班則依舊開著POLO。雖然說養兩輛車,養車費貴了不少,可是在小安看來,這樣的天倫之樂又豈是金錢可以買來的。
點評:由于MPV的多功能性,它適合商務和家庭出游使用,在國外,是家庭第二輛車的理想選擇。在國內,MPV市場是個非常有潛力、但目前還在開發中的市場。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今后7人制大家庭將更多地涌現,而MPV最能解決他們的用車需求。□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