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盤與懸掛系統——堅實基礎 ·進一步改進的車軸和轉向系統 ·AIRMATIC空氣懸掛提供敏捷的操縱性和更高的平順性 ·具備輔助功能的新型自適應制動器 ·更加有效的ABS、ASR和ESP® 在操縱性方面,梅賽德斯-奔馳豪華轎車為客戶不僅僅提供了非凡的舒適性,主動安全性和行駛動力學特性同樣達到高標準。 在全新S級轎車中,梅賽德斯-奔馳的工程師們運用更多創新技術,在底盤工程技術的各個方面都超越了前身車型的高標準。在乘坐舒適性和懸掛舒適性、轉向精確性和敏捷性、行駛穩定性以及制動穩定性等方面,駕駛員時刻都能感受到梅賽德斯-奔馳的重大進步。雖然這些進步得益于各種技術的發展創新,但是,只有通過各個系統的智能化組合,以及各個系統之間的精確協調和可靠互動,才可以在梅賽德斯-奔馳全新S級上得以實現。 與其前身車型相比,全新S級轎車的輪距增大了26毫米(前輪)和32毫米(后輪),軸距增大了80毫米,提供了更加出色的駕駛舒適性。全新S級轎車的軸距和輪距數據如下: 軸距(毫米)3165 前輪距(毫米)1600 后輪距(毫米)1606 前軸:進一步改進的四連桿技術 在底盤開發的早期階段,梅賽德斯-奔馳的工程師們對各種車軸設計進行了廣泛研究。數字化設計和試驗方法以及廣泛的現場試驗證實了前軸四連桿技術所具有的最大優勢,隨后,工程師繼續完善了設計細節,特別是在車輛行駛平順性方面。 車輛前輪由工程師所謂的“上連桿懸掛”控制,“上連桿懸掛”的構件包括上連桿平面的鋁質橫向連桿、鋁質推桿和鍛鋼彈簧桿,兩個連桿平面之間由轉向節連接。另外一個部件(“四連桿”中的連桿之一)是橫拉桿,橫拉桿在前輪和橫向安裝的齒輪齒條式轉向系之間構成了連接。 去除下連桿平面是梅賽德斯-奔馳四連桿懸掛的主要優勢之一。四連桿懸掛能夠實現良好的車軸運動學特性,而且幾乎完全不受車輪不平衡或制動力波動所導致振動的影響。在這個良好的基礎上,梅賽德斯-奔馳的工程師們重新調整并優化了運動學特性和彈性運動學特性。另外,梅賽德斯-奔馳技術中心的安全專家為四連桿系統提供了卓越的安全保障:與下連桿平面領域中的其他車軸設計相比,梅賽德斯-奔馳的四連桿系統提供更大的變形空間,從而在發生前部碰撞時能夠更加有效地吸收創擊力。 同以前一樣,轉向器位于前輪中心的前面,這個位置能夠支持梅賽德斯-奔馳豪華轎車在彎道上輕松地控制轉向不足的問題。齒輪齒條式動力轉向系具有可變傳動比(50.1-60.5毫米/轉向盤轉),在中速檔時比外圍設置更加直接地運行,其參數特性作為標準配備,顯著提升了車輛行駛舒適性:速度越低,則助力越大。在低于200公里/小時車速時,方向盤扭矩隨行駛速度而不斷減小,因此駕駛員在低速駐車操縱時只需要施加最大轉向力的1/3即可。作為全新S級轎車的全新特性:電動液壓式參數伺服閥用于生成隨速度而增長的力矩,并為駕駛員提供在正向前方位置的安全感和穩定感。在低速行駛時不啟用這種額外轉向力矩,這樣可以充分利用速度感應式轉向系的優勢。 伸縮式轉向管柱具有電動調節高度和橫向位置的功能。轉向管柱可以自動幫助駕駛員更加便利地進出轎車。在駕駛員取出電子點火鑰匙之后,方向盤向前移動,從而增大有效的腿部空間。方向盤在鑰匙再次插入點火開關之前一直處于這個位置。在鑰匙插入點火開關時,轉向盤還原到系統記憶的原來位置。 梅賽德斯-奔馳為全新S級轎車開發了直徑為390毫米的4輻條式方向盤。在結構方面,方向盤由鎂材料壓鑄而成,在發生前部碰撞時能夠變形,從而降低駕駛員受傷的風險。方向盤是全新S級轎車的總體控制設計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達到最大的可接近性和操作便利性,方向盤整合了帶照明的控制按鈕。另外,全新S級轎車也可以選裝電熱式方向盤。 全鋁制后軸 由于多連桿式獨立后懸掛具有無與倫比的性能,其同樣應用于全新S級轎車上。然而,梅賽德斯-奔馳的工程師們對其進行了一些細節改進。例如,后軸現在采用了鋁質結構以及螺栓緊固的前橫梁。新懸掛副車架的主要優勢在于重量更輕、強度更大、尺寸更緊湊。 在輕量化設計方面梅賽德斯-奔馳的工程師們同樣進行了系統化研究,大幅度減小了后橋的簧下質量,從而提升了操縱性和乘坐舒適性。在五個懸掛連桿中,有四個連桿由鋁材料鍛造而成。彈簧桿采用整體式鋁板設計。輪轂支架由鋁材料壓鑄而成。另外,車輪導向部件的剛度也有所提高。 梅賽德斯-奔馳的專家也致力于減低從后橋差速器通過橫梁傳送到乘客艙的振動。為了將這種振動影響減少到最小,三個大型橡膠支承有效地減低后橋差速器的振動影響。 空氣懸掛:顯著提高了駕乘舒適性和動態性 在前軸、轉向系統和后軸方面,梅賽德斯-奔馳的工程師們進一步改進了空氣懸掛系統,作為全新S級轎車的標準配備,徹底改造AIRMATIC空氣懸掛系統成為協調非凡舒適性和卓越操縱動態性之間相互沖突的工作重點。 事實上,梅賽德斯-奔馳以往的車型在舒適性方面已經相當出色,而全新S級轎車在舒適性方面再次提升了這一標準。為了達到這個更高的標準,工程師們對眾多車身細節構造進行了改進。 ·空氣彈簧滑柱現在為頂部減振力和緩沖力的傳輸提供了單獨的路徑。這能夠以最適合其單獨任務的方式來調整支承。例如,減振器的頂部支承能夠調整為柔和減振,從而在整個彈簧行程中跟隨前軸運動,而且不會向彈簧滑柱傳送降低舒適性的橫向力。 ·空氣彈簧的橡膠氣囊在彈簧滑柱中保持壓縮空氣。橡膠氣囊的壁厚減少了0.2毫米,僅僅為1.5毫米。因此,橡膠氣囊現在提供了更加出色的乘坐舒適性,在行駛于顛簸路面時能夠極為靈敏地響應細微的影響。 ·在改進氣壓式減振器時,摩擦力也是需要處理的重要問題之一。梅賽德斯-奔馳專家開發的解決方案包括新型減壓閥,減振器軸的單唇油封,以及減振器的工作活塞周圍的超低摩擦特氟隆條。 剛度遞減的減振器特性,提供敏捷的操縱性 你期望舒適的或更加動態的行駛平順性嗎?在全新S級轎車中,你的期望可以輕松地得到滿足,因為增強型空氣彈簧系統為舒適和動態的行駛平順性樹立了標準。這是因為梅賽德斯-奔馳結合了空氣彈簧和自適應減振系統(ADS),作為全新S級轎車的標準配備。自適應減振系統不斷地根據需求來調節減振力,同時考慮路面、駕駛風格和車輛載荷等因素。在正常行駛條件下,系統將減振器設定為柔和設置。然而,在更加動態地行駛狀態時,例如當轎車突然繞過障礙時或者在突然制動時,系統能夠在50毫秒內響應,調整每個車輪的減振力。這樣,天鉤運算法則調節減振力,從而減小車輪運動導致車身所受的力。視控制命令而定,ADS電磁閥能夠將減振器設定為四個不同的級別: ·第一級:舒適的行駛平順性、車身運動幅度小、低加速度得益于柔和壓縮和回跳設置。 ·第二級:天鉤模式 – 柔和回跳設置和硬壓縮設置 ·第三級:天鉤模式 – 柔和壓縮設置和硬回跳設置。 ·第四級:硬壓縮和回跳設置,從而在動態駕駛時減小車輪負荷波動。 在行駛期間感受到一些車身運動時,全新S級轎車運行舒適的ADS第一級。如果加速度超過一定程度時,系統轉換至“天鉤運算法則”,并運用其迅速響應的電磁閥,在第二級和第三級減振之間不斷切換,從而抵消車身的側傾和縱傾。 在全新S級轎車中,梅賽德斯-奔馳改進了減振器剛度遞減特性,進一步提高了自適應減振系統(ADS)的效力。這在減振器的壓縮級和回跳級之間實現了更大的減振力范圍,從而為敏捷的操縱性發揮了重大作用。因此,與以前的線性特性相比,剛度遞減活塞的減振作用在動態駕駛刺激低時(例如在面臨迅速轉向運動時)增加得更加強烈。 系統考慮道路狀況,按道路狀況的要求來調節減振器。由于改進了計算程序(運算法則),系統能夠比以往更加精確地識別主要的道路狀況。 個性化底盤和變速器特性 在全新S級轎車中,中控臺上的“S/C/M”按鈕是另一個特殊裝置。駕駛員可以使用這個按鈕,將轎車特性從“舒適”改變為“運動”,并單獨地設定底盤高度和變速器程序。 ·舒適:在車速達到120公里/小時以上時,AIRMATIC自動在前后軸將車身降低10毫米,從而提高行駛穩定性并降低風阻。當車速達到160公里/小時以上時,車身進一步降低10毫米,減振器則變為“硬”壓縮設置。當車速再次降到80公里/小時以下時,系統將車身還原到正常高度。自動變速器在發動機低轉速時換檔,使S級轎車在第二檔時開始起步。 ·運動:當車速達到100公里/小時,車身在前后軸降低20毫米;當車速降至60公里/小時以下,車身再次提升高度。從40公里/小時起,減振器設定為“硬”壓縮設置。在換檔時,自動變速器發動機利用發動機的整個轉速范圍。 ·手動:駕駛員通過轉向盤上的按鈕,可以手動操縱自動變速器。車身高度和底盤的設置與“運動”模式一樣。 當全新S級轎車行駛于需要更大離地間隙的崎嶇道路時,駕駛員按下按鈕就可以將車身提升30毫米。 制動系統:更高安全性和更多舒適性 全新S級轎車的制動系統名為“自適應制動器”。“自適應制動器”是投入批量生產的另一個技術成果。電子控制的液壓雙回路制動系統有效提升了行車安全性和舒適性: ·抑制功能:在轎車經制動而完全停止時,駕駛員只需要進一步短暫地踩下制動踏板,就可以激活這種功能。然后,制動器將S級轎車保持在適當位置,即使駕駛員的腳離開制動踏板時。在面對交通燈、停車信號時,或者在停停走走的車流中,抑制功能防止無意識地向前滑行。當車輛再次前進時,功能則自動鈍化。 ·斜坡駐車裝置:在上坡起步時,“自適應制動器”運用這種附加功能,在駕駛員將腳從制動踏板移向油門踏板時防止S級轎車向后滑行。當傳感器技術檢測到轎車在斜坡上停車時,斜坡駐車裝置自動啟動,并短暫地保持恒定的制動壓力,從而使起步變得更加輕松。 ·預先制動壓力:在駕駛員突然將腳從油門踏板上移開時,制動系將其視為緊急制動情況。在這種情況中,“自適應制動器”提高制動管路中的壓力,使制動襯塊與制動盤開始接觸,以便制動襯塊與制動盤在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時能夠立即夾緊。通過這種功能,系統為制動輔助系統提供支持。 ·制動器干燥:在車輛行駛于潮濕路面時,“自適應制動器”每隔一定時間就施加短暫的制動脈沖,從而確保去除制動盤上的水膜,并確保制動器在需要時具有其最大的制動力。在前窗玻璃刮水器運行一定時間時,系統激活自動化制動器干燥功能。駕駛員絲毫察覺不到精細計量的制動脈沖。 前后軸的大型制動盤為“自適應制動器”安全和可靠地減速提供了技術基礎。取決于所裝配的發動機,前軸的制動盤直徑可達360毫米,后軸的制動盤直徑可達330毫米。所有車型的前軸均裝配多孔式制動盤。多孔式制動盤的孔眼能夠排出水分和污物,從而提高制動器的可靠性,即使在惡劣的天氣狀況中也能夠保持卓越的減速度。9.5英寸串聯式制動助力器達到了響應性和易于使用的高標準。全新S級轎車制動系的概況如下: 前軸S350LS500L 制動鉗摩擦片尺寸制動盤直徑厚度4活塞整體制動鉗2 x 77平方厘米內通風式335毫米32毫米4活塞整體制動鉗2 x 77平方厘米內通風、多孔式350毫米32毫米 后軸S350LS500L 制動鉗摩擦片尺寸制動盤直徑厚度1活塞整體制動鉗2 x 38平方厘米實心300毫米12毫米1活塞整體制動鉗2 x 38平方厘米內通風式320毫米24毫米 安全系統:新功能助效率提高 久經考驗的梅賽德斯-奔馳安全系統(ABS、ASR、ESP®和制動助力器)是全新S級轎車的標準配備,另外,一些新功能也加入其中。例如,為防抱死制動系統(ABS)應用的其他技術,使車輛在一側處于滑溜路面時能夠更加安全地制動。系統可以識別這種狀況并控制制動壓力,在轉向穩定性方面為駕駛員提供盡可能大的支持。在全新S級轎車中,ABS同樣提高了彎道制動時的安全性:在彎道上制動時,系統按需分配制動力,從而產生能夠抵消車輛橫擺并穩定車輛的橫擺力矩。為了可靠地識別這種狀況,制動系統運用了ESP®傳感器提供的數據。 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也改進了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統(牽引力控制系統):ESP®傳感器提供各個輪胎側滑的在線信息,以便更加精確地激活牽引力控制系統,從而顯著提高行駛于滑溜道路的車輛穩定性。ASR另一個功能是“防滑鏈邏輯”,“防滑鏈邏輯”在牽引力和移動阻力的基礎上自動檢測是否安裝了防滑鏈,并相應地調節加速防滑控制系統。 在快速通過彎道時,新型橫擺力矩控制裝置首先記錄各個輪胎的硬度,從而在S級轎車裝配冬季用輪胎時提高ESP®控制能力。因為電子設備能夠選擇性地控制制動助力器,新式電子控制制動系統的“自適應制動器”具備了額外的優勢,這意味著ESP®能夠輕松和非常靈敏地發揮作用。此外,該系統比以往更加快速、有效:在發生側滑危險并需要通過設定的制動脈沖來穩定轎車時,ESP®自動減小制動襯片和制動盤之間距離。 ESP®融合的選裝功能在牽引掛車時為駕駛員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新型ESP®掛車穩定器系統檢測掛車是否在危險地搖擺,并向牽引車的車輪施加設定的制動脈沖,從而自動地穩定掛車。 此外,全新S級轎車也可以選裝鉸接安裝式牽引桿,牽引桿的牽引球接頭不必安裝或拆卸。牽引球接頭在車身下面與球窩一起旋轉,在傾斜位置看不出來。全新梅賽德斯-奔馳S級轎車的最大牽引能力達到2100公斤。 駐車制動器:電動機提供舒適性 全新S級轎車的標準配備也包括非常便于使用的電動駐車制動器。駕駛員只需按下儀表板上的按鈕,即可激活制動器。在駕駛員掛檔并起步時,電動駐車制動器則自動松開。這種新技術成果的關鍵部件是后輪的兩個單獨的鼓式伺服制動器,以及一個具有減速齒輪的電動機。電動駐車制動器在發動機關閉時也能夠鎖止。 車輪和輪胎:8種不同的組合可供選擇 引人注目的合金車輪是全新S級轎車的標準配備。裝配V6發動機的S級轎車采用了17英寸7輻條式車輪。由于廣泛的車輪和輪胎系列,梅賽德斯-奔馳的客戶在裝配其S級轎車時具有大量的選擇空間,從而滿足其個人品位。標準配備概述如下: 7輻條式設計: ·8 J x 17,235/55 R 17(S350L的標準配備) 5輻條式設計: ·8 J x 17,235/55 R 17(S 500L的標準配備) 輪胎失壓報警系統(標準配備) 輪胎氣壓由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或者基于無線技術的特殊控制系統(選裝配備)監測: ESP®通過車速、載荷和輪胎氣壓不斷比較車輪轉速。另外,控制器自動檢查其他的動態性能參數,例如橫向加速度、橫擺率和車輪扭矩,從而測定輪胎的失壓情況。這樣,系統就能夠檢測任何偏差,并通過中央顯示板上的信息通知駕駛員:“輪胎氣壓,檢查輪胎”。在全新S級轎車中,這種基于ESP®技術的輪胎失壓報警功能是標準配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