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跑高速要關注 12款中型車的風阻系數
前些天我們做過一期緊湊型車風阻系數的文章,應一些網友的要求在這一期我們來看看市面上主流的中型車風阻系數都是多少。在上一篇文章中,有不少朋友也會對各車型官方標示的風阻系數有所質疑,不過目前并沒有第三方可提供更有說服力的數據,所以我們還是以官方數據為標準。而今天介紹的共有12款中型車,排序按照風阻系數從低至高。
關于風阻系數與動力消耗的關系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做地闡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以下鏈接查看。從計算公式來看,汽車在行駛中的空氣阻力與風阻系數和速度的平方均成正比關系,因此車速變成2倍,就意味著空氣阻力會增加至4倍。所以,要提醒車友們在跑高速時不要超速,除了會有罰單同時油耗也會大大增加導致荷包受損。
● 駿捷 0.256
實際上,駿捷的風阻系數可能會令很多人產生疑惑,因為這個值實在是低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更何況這又是一款自主品牌的車型。在之前文章里就有些朋友覺得廠商自己公布的數據不能確定真實性,只是在開篇我已經講過,目前只有官方數據,對于實在不愿意相信這些數據的朋友們,只能說聲抱歉了。
駿捷相對來說車型有些老了,剛推出時跟寶馬有些相似的外形以及很實惠的價格一下子就博得了不少消費者的喜愛。同時,擁有寬大的車身和內部空間,也讓駿捷成為自主品牌中比較受歡迎的中型車。只是一直以來內飾過于老氣成為詬病,去年1.6L車型推出時增加的黑色內飾小小改善了一下這個問題。不過,華晨也該考慮考慮給這款快到生命周期的車型做點大的改動了。
● 寶馬3系 0.26
說到寶馬3系的風阻,可信度肯定是要更高一些。這并非我崇洋媚外,至少寶馬在國外有自己的多個風洞實驗室,沒理由不相信。而且,寶馬也是一直很重視空氣動力學方面對車子的影響。3系是寶馬銷量最大的車型系列,是年輕化和操控性的代表,風阻系數當然也是相當重要的數字。
3系現在的產品線很豐富,從318i到335i(進口),動力水平從日常代步級別到初級運動需求,乃至民用高級水準,可以隨意選擇。從目前街面上幾步一輛的320i來看,普及率已經是相當的高了。
● 奔馳C 0.27
就像3系在寶馬品牌當中的位置一樣,奔馳C也是該品牌下的年輕系列,同時也奔馳轎車的入門級選擇。奔馳C的風阻系數比3系低1%,雖然相差微乎其微,但對于大品牌來說是個面子的事兒。當然,從外形上看C級雖然也年輕動感,但車身的線條畢竟是奔馳的風格,還是比較犀利和有棱角,在這種設計下能將風阻系數控制在這個數字,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而且梅賽德斯-奔馳顯然非常重視旗下車型風阻系數的表現,在日內瓦首發的E級轎跑車,其風阻系數更是已經達到了0.24,并計劃在五年內推出風阻系數可低于0.20的車型。
● 奧迪A4L 0.27
可以說德系三大品牌在國內一直都是直接的競爭對手,而寶馬3系、奔馳C與奧迪A4L之間的水火不容也是有目共睹的。近年來,又紛紛在拉低門檻降低入門價格上用盡了功夫和手段。我們拋開品牌高低不論,只說品牌的受眾心理,可以說各有各的優勢。再看看風阻系數,三者也是如此接近,由此也能看出三個廠家對這一參數的重視程度。
奧迪A4L是針對國內推出的加長車型,還好加長似乎并沒有影響風阻系數。新增LED行車燈是奧迪的家族特征,而離地間隙升高13mm顯然也是為了適應國內不佳的路況。整體來看,比起前面兩位對手,奧迪A4L先行一步,搶占了更注重空間的那部分國內中型車市場。而新推出的1.8TFSI車型則是有準備性的將入門價格拉低至30萬元以下,雖說配置看上去確實沒啥檔次,但勝在品牌和價格上,再加上國產化率很高,奧迪A4L還是有一定勝算的。
睿翼的流線外形給人感覺就是為了優化風阻系數而設計的,車體連綿的弧線使其風阻系數在老馬自達6基礎上有所下降,達到了0.27。相對來說,老馬自達6由于已經上市很久,視覺疲勞在所難免,而睿翼的推出首要就是解決了視覺上的陳舊感。更加流暢的線條,幾道信手拈來的弧線,斜挑的柳葉大燈,造就了睿翼漂亮的外形。
車尾的小凸起既是為了美觀,也是為了在空氣動力學上增加車尾的穩定性。雙出排氣管也體現有運動性的身份,只不過窄小的輪胎很煞風景。睿翼的優勢除了外形以外,就是配置比較高,算是在同級別中型車里比較突出的,但頂配的非原廠導航不太顯身價。
● 新君威 0.27
新君威整體動感的造型,僅憑視覺印象也會讓人感覺風阻系數不會高,事實也是如此。低達0.27的風阻系數,使得新君威在環路油耗測試里的表現比較不錯,大大好于綜合路況下的油耗水平?梢哉f今年通用是國內合資廠商中最滋潤的一家了,兩個新車型都得到了市場極大的認可。
風阻系數與外形設計有直接關系,尤其車輛的后背部設計,而新君威的背部設計明顯偏向于轎跑車的造型,流線感很強,雖然一定程度影響后排頭部空間,但一來視覺效果好,二來也必然對減小風阻起了一定的作用。
新君威的定位就是年輕時尚和運動熱情,除了有清晰準確的定位以外,其性價比也是獲得消費者青睞的一個主要因素,三個配置車型中有兩個都是配有導航系統的,對于新君威的用戶群——年輕愛玩的那些人來說,確實很不錯。此外,上市不到一年時間里,在最初的2.0L和2.4L排量以外,又增加了2.0T和1.6T兩個增壓發動機版本,有三款車型,可以說產品線相當豐富。
邁騰和領馭實際上都是PASSAT,只不過一個是B6,一個是B5升級版,兩車風阻系數相同,說明B6在換代時并沒有針對風阻系數做設計方面的改進,不過0.28的水平其實還是不錯了。在上期的《13款緊湊型風阻系數》里,我曾經說到過邁騰的風阻系數,以大眾車型十分相似的設計,其風阻系數能明顯低于速騰已經令人感到驚訝了。
邁騰是對于“叫好不叫座”一詞的最佳解釋,從上市迄今兩年多時間,知名度是絕對有,但銷量卻始終不能跟同級別的那些日系車相比,甚至比不過通用的新君威。從剛開始的保養價格過于昂貴,到后來各大社區里不斷傳出啃胎等毛病,邁騰“緋聞”不斷,也是影響其銷量的部分因素。
新領馭也是今年內推出的,說新也不算新,只是做了局部的小改動,比如回歸了橫條格柵的前進氣,黑底大燈顯得生猛了些,增加了LED尾燈,夜間效果不錯。這些小的變動基本都不影響車體結構,車身的線條依舊和老款保持一致,因此風阻系數也沒有變化。
● 凱美瑞0.29
凱美瑞從去年開始就受到了雅閣的強烈沖擊,今年又流年不利先后兩次召回,原有的中型車銷量霸主地位不復存在。凱美瑞的風阻系數值屬于中檔水平,車身圓潤和諧的設計始終是它在國內市場擁有極大保有量的第一要素,對于多數中型車用戶來說它的圓滑與精明是生意人的首選。
凱美瑞在國內上市已經三年多了,目前很明顯面臨著大動作更新換代的壓力,因為自雅閣之后,新天籟也推出了新款,只有凱美瑞還在做著小改款的動作,而且這些極細微的改動已經很難來更新鮮的感覺。今年上海車展之后凱美瑞推出一款G-BOOK車型,通過呼叫中心作為支持,可以收郵件閱讀新聞或其他信息等。
● 蒙迪歐-致勝0.297
致勝的寬體設計在視覺上有著相當不錯的穩定性,而其新潮動感的外形完全不同于老款蒙迪歐的設計,而成為了007座駕。同樣的年輕運動定位,也很時髦的外形,致勝的營銷卻顯然沒有新君威成功。于是,在去年夏天致勝的價格有了明顯的降幅,最高達到了2萬元,所以目前可以算是性價比還不錯的中型車了。
● 新君越 0.3
新君越幾乎和新君威一樣,剛一上市就造成了非;鸨男蝿。不管是因為新平臺新造型的緣故,還是定價比較穩健符合人們的心理預期,總之新君越受到了二十多萬公私兼用的消費者的極大青睞。而其十分大氣飽滿的外形,首先就形成了一種視覺上的沖擊效果,這車看著哪兒像二十多萬。∥夜烙嬘胁簧偃硕际沁@么想的。
● 雅閣 0.31
雅閣在今天這些車型當中風阻系數最高一點也不出人意料,實際上只要我們多留意它的外形設計,就能明白這是為什么。第八代雅閣在外形上與前代車型幾乎完全不同,極富棱角的前進氣格柵、大燈,都帶有切線的鋒利效果,也許正是這些充滿個性的設計,使其風阻系數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正所謂是有得有失吧。
結語:
風阻系數與許多設計因素有關,如外形、底盤等,其中與外觀設計最為緊密相關,如何協調兩者的關系是所有汽車設計者需要去考慮的。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中型車的風阻系數基本都能達到0.3以下,而在這個范圍里,每降0.01都需要為之付出不少的努力。尤其是奔馳、寶馬這樣的高檔品牌廠家,始終在空氣動力學方面的課題上在做不懈地努力,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一個小小的風阻系數其實真的挺重要!
-
1
凱美瑞 17.18-25.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邁騰 17.49-24.6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雅閣 17.98-23.8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寶馬3系 31.99-39.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秦L 9.98-15.3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紅旗H5 15.98-22.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奧迪A4L 28.98-40.0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帕薩特 16.45-30.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奔馳C級 33.48-38.06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極氪007 GT 20.29-25.2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