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飆出飛機起飛速度
據了解,飛機最小起飛速度一般是220-300公里/小時,目前有些型號的戰斗機起飛速度也就是215公里。看來,這名駕駛員把高速公路當成飛機跑道了。
浙江警察學院交通管理專業的丁婧艷老師說,超速行駛的危害顯而易見,但很多男性喜歡開快車跟由此帶來的某種成就感有關。
相關法規
《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條規定:“高速公路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20公里。”根據《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八十三條:超過規定時速50%,處500罰款;每多超5公里,加處200元罰款,但最高罰款不得超過2000元。超過規定時速50%,造成交通事故的,處2000元罰款。
超速紀錄一再刷新
去年4月3日,一名駕駛員在杭金衢高速公路上開著寶馬,創下的今年最快超速紀錄為221公里。這個司機隨后被吊銷了駕駛證并處以2000元罰款。
去年8月23日,杭金衢高速公路往江西方向258公里處測速點,一輛黑色寶馬車一閃而過,電子警察的儀器上隨即顯示出215公里/小時的數字。
今年2月9日,杭徽高速昱嶺關省際卡點發現一輛上海“寶馬”轎車有14次違章記錄未處理,其中一次是去年12月19日在甬金高速公路上開出了225公里的時速。
5月14日,一輛車牌號為浙B·3V999的寶馬740號轎車,在甬金高速公路寧波往金華方向145公里處“飛”過,路邊的交通記錄數據顯示:時速高達231公里。
為何闖禍多為名車
從交警的統計來看,超速的車以名牌豪華轎車為多,除寶馬外還有奔馳、凌志、凱迪拉克、奧迪,更不用說是法拉利、蘭博基尼、保時捷等超級跑車了。這也不難解,與普通轎車相比,豪華轎車、超級跑車除了配置豪華外,其性能的出眾也名副其實。而一些車主為了顯擺自己車輛的卓越性能,常常會選擇在高速公路上“飆”車、拉風、超車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也是為何名牌車屢屢超速的原因。
業內人士認為,豪華車的性能好體現在提速快,減速快,剎車穩,以及安全性高等方面,消費者千萬不要總想著挑戰其車速的極限,并將這當作是衡量一輛車好壞的標準,滿足自己無謂的虛榮心,將安全置之度外。
專家觀點:特殊設置車道,讓開車人自然放慢速度
“十則事故九則快,超速是引發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交通工程系主任楊曉光教授說。對駕駛影響較大的是動視力和視野。對于同一個人,以不同的速度駕車行使,動視力差別很大,車速越高,能看清楚的距離越短。例如用60km/h速度前進,一般駕駛員能看清前240m處的物體,而如果將車速提高到80km/h,那么駕駛員只能看清車前160m的物體。當汽車高速行駛時,由于近物也在快速移動,在駕駛員的視網膜中來不及成像,因而變得模糊不清,只有玻璃中間的遠處景物還可以看清,使注視點前移。車速越快、視野越小,注意力隨之引向景象的中心而置兩側于不顧,易形成“隧洞視”現象,使駕駛員易于疲勞甚至打瞌睡,從而引發追尾等交通事故。高速公路上都設有安全車速標志,汽車在高速高路上行駛的建議速度是120公里,因此汽車應該按照標準車速行駛,這一方面是出于自身安全考慮,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對正常的交通秩序造成干擾。超速一旦引發交通事故,將對高速公路的路面造成損壞,維修時的路面會占用一條甚至多條車道。
楊曉光教授介紹說,在國外,高速公路全程都有明顯的速度范圍標識,同時固定雷達監測也全面覆蓋。國內在這方面,除了一些事故多發地段管理的硬軟件設施相對較完備外,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做到有速度標志,建議今后相關部門再繼續加強這一方面的細化管理。
楊曉光教授還表示,在一些重大的道路安全國際會議上、自己承接的政府重點課題里、都就超速問題做過專題研究。目前較成熟的經驗有兩點,一是對行駛環境進行改變,通過一些特殊光感材料設置車道的標線,從視覺上讓車道變窄,這樣開車人就會自然放慢速度;第二就是要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加強監管,加強對超速者的處罰力度,相關法律需要進一步完善,同時也要進一步普及國人的安全意識。
治理超速問題兩點經驗
一是對行駛環境進行改變,通過一些特殊光感材料設置車道的標線,從視覺上讓車道變窄,這樣開車人就會自然放慢速度。
二是要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加強監管,加強對超速者的處罰力度,相關法律需要進一步完善,同時也要進一步普及國人的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