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Goodyear,以下簡稱固特異)在宣布關閉德克薩斯州Tyler輪胎廠之后,馬上不假思索地宣布削減另一家輪胎廠的生產能力。
固特異1月4日宣布魁北克Valleyfield廠將停止輪胎生產。在這里以前主要生產子午線轎車及輕卡輪胎。根據計劃這個已有43年歷史的輪胎廠將在第二季度末轉產為煉膠中心。
據固特異介紹,Valleyfield輪胎廠原有1000名時薪工及計薪職員,但煉膠中心預計只保留200名員工。該廠生產能力約為每天24,000套輪胎。削減魁北克生產能力及員工人數的計劃符合固特異全球降低輪胎制造超高成本的戰略。出于這一目標的還包括去年十月宣布關閉Tyler輪胎廠的計劃。
根據固特異與工會(鋼鐵工人聯合會,USW)簽訂的主合同,Tyler輪胎廠的關閉將由2007年中推遲至2008年某一時段。據工會介紹,合同協議規定固特異必須在另一個工廠實施關閉或削減生產能力,以此證明公司的確需要降低生產能力,而不是只關閉建立有工會組織的工廠。
公司對Valleyfield 廠的公告僅在經歷86天罷工后簽訂的涉及12個工廠12,000多名工人的主合同批準一個星期就發布。在加拿大4個工廠的約400名工人(不包括Valleyfield廠)批準了其分合同后,也返回了工作崗位。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Valleyfield廠的生產工人也加入了工會組織,只不過不是USW。該廠的800多名工人為加拿大通信、造紙、工程工會(Syndicat Canadien des Communications, de l’Energie et du Papier labor union)的會員。這些工人曾屬于橡膠工會(現為USA的一部份)的成員,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離開了。
據USW介紹,Valleyfield廠只有約60名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是USA會員。2000年6月的那次罷工對固特異造成局部影響。
固特異北美輪胎事業部經理Jon Rich先生說,在目前全球一體化充滿競爭的環境下,公司不得不做出象Valleyfield廠減產的艱難選擇。但是,這又是非常必要的步驟,不會影響公司對Valleyfield廠工人的承諾和義務。
USA發言人說上述后果是ô固特異對北美工廠沒有充分投資ö的又一個例子,這也是上次大罷工的主要原因。他承認USA是與固特異就削減沒有工會組織的工廠的生產能力進行過洽談,但沒有指明就是Valleyfield輪胎廠。
據固特異介紹,Valleyfield輪胎廠停產將剔除公司700萬套高成本輪胎制造能力,同時Tyler廠關閉將減少900萬套輪胎生產,這樣公司輪胎制造成本節省計劃內削減輪胎的總量將達到210萬套,已經超過公司2008年底削減150至200萬套高成本輪胎的目標。
固特異說,Valleyfield廠減產有望年節約費用4000萬美元,Tyler廠的關閉有望節約費用5000萬美元,再加上新西蘭、英國等工廠減產,公司有望降低成本1.25億美元,這樣實現其1億至1.5億美元的降低成本目標。然而輪胎廠停產將耗費1.15至1.2億美元的管理費(相當于1.65至1.70億美元稅后),其中重組和加速折舊將耗費4000萬至4500萬美元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