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汽車永久接入互聯網技術
要建立一個能夠隨時、隨地、在任何汽車上均可接入網絡的環境——,在這種口號指導下,以豐田汽車、電裝和NEC為發起人,“互聯網ITS協議會(IIC)”于2002年10月在日本正式成立。該協議會運用無線技術,開展起了旨在將汽車永久接入互聯網的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至今已有3年半的時間。前不久,在由IIC主持召開的成果發布會上,筆者得到了一次乘坐配備標準化車載設備的演示車輛的機會。
演示內容的詳情本站已經做過報道。比如,行駛過程中油量不足時就會檢索并將車輛帶到附近的加油站,在加油站里不僅使用無線LAN自動認證是否為該加油站會員,同時還能在車載導航儀上顯示空閑的加油路線。行駛路線是東京的市區道路,全程約1個小時左右。對這些演示內容體驗之后,筆者的感受是“完全未令人覺察到先進性!”
希望大家不要誤解。筆者并非是在痛罵互聯網ITS。而是說各種演示情景對筆者來說來得都極為自然。完全沒有感到有一點兒不協調。任何一項演示既沒有使用最尖端的技術,也不是什么標新立異的服務。即使這些服務今天就開始正式實施,我想肯定也能輕易地被人接受。
何也?因為我們如今已經能夠使用電腦和移動電話,隨時隨地地輕松得到各種信息了。所以,即便是在車內,也能立刻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且,得到以后也會不會覺得有一丁點兒不可思議。實際上,汽車的信息化和網絡化正在穩步發展,比如,車載導航儀的普及已經能夠讓我們詳盡地了解最新的交通擁堵等信息。另外,自動收費系統(ETC)的實用化不僅能夠讓車輛從收費站順利地通過,而且還能自動進行結算。
然而,此次演示所展示的服務至今卻還沒有實現。參加演示的人也許覺得“真方便呀!”,但肯定沒有什么新鮮感,也不會特別驚訝。實際上,筆者就是這樣。反過來也可以這樣想:“這種服務為什么以前就實現不了呢?”當然,只要操作一下手中的手機,即使從車里也能得到想要的信息。不過,正是因為是汽車這樣的“行駛空間”才覺得可貴,甚至存在著移動電話等手段無法提供的殺手級內容。IIC此次展示的根據汽油剩余量提供加油站向導的內容就是很好的例子。
過去也曾有向汽車提供各類信息的嘗試。比如,NTT DoCoMo與車載導航儀廠商協作開發的“i模式車載導航儀”。利用專用連接線將支持i模式的手機接到車載導航儀上,就能在車載導航儀畫面上使用i模式。然而,根本沒有用戶買賬。結果很慘,“購買連接線的人僅占此類車載導航儀用戶的5%~10%左右”(某車載導航儀)。而買了連接線的用戶也只是最初覺得好玩,將手機接到了車載導航儀上。但接到車載導航儀上以后就把手機忘到了車上,而在需要使用服務的時候反而沒帶著手機,因為這樣的原因,慢慢地這些用戶也就不把手機接到車載導航儀上了。
|
如果網友需要將本文轉載到論壇,請點擊下方按鈕復制代碼,再在“PCauto論壇”發貼框里粘貼即可,該方法也同樣適用于其它大部分論壇,非常方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