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力量紛紛加入
這樣大的一塊市場換了誰都不會坐視不顧。據吳宏介紹,在我國汽車音響業發展早期,大多數國內廠家包括一些港資企業都只生產低端的卡帶機,中高檔的CD機基本上從日本、韓國和臺灣進口。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日本、韓國的一些品牌開始進入中國大陸從事中高檔音響的生產,從地區分布上來看,韓系品牌如現代、大宇集中在山東、天津和大連等地,日系品牌如松下、先鋒則集中在上海、東莞、惠州等地。
進入本世紀初,汽車音響業又經歷了第二輪擴張,其特點是原來做家用音響的品牌開始進入這一領域。吳宏舉例說,健伍原來在惠州的一家生產家庭影院系統的工廠已正式轉產汽車音響,而國內一些家庭音響品牌也躍躍欲試,如新科、TCL都在積極籌劃成立汽車音響部門,對這些飽受價格戰之苦的家電企業來說,汽車音響可能是一個很好的突圍方向。
近十年來,我國的VCD行業經歷了一哄而上,然后大打價格戰,最后只剩下少數幾個品牌“幸存”的過程,汽車音響業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有關人士認為,從長遠來看可能這種結局不可避免,但短期內汽車音響業還處在高速增長期,各品牌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細分市場。
中國要成為全球生產基地
吳宏甚至認為,中國的汽車音響品牌只要真正開發出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就可以走出國門,走向全球。他說,中國的勞動力便宜,完全有可能成為全球汽車音響生產基地。
據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全球汽車音響生產基地經歷了兩次大轉移,第一次是從日本轉移至韓國、臺灣,第二次則從韓國、臺灣轉移至中國大陸,這次大轉移正在進行之中。現在,幾乎所有的國際知名汽車音響品牌都在中國大陸設立了生產企業或代表處。吳宏說,國內發展汽車音響比較理想的地區還是珠三角,特別是東莞和惠州,這里電子工業配套體系完善,曾是VCD、DVD生產的主要基地,投資環境良好,因此吸引了許多國際品牌來此投資,一些民營品牌也迅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