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發動機潤滑油的六大功能
潤滑作用
維修人員在維修發動機時,有時候會發現活塞裙部有拉傷的現象(圖1),或者發現缸壁表面磨損嚴重,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發動機工作時轉速很高,活塞與缸壁之間、連桿軸瓦與曲軸之間等部位配合緊密,如果這些配合部位得不到充分的潤滑,就會產生干摩擦。干摩擦在短時間內產生的熱量足以使金屬熔化,造成機件的損壞甚至卡死(活塞拉缸、曲軸抱瓦等),因此必須對發動機中的配合部位給予良好的潤滑。
當潤滑油流到配合部位后,會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層油膜。為了保證潤滑油可以順利到達配合表面,發動機潤滑油必須有一定的壓力,當潤滑油壓力不足時,儀表上的機油壓力警告燈會點亮。
清潔作用
發動機的內部工作環境十分惡劣,通過進氣系統吸入發動機的灰塵和混合氣未完全燃燒后產生的物質會在氣門、缸壁上形成積炭(圖3),潤滑油在發動機內部被不斷氧化,氧化物也容易形成油泥和積炭。積炭對發動機的工作影響很大,它不僅影響混合氣的充分燃燒,而且會造成發動機內部局部過熱,大量的膠質會使活塞環粘結卡滯,導致發動機不能正常運轉。因此,必須及時將這些污物清理,這個清洗過程是靠潤滑油在機體內循環流動來完成的。潤滑油中含有清除積炭的清凈劑和分散劑,能夠清潔金屬表面,分散污垢,保持發動機內部清潔。當更換潤滑油時,這些雜質隨同潤滑油一起排出,因此潤滑油會呈現較黑的顏色。
密封作用
發動機的氣缸與活塞、活塞環與環槽、氣門與氣門座之間均存在一定間隙,這樣才能保證各配合件之間運動時不會卡滯,但這些間隙又容易造成燃燒室內的混合氣竄入曲軸箱,結果不僅加速了潤滑油的變質,還會降低氣缸壓力和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潤滑油可以在各配合件的間隙中形成油膜,這些油膜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保證了氣缸的密封性。
維修人員有時候會遇到發動機氣缸壓力低的情況,有些人會通過火花塞孔向發動機內加入少量潤滑油,然后再檢查氣缸壓力,這種幫助判斷故障的方法就是利用了潤滑油的密封功能。
冷卻作用
發動機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中的大部分通過發動機冷卻系統的循環帶走,一部分通過潤滑油從氣缸、活塞等發動機內部表面吸收熱量后帶到油底殼中散發。
防銹作用
發動機在運轉或停放時,進氣中的水分、燃燒產生的酸性氣體等都會對活塞環、軸瓦等金屬部件造成腐蝕。潤滑油中含有的防銹劑等具有防銹性能的多效添加劑,這些添加劑在金屬表面形成排列整齊的致密吸附層,有效地抵制了各種腐蝕物質的侵入。
緩沖作用
當發動機起動、加速或負荷發生較大變化時,活塞銷、連桿的大小端以及曲軸軸瓦等部件均要承受振動的劇烈變化,黏度適當的潤滑油可以吸收部分沖擊能量,起到緩沖的作用。
常見問題
Q為什么發動機會出現抱瓦的故障(圖5)?
A 發動機出現抱瓦的原因有很多,常見原因有軸瓦裝配不當、油路阻塞以及潤滑油變質等。
(1)軸瓦配合間隙過小時,潤滑油很難進入配合間隙中形成油膜;配合間隙過大時,容易造成潤滑油壓力過低,軸瓦也得不到充分的潤滑。
(2)長期不更換潤滑油或使用劣質潤滑油濾清器,造成潤滑油失效或得不到過濾就進入軸瓦的配合間隙內,軸瓦得不到潤滑而抱瓦。
(3)冷卻系統故障造成發動機過熱,潤滑油變稀導致黏度下降,油壓無法建立,導致抱瓦故障。
(4)使用劣質潤滑油,或潤滑油中含有雜質,導致抱瓦。
Q 潤滑油消耗量多少是正常的?
A 維修人員經常聽到客戶反映,剛更換潤滑油沒幾天,檢查油尺就會發現潤滑油缺了很多,是不是發動機燒機油呢?遇到客戶問這種問題,維修人員進行解釋時應該慎重。
潤滑油的消耗分為正常消耗和非正常消耗兩種情況。正常消耗是因為活塞和缸壁之間只要運動就會存在間隙,無論間隙大小,總會有一部分潤滑油隨著活塞的上下運動,被帶入燃燒室隨混合氣一同燒掉。根據行業標準的規定,潤滑油的正常消耗量應小于燃油消耗量的1%或更低。按此推算,如果發動機的排量為1.6~2.0 L,100 km燃油消耗量為10 L的轎車,其潤滑油消耗量應小于1 L/1 000 km。
非正常消耗通常是因為發動機本身存在故障造成的。發動機的技術狀況不同,潤滑油的消耗情況也會差別很大。技術狀況良好的發動機,潤滑油消耗量會比較低,磨損嚴重的發動機潤滑油消耗量會很大。當然也有例外,例如在發動機磨合期間潤滑油的消耗量也會很大。
造成潤滑油消耗量大的故障原因一般有3種:缸壁磨損間隙過大,潤滑油通過活塞與缸壁之間的間隙大量進入燃燒室燒掉,這時從排氣管可明顯看出有冒藍煙的現象;油底殼和油封密封不嚴,造成潤滑油泄漏;發動機過熱,使大量的潤滑油受熱成為蒸氣,由曲軸箱通風管進入進氣道與混合氣一同被燒掉。當然,如果使用一些劣質潤滑油也會出現潤滑油消耗過快,因為劣質潤滑油穩定性差,在發動機工作時會快速分解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