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導航市場潛力巨大,電子地圖廠商、GPS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終端廠商將實現共贏 。
繼MP3被手機終端融合之后,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統)有望成為另一個被手機完整融合的產業。近日,有分析人士認為,手機導航將成為具備一定殺手級應用的業務,增長潛力巨大,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完善,電子地圖廠商、GPS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終端廠商將實現共贏,同時將給電信運營商帶來更大商機。
手機導航市場潛力大
諾盛電信咨詢日前發布報告稱,隨著奧運會的來臨及3G牌照的發放,2008年GPS手機用戶可達760萬人。無獨有偶,易觀國際近日也預測,僅在個人汽車領域,隨著個人汽車保有量(就是指一個地區擁有車輛的數量,一般是指在當地登記的車輛)的增加,GPS手機(包括內外置GPS模塊的手機)將成為個人導航應用的最佳產品,具有內置或者外置GPS模塊的手機將成為2007年終端市場的一大亮點,保有量將突破百萬臺。
據相關數據統計,2005年我國無線導航用戶規模為210萬人,2006年則約為350萬人。諾盛分析師王曉莉對此認為,目前手機導航市場規模的擴大主要有三因素。
第一,無線互聯網服務銷售比重在逐年提高,呈迅速增長態勢,無線導航用戶主要是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兩家運營商的手機用戶組成;第二,中國移動互聯網服務的ARPU(AverageRevenuePerUser,每用戶平均收入)值呈現迅猛增長的態勢。
第三,支持GPS的終端普及率快速提升以及帶GPS功能的手機終端種類逐漸豐富,終端瓶頸問題得到緩解。據了解,目前中國市場支持GPS功能的手機廠商主要有三類:傳統的大廠商(諾基亞、摩托羅拉、LG等)、由PC轉型的手機廠商(如聯想、神達等)、家電廠商(國虹等)。
產業鏈漸完善促共贏
易觀分析師認為,隨著手機產業鏈的不斷完善、手機終端的普及和用戶認知度的不斷提高,在GPS的商用和推廣中,電子地圖廠商、GPS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終端廠商將實現共贏,同時將給電信運營商帶來更大商機。
該分析師稱,目前GPS手機導航主要是通過用戶選定出發地點和目的地后,借助GPS模塊和地圖軟件進行全程導航,地圖信息的不斷更新使GPS手機對后續技術支持和服務有很強的依賴性,因此GPS手機的不斷普及將帶動電子地圖市場的真正爆發。
此外,憑借運營商的上行通道以及具備導航功能的手機,運營商可以開展定位導航的更多增值業務,提升營收。
據了解,中國運營商目前開展的GPS服務是按照包月制來收取費用,并按一定比例與內容提供商進行分成。對于終端手機廠商而言,通過對外置GPS模塊優化支持或者直接內置GPS模塊的方式將是進入高端市場的捷徑,尤其是對于二線廠商而言是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