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問】公交站場設置不合理?
記者隨車采訪了多名公交車司機,他們都對廣州公交站場的設置意見較大,幾乎所有的司機都認為,現行的設計“想不塞車都難”。
首先是站場的設計不合理。目前,廣州絕大部分的公交站場都是直接在路邊停靠,在正常的情況下都要占用一條行車道,并且與私家車等車輛混行。溫司機稱,一般的公交車站可以停靠4輛公交車,其他公交車只能在后面等待進站,也會造成塞車、行車緩慢;而如果從旁邊繞行“爬頭”,則會多占用兩條車道,影響其他車輛行駛,而且還會阻擋出站車輛,“扭”在一起。
其次,每個站場的公交車設置過多,造成同一時間進站的車輛過多。記者昨天上午10時在天河崗頂站進行了觀察,即使已過了上班高峰期,但同一時間進站的車輛共有13輛!雖然車站已是較先進的港灣式設計,但仍停不下,公交車排到了兩條車道之外,許多難以進站的車輛索性在離站還有30多米處就開門上、下客,整條天河路亂成一堆。
為了分流同時進站的車輛,廣州目前采取將同一站點分成兩至三個停靠點的方法。但司機們反映,停靠點之間的距離過短,如果前方站點較為堵塞,入站車龍就會將后面的站點塞死。
【第四問】司機壓力過大容易暴躁?
“現在的公交車司機容易暴躁,其他車輛開慢了點,他就拼命地想把人家擠開!”一位私家車主對記者說。而溫司機也承認,很多司機都會在心情不好時開快車、開蠻車,而且“很多司機變得越來越易怒了”。
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不久前對當地的公交車司機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他們所承受的工作壓力、心理狀況與常人有較大差異,心理礙障的發生率高達59.8%!該調查更深顯示,不少司機都存在過分憂慮的心理障礙,表現為開快車、搶道等,發生一點交通糾紛就情緒激動、愛扯皮,不理智地對待。
溫司機認為,廣州的公交車司機情況也差不多,而造成司機情緒變壞的主要原因是所受的壓力過大,“公交車上有幾十名乘客,每次開車的時候都要提心吊擔,本來就有心理負擔。而且工作單調,每天都要走十幾次同一條線路、停同一個站,心態上已很厭倦,加上還要應付路面的狀況、乘客的行為,所以變得很急躁。”此外,司機們每天都要工作10個小時,每7天才能休息一天,所承受的生理、心理壓力都非常大。
鄧司機和記者計算了一下他的上班時間,早上頭班車6∶30分開,司機一般5點多就要起床,尾班車收車是10∶30,加上收錢箱之類的工作一般到12∶00才能回到家,按兩個司機來算的話,一個司機也工作近10個小時。“我們幾乎天天都是工作8小時以上,每天都處于比較疲累的狀態之中。”
鄧司機還告訴記者,市交委和公司方面都會對各類的違規行為檢查得很嚴,時不時都會安排線長和稽查人員去每條線上抽查司機,而且一旦查出來至少都會扣罰50塊錢,所以司機們的壓力都很大。
【第五問】司機素質低致違規現象頻現?
公交行業的惡性競爭導致部分公司的司機素質下降。公交車司機上崗前都要經過技術、職業道德、安全等各項嚴格的培訓,每年還要經過年審,但有司機反映,一些小公司為了降低成本,減少崗前培訓的項目、時間,有的甚至只要有了資格證就直接上崗,不加培訓。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除了“爬頭”現象外,不少市民對于公交司機的一些“違規”行為也是怨聲載道的。
每天要坐車經過錦城花園的莊小姐告訴記者,她時不時都會碰到司機在該站附近交接班。“他們交班也就算了,很多時候因為一個司機要等下一接班司機,一等就是個幾分鐘,等到了還會說兩句話之類的,一鬧十分鐘沒了,有時趕上班就覺得很煩,有些司機還不讓人提意見。”
在崗頂上班的楊小姐告訴記者,最讓她覺得不可思議的不是司機換班或是停車買飯之類的行為,而是親眼目睹兩輛車的司機邊開車邊聊天。“我上次坐263路車時,司機在天河城附近就看到了另一輛同一家公司的公交車,兩個司機不時地搭一兩句話,走到快到轉紅燈時,司機本來可以來得及拐左到天河路口的,但由于看到了一輛同公司的向崗頂站直走的車輛,該司機就放慢了速度,和另一輛車的司機一起湊位置,最后兩輛車并排在那里,兩個司機還不亦樂乎地聊天,直到換了紅燈才“依依不舍”地分開。
對于上述現象,鄧司機也承認確有些司機會有這樣的行為。鄧司機還坦言,由于司機待遇低,工作累,所以很多司機都不愿干,離開公司的人很多,然后一到了臨春運或節日的時候,公司就會人手不足,到時就可能會臨時加招司機,所以很多時候招來的司機素質更難保障了。
[上一頁]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