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復興 測試梅賽德斯-奔馳SLS AMG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 誰能預見,奔馳300SL的傳奇會在60年后得以復興,化身SLS AMG再次成為梅賽德斯-奔馳的巔峰之作。更不會想到60年前那個無奈之舉的鷗翼門卻在不經意間成為了經典。毫不保留地復刻歷史,以及奔馳血統里蘊含的高貴血統。令今天的SLS AMG已不僅是一部純粹的性能機器,而更像是一件臻至完美的藝術品。
在與邁凱輪聯合開發的SLR停產后,SLS AMG將扛起產品序列中的大旗,成為奔馳新的旗艦跑車。并在設計上引領奔馳全新的設計潮流,古典與現代并存或許將成為奔馳新的家族特征。
-------------------------------------------------------------------------------------
外觀:復刻經典的完美案例 但并不像其它跑車那樣鋒芒畢露
沒有啟動時,SLS就靜靜的停在那,前中置的引擎布局讓它看上去和之前的SLR一樣擁有長長的車頭,但糅合了古典設計后,SLS仿佛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我想它應該算是超跑陣營里最含蓄的車型了。當我們把它開到街上,路人對它竟然視若無睹,只有當我們用出殺手锏,打開那兩扇“鷗翼門”后才重新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SLS AMG的長×寬×高為4638×1939×1262(mm),軸距2680mm,由于車身設計低矮,在目測上會覺得實際尺寸比它的賬面參數要大,因為這樣的車身尺寸和軸距只相當于一臺小型車或者緊湊級車的大小。
車型參數 | 奔馳SLS AMG | 阿斯頓-馬丁DBS | 法拉利599 GTB | ||
長×寬×高(mm) | 4638×1939×1262 | 4721×1905×1280 | 4665×1962×1336 | ||
軸距(mm) | 2680 | 2740 | 2750 | ||
|
SLS AMG是梅賽德斯-奔馳和AMG推出的首款采用鋁制車身架構的車型。較之傳統的鋼結構,鋁結構能夠顯著降低車身重量。不過各家超跑對于輕量化設計都很有心得,因此SLS AMG那1620公斤的整備質量似乎也沒有太多炫耀的意義了。
設計上,圓潤柔美的車頭并沒有太多的營造速度感,大尺寸中網基本上占據了前臉的整個面積,提升視覺效果的同時,有更好的進氣效果。當然,也是對300SL最直接的傳承,散熱格柵的鰭片就是300 SL的標志性特征之一。前大燈組的LED日間行車燈造型簡單,并且非常低調,但絕對是點睛之筆。兩側的進氣口由于與車側的導流口形成氣流通道,對于輪胎和制動盤起到通風散熱的作用。
為了平衡車身配重,駕駛艙被后移至靠近后軸。這樣的設計讓我們看到的就是接近2米長的發動機艙,掀起發動機蓋后SLS創造了驚人的“高度”,當然這樣的設計也為它帶來了47:53的前后配重。
沒有硬朗的折線,沒有繁復的肌肉線條,SLS車身側面線條非常流暢。如果與SLR相比,SLS缺少了一些跑車應有的速度感,尤其狹窄如堡壘的車窗設計,帶有明顯的復古風格。給人的感覺就像哈雷摩托一樣,似乎SLS更像是一臺豪華GT跑車,但顯然又不僅于此。
展現SLS魅力和氣質的特點莫過于追溯經典的鷗翼車門了,與那些“剪刀門”相比,SLS的“鷗翼”造型更富有美感,這也算是它最優秀的設計之一了。并且,為了讓乘客上下車時不會露出難堪的姿態,設計師對“鷗翼”的張角和高度進行了最大限度地優化,保證你能姿態優雅地上下車。
相比車頭而言,車尾的設計顯得更柔美,收斂。排氣和擴散器都采用了嵌入式設計,看上去沒有任何對性能炫耀的態度在里面,這不太符合跑車一貫的風格。尤其是與SLR設計于翼子板兩側的四出排氣管相比,SLS實在太低調了。
尾翼也同樣是平整地隱藏在后備箱蓋上,在車速超過120公里/小時后自動升起。而且,這項功能可以駕駛者手動設置。
SLS的輪胎規格為前265/35R19,后295/30R20,前輪的規格要比其它超跑更高一些。多福條輪轂的樣式并沒有太多新意,但看上去“競技味兒”很濃,而且是輕量化設計。制動系統采用了大尺寸陶瓷剎車盤,可以看到,已經將輪轂塞得滿滿的了。陶瓷制動盤的優點主要是更輕的質量和更強的防熱衰竭能力。
內飾:材質的選用足夠奢華 而且舒適性配置相當豐富
從外觀我們就可以感覺到,SLS并不是一個只追求速度而忽視車內駕駛員感受的偏執狂,內飾設計更像是奔馳豪華車型,從科技配置到功能分區,再到按鍵的位置都與奔馳旗艦轎車差別不大。如果要與那些為賽道而生的意大利超跑相比,SLS似乎更像一個豪華的異端,但這就是德國跑車的特點,當然也是奔馳的強項。
方向盤采用三幅造型,與奔馳的轎車相比最大的不同僅僅在于手柄處包裹的翻毛麂皮,柔軟且摩擦力強,握感非常好,其他部分,包括多功能按鈕以及方向盤后面的燈光撥桿,差別都不大。換檔撥片比較短小,但金屬質感非常不錯。撥片行程比較短,換擋鏗鏘有力。
儀表盤采用雙炮筒造型,炮筒上方的七顆LED燈是在可以提示駕駛者換擋時機,如果當最后一顆指示燈亮起,駕駛者就必須做出升擋動作。
加長的中控臺配以碳纖維飾件汲取了戰斗機的設計靈感,所有按鍵都圍繞駕駛員,而換檔桿也具備飛機檔桿的風貌。如果熟悉奔馳的COMAND系統,那么在SLS車內操作多媒體系統會非常輕松,并且SLS采用COMAND系統功能齊全,導航、倒車影像都有配備,與奔馳S和E級的功能差別不大。
排檔座左側則由上至下依序是變速箱模式旋鈕、發動機啟動按鈕和ESP模式按鍵。其中SLS AMG的雙離合變速箱具備Controlled Efficiency、Sport、Sport Plus及Manual四種工作模式。
SLS的座椅完全是超跑的定位,兩翼高硬度泡沫可以提供堅實的側面支撐,包裹性非常好。但對于胖人來說,可能并無太多舒適性可言,因為一切都是以運動為前提的,堅硬背部側向支撐可能會咯到你。但配置上依舊很高,座椅提供了電動控制、座椅位置記憶和座椅加熱功能,這些配置對于日常駕駛使用比較方便。
SLS車內的儲物空間不多,除手套箱外,儲物空間只有中央扶手區域了。只能說能夠滿足你的手機和飲料的安放,再多的東西就不要奢求了。
駕駛:具有不錯的日常行駛感受 但極限駕駛需要一定的技術
頂著接替SLR Mclaren重任與延續300SL的使命,SLS AMG在性能上要樹立奔馳最新的標桿,它毫無疑問地凝聚了奔馳所有的尖端技術。但對于奔馳的跑車來說,公務車所留下來的動態特征對大家的影響想必還是很大的,比如那種不緊不慢的沉穩表現我們希望不會成為SLS AMG的常態。
SLS AMG的動力系統繼續沿用了大排量V8發動機的理念,這款精心調校的6.3升V8發動機能夠在6800rpm下爆發出420Kw/571ps的動力,并在4750rpm下輸出650Nm的峰值扭矩,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僅需要3.8秒,并最終達到317公里/小時的極速(電子限速),這樣的數據使它毫無疑問地進入了超跑俱樂部。
傳動系統來自于全新AMG SPEEDSHIFT 7速雙離合變速箱,它能夠在最快100毫秒內完成檔位切換。AMG SPEEDSHIFT雙離合變速器擁有四種不同的模式:“C”代表的舒適經濟模式、“S”代表的運動模式、“S+”代表的增強型運動模式以及“M”所代表的手動模式和賽車啟步功能。這四種模式可以通過AMG駕控單元(AMG DRIVE UNIT)上的按鈕進行切換,而降擋補油功能在“S”“S+”和“M”三種模式之下自動被激活。
在“C”模式下,SLS AMG跑車神經并沒有被激活,它的表現就像任何一輛奔馳車一樣,不緊不慢中透露著沉穩的特性,閉上眼睛你也知道這是一臺奔馳車。這也保證了它在日常駕駛時的舒適性,懸掛的表現也并不是太極端,給人感覺更像是一臺GT跑車所具有的特征。
“S”模式下的動態反應也不算激進,它和奔馳其它車型的“S”模式區別不大,只是在“C”模式的基礎上提高了稍許的換擋轉速,不同的是它加入了降擋補油的功能,但依然沒有給人帶來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想要體驗真正的快感,還是應該調節到“S+”模式,此時SLS AMG會給你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變速箱與油門的反應如閃電般迅捷,排氣管傳來的是奔馳特有的“轟隆”聲,聽起來不純粹,但卻響徹山谷。“S+”非常不適宜在日常駕駛,那種頓挫感和油門的靈敏反應會令你極不舒服。
SLS AMG采用了前中置后驅布局,V8發動機完于前軸之后,所以在駕駛時你要適應超長的車頭,因為方向盤距離輪胎要有超過一米五的距離。對于初次駕駛SLS AMG的人來說,在彎道中的轉向角度需要慢慢摸索,否則你連入彎的線路都無法走對。
從上面的描述中,也許你會認為SLS AMG那個車頭在駕駛時又笨又不靈活,但事實正好相反。它靈活得就像用你的手直接扭動輪胎一樣,車頭沒有任何沉重的感覺,轉向比為13.1:1的齒輪齒條式轉向系統幾乎就像卡丁車一樣精準。你要做的就是在準確的時機扭動方向盤來控制這個超長的車頭,由于轉向精度極高,因此轉向過早或過晚都會令你丑態百出。
SLS AMG配備了三段ESP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一鍵即可實現在“ESP開啟”、 “運動型ESP”和“ESP關閉”三種模式中的切換。在所有三種ESP系統模式下,SLS AMG的牽引力控制功能,以及防滑系統都處于激活狀態。不過不用擔心它會影響你的駕駛樂趣,因為你很難觸摸到它的極限。
賽道測試:北京金港賽車場
車手:朱戴維、朱胡安
在賽道上,SLS AMG絕非“常人”可以駕馭的,即便你自認駕駛技術了得,恐怕都很難跑出優秀的圈速。我們只能把這項工作交給我們的職業車手朱戴維和朱胡安了。作為太平洋汽車網的簽約試車手,朱戴維、朱胡安將為我們進行賽道測試。兩兄弟常年征戰日本FCJ的方程式車手,他們似乎更習慣面對“長車頭”的汽車,當然,也能為我們展現SLS真正的實力。
-------------------------------------------------------------------------------------
北京金港賽車場:北京金港F3賽道是通過國際汽聯 FIA認證的四級賽道,總長2.39公里,共有16個彎道,12個裁判點,13個攝像位。賽道最寬處20米,最窄處16米,直線最長距離400米,可供25輛賽車同時比賽。
-------------------------------------------------------------------------------------
在北京金港賽車場,SLS AMG測得的單圈成績為1分19秒,對于車手來說,這只是個保守的成績,因為在駕駛時他們還是對車輛的性能有所保留的,并沒有將SLS壓榨到極限。另外由于金港賽道正在擴建,賽道也不是很干凈。但盡管如此,這個成績已經非常優秀了。因為在這條賽道上能夠進入1分20秒內的不是超級跑車就是重度改裝的賽車了,SLS AMG的性能值得肯定。
【奔馳SLS AMG:北京金港賽車場測試視頻】
0-100km/h加速測試
將駕駛模式設定到“RS”彈射起步模式,利用換擋撥片控制換擋。出于對變速箱的保護,發動機并不允許高轉速起步。不過強大的扭矩依然可以讓車輪瘋狂地打轉,控制好起步的扭矩,變速箱在稍微矜持后,強大的加速度瞬間噴涌而至,最終測得加速時間為4.31秒。
【奔馳SLS AMG:0-100km/h加速測試】
100km-0制動測試:
制動測試中,大尺寸陶瓷復合制動盤表現驚人,35.7米的剎車距離值得肯定。不過從車身姿態上我們看到,SLS的點頭現象還是比較明顯的,也許是發動機前置的原因,這和我們之前測試的法拉利458 Italia有很大不同。
【奔馳SLS AMG:100km-0制動測試】
總結:如果與458 italia、911 Turbo或者Gallardo這等超跑相比,SLS AMG似乎缺少了一些桀驁不馴的精神。奔馳無法擺脫或者說一直堅持的風格讓SLS AMG表現出了一種趨于平和的態度,我更愿意將它定位于一臺豪華的GT跑車,擁有驚人性能的同時還能表現出氣定神閑的姿態,這也許不是那些“極端分子”所推崇的,但這就是SLS AMG的本性。
-------------------------------------------------------------------------------------
評測編輯:劉石磊
我比較困惑于SLS AMG在中國的購買人群,它是否能夠吸引那些年輕富豪呢?毫無疑問,458 italia、Gallardo這樣的跑車更符合他們的喜好,外形犀利、性能強悍。而與其相比,SLS AMG就顯得太低調了,雖然鷗翼門為其加分不少,但復古風格卻讓它顯得過于“成熟”。當然,對于年紀稍長但仍然喜歡跑車的人們,SLS AMG就顯得非常合適了,比如從DB9、599的客戶那里就可以得到更多欣賞的目光。
-------------------------------------------------------------------------------------
評測編輯:殺手
在這個多彩的汽車世界里,SLS AMG是一輛奇妙的車,光是車門開啟就吸引了全部目光。內飾的皮革與金屬裝飾打造了高端跑車的舒適。V8引擎的動力讓駕駛SLS很容易超速,一個近乎完美的重量分配加上精確的轉向,讓它在賽道內的表現異常出色。也許在奧迪R8、保時捷911 Turbo等對手看來,SLS的動力方面沒有太多優勢,但她是一輛可以在旅途中愉快駕駛的超級跑車。
-------------------------------------------------------------------------------------
評測編輯:王岳
雖然SLS AMG出現時我們會從心底發出一句“漂亮”,但與458 Italia、Gallardo這種對手相比,不出位也不算太特立獨行的外觀讓SLS AMG沒有那么勾人。而動力和操控方面還是奔馳一如既往的更傾向于舒適,雖然動力也有不俗表現,但是會給你一種很拘著的感覺。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