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內最好的家用SUV 在智能汽車測試中就一定能打?
【太平洋汽車 評測頻道】號稱500萬內最好的家用SUV理想L9,擁有激光雷達以及雙英偉達Orin-X輔助駕駛芯片保駕護航,座艙內還配備了兩塊驍龍8155芯片,它可以說50萬區間里面配置最豐富的新車之一,為了驗證理想L9(詢底價|查參配)是不是真的那么能打?這次我們就把它帶到智能網聯測試中心,看看理想L9在智能化方面的實力到底如何。
場地提供:深圳市未來智能網聯交通系統產業創新中心
極智+ICT-300智能汽車排行榜出爐,榜單涵蓋了69款熱門汽車、40個熱門品牌,究竟誰才是最強的智能汽車?詳情請點擊下方圖片鏈接:
ICT-300測試項目以及評分標準大家可以在《太平洋汽車&皆電 [智能汽車] ICT-300評測標準》里查看。
先直接看最終的得分表現,理想L9獲得了230分,位居榜單中的第3位。作為理想汽車的旗艦車型,同時也是近期才推出的全新產品,理想L9能在榜單上名列前茅也在我們的預想當中。
理想L9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性能測試三大子版塊獲得的分數為119/81/30,在這三個版塊中,理想L9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都有著優秀的表現,這兩部分的高分直接為理想L9獲得好成績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但畢竟理想L9有著龐大的身軀,即便用上了空氣懸架,也難免在性能測試上吃虧。
理想L9在智能駕駛這個部分,取得了119分,位列智能駕駛部分第5位。理想L9在這部分里面表現較好的是假人假車場景,測試中的三個行人識別與規避、靶車加塞等場景都能成功規避,不過理想L9較大的車身尺寸,讓它無法在自動泊車環節無法泊入障礙側方位,影響了整體得分。
硬件方面,理想L9擁有一顆禾賽 AT128激光雷達、6顆800萬像素攝像頭、5顆200萬像素攝像頭、1個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智能駕駛芯片用的是7nm級雙英偉達Orin-X芯片,提供508TOPS的總算力。
理想汽車的AD Max全自研智能駕駛系統,采用全棧自研的感知、決策、規劃和控制軟件,其中AEB自動緊急制動功能針對中國路況進行了優化,增強了對橫穿行人和兩輪車的識別,通過全棧自研能力還可以實現快速迭代。
在OTA升級方面,理想L9支持整車OTA升級,但目前交付后還沒有進行整車方面的OTA推送,只對空調系統進行了優化。按照我們有真實升級才能得分的規則,這個部分理想L9就沒能拿到全部分數。
測試條件:測試車以80km/h開啟自適應巡航功能,并且將跟車距離設為第二格。然后行駛過程中在前方會遭遇到靶車非緊急加塞,然后靶車再慢慢停車,停車后10秒后再次起步。
測試條件:測試車以80km/h開啟自適應巡航以及車道保持功能,然后車輛會通過一段彎道,以此來考驗車輛在高速時的車道保持能力。
測試條件:測試車以30km/h的速度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通過,考察車輛遇到樁桶群時會不會有警示或避讓動作。
上面三項是對車輛駕駛輔助功能的測試,而作為一輛智能汽車,除了能幫駕駛員“開車”外,還得能幫駕駛員規避可能發生的交通意外。所以接下來我們會對理想L9障礙避讓測試,也就是會找一些假人和假車出來,看看理想L9能不能及時制動避讓。
測試條件:將一個小孩假人固定放置在斑馬線中部,測試車以50km/h的速度開啟自適應巡航及所有的駕駛輔助功能通過,看看測試車能否在假人前及時停下。
測試條件:一個成人假人會以5km/h的時速通過斑馬線,然后測試車以40km/h的速度開啟自適應巡航及所有的駕駛輔助功能通過,看看測試車能否在假人前及時停下。
測試條件:小孩假人以5km/h的速度橫穿斑馬線,測試車輛以40km/h開啟巡航及所有駕駛輔助功能通過。與移動假人橫穿測試不同的是,鬼探頭會在斑馬線前一側加入固定的障礙車,這樣會在測試車靠近斑馬線時形成“鬼探頭”的緊急情況。
測試條件:在模擬隧道內放有一個固定靶車模型,測試車輛以50knm/h的速度開啟巡航及所有駕駛輔助功能接近,看看最終測試車能否避讓靶車。隧道固定靶車這個項目,其實是模擬在日常行駛中,進入隧道時,隧道內突然有停下來車輛的情況。這種情形下,駕駛員因為隧道內外有大的光線反差,很大概率不會及時發現隧道內停下來的車,最終導致追尾事故發生。如果車輛的駕駛輔助系統可以規避到這一類障礙車,那就會給乘員多一道保障。
測試條件:靶車會以20km/h的速度進行比較緊急的加塞動作,而測試車則會以50km/h的速度巡航行駛。
需要說明的是,開放道路測試路線我們選擇從淡水高速口進入長深高速,途中轉甬莞高速、再轉武深高速,最后從潼湖下高速結束測試,全程約50公里。中間經歷了兩次換高速,中間會遇到較復雜的匝道切換以及大曲率的彎道。測試當天,車流量適中,但在高速出口還是會遇到車流量較大的路況。
在測試過程中,出現了兩次NOA降級為LCC的情況(之前測試理想ONE在跑相同的這段路的時候也出現了頻繁降級LCC的情況),系統穩定性有待優化。理想L9在高速上的長彎道時車道居中保持表現出色,即便是在匝道內的大曲率彎道也能自行通過,但通過速度較低。
自動變道的整體策略不算很積極,遇到實線或者后方有來車時,系統會進行等待,等后方擁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后才會正式發起變道,變道動作比較緩,車內成員感受并不明顯,體驗不錯。
在轉換高速進入匝道前1.5km左右,理想L9回開始像右變道,但變道時右側車流量較大,直到快到實線處還沒完成變道,系統提示“路況復雜,需要人工變道”,進行人工接管,而第二次轉換高速時沒有車輛阻擋的情況下,理想L9可以自行順利進入匝道。
理想L9這款號稱“500萬以內最好的家用SUV”在座艙方面確實有些獨到的想法,上車你會發現它沒有儀表屏,而是用兩塊連為一體的15.7英寸OLED屏幕作為座艙的核心交互硬件。在芯片方面,理想L9搭載了2個高通8155芯片,頗為豪氣。并且支持雙5G運營商切換,確保高速網絡實時在線。此外,方向盤上還配備了一個小小的控制屏,也是非常少見且大膽的設計。整個座艙簡約之中透露這科技的氣息。
在智能座艙評測環節,我們將對車機系統、儀表信息豐富度、語音交互等座艙軟硬件指標進行逐項評測打分,讓車輛座艙的智能程度得到量化。
理想L9在座艙方面總得分為81分,在智能座艙分榜上排名第八。在屏幕效果、車機性能和智能化進階需求這三項,理想L9都排名靠前,不過在語音交互方面得分率不高,影響了總體排名。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理想L9座艙的具體表現和得分情況。
我們先從“表面”開始。理想L9這兩個懸浮式的15.7英寸OLED大屏顯示效果相當出色,兩個屏幕的分辨率都是2880x1620像素,畫面細膩度很好。屏幕表面材質觸感也很不錯,不論是觸控手感還是防刮性都得到保證。
此外理想L9的屏幕頁面采用黑底的UI,頗有高級感。另外,屏幕的可視角度非常大,但在光線強烈的環境當中,會有輕微的反光現象,遺憾未能獲得滿分。
在車機性能這一環節當中,我們將針對系統的流暢度、UI設計、車機功能豐富度、儀表功能豐富度、擴展性這幾個方面來進行量化評分。
搭載了兩顆高通8155芯片之后,性能方面自然不用擔心,所以我更關心它的實際交互體驗和功能豐富程度方面的表現。
流暢度、易用性和UI設計
在流暢度方面,理想L9不論是縮放地圖,還是頁面內的快速滑動,還是快速連續切換不同功能界面,其觸控反應都非常迅捷,操作起來非常跟手,體驗很棒,完全不會有那種慢半拍的感覺,流暢度方面滿分沒毛病。
一個車機操作起來體驗好,除了反應快之外,科學合理的UI也至關重要。理想L9把空調、導航、音樂、設置、泊車影像等常用功能都放置在了0層級,并且都把固定圖標放置在了靠近駕駛員一側,做到觸手可及。
值得一提的是,在調節空調溫度時,你可以直接在屏幕下方通欄進行兩指滑動,而不用專門點進空調界面或者尋找那個小小的箭頭標。但可惜的是,它不能像理想ONE的控制屏那樣,通過雙指上下滑動來控制空調風量。
車機功能豐富度
理想L9的中控系統當中提供了QQ音樂、網易云音樂、愛奇藝視頻、嗶哩嗶哩視頻等在線資源。并且支持電子后視鏡顯示、行車記錄儀、帶3D模擬的360°全景影像以及手機投屏等,能夠滿足用戶出行的基本需求。
另外它還支持應用商店,用戶可以下載更多功能,但目前只有還只有8個應用,并不算多,后續可能會通過OTA新增更多功能。
針對副駕娛樂屏和后排娛樂屏,這兩個屏幕主要為乘客提供在線影音資源,并且支持手機投屏。除此之外,副駕屏支持地圖功能,副駕駛乘客可以設置好導航路線之后劃過去給主駕屏。而后排的屏幕不僅能夠觸控,還能通過手勢進行移動光標控制。
儀表功能豐富度
實際上理想L9是沒有儀表屏的,你可以理解為它分化成兩個部分,一個是顯示信息豐富且顯示效果出色的13.35英寸HUD抬頭顯示,得益于雙芯片和超強算力支持,它的渲染效果非常流暢細膩,駕駛中觀看起來相當舒服,確實充分替代了儀表屏幕。不過,當你佩戴偏光墨鏡駕駛時,亮度會受到影響。
另一個部分則是集成在方向盤上的形狀細長的觸控屏,用來顯示擋位、能耗、驅動模式、續航里程等行駛相關信息。由于屏幕不大且位置比較合理,在轉彎打方向時并不會誤觸,這一點不用擔心。
車載系統的擴展性
理想L9在擴展性方面表現比較差,前面提到了雖然它支持應用商店擴展,但目前APP很少,擴展能力有限。另外它也不支持蘋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等系統的手機互聯映射。好在車機本身功能比較完備,可以有效降低用戶對手機的依賴程度。
理想L9車內配備了6個麥克風(六音區堪稱業界唯一)和3DToF傳感器,并搭載了理想汽車自研的多模態三維空間交互技術,整套語音系統以深度學習為基礎,能夠讓車上每一個位置的乘客都與系統進行立體化、擬人化的交互,實現車內功能的控制。
在交互能力上,L9上的理想同學支持連續對話、隨時打斷、可見即可說(多達17個界面)、語義拒識(無效信息過濾)、一語即達、語音視覺融合交互(指著車窗說“打開這個”)等功能,是一位聰明又貼心的助手。
語音常規功能方面完全難不倒理想同學,導航、音樂、車窗、空調控制都可以成功通過語音執行。實際上車上絕大部分功能都可以通過語音來控制。
非標準普通話中,理想同學只能成功識別并執行一句語令,相比于理想ONE三句都能成功,表現有點退步了。
模糊指令下,理想同學能夠很好地識別語令的意思,空調和導航語令能夠正確識別出來。對于地圖內的雙重語令,兩句都能成功執行。至于跨功能雙重語令,理想同學執行的時候只會選擇其中一個。
在智能化進階方面,我們把對座艙的需求進一步延伸,我們關心它交互起來是否具有情感溫度?有沒有趣味性?或者能不能實現遠程控制?以及是否可以通過不斷地在線升級,讓車輛功能跟得上時代?
在理想ONE上面,L9則取得了滿分。它具備座椅記憶聯動、多情景模式和音樂律動氛圍燈,讓座艙更加情感化。另外它還能直連投屏Switch,在車上玩游戲,這也是比較新潮的功能;另外在OTA和遠程控制方面它也都支持,駕駛輔助信息得益于出色的HUD效果,同樣讓人滿意。
性能方面,我們將會從進行加速、制動、麋鹿、繞樁以及噪音測試,五個環節來評價。
相比于之前的理想ONE,不僅更換了全新的四缸増程器,并且還配備了空氣懸掛更高級的裝備,而作為主打家庭SUV的定位,像雙層隔音玻璃這些配置自然也不會拉下。
動力方面搭載了自研自產的1.5T四缸全米勒循環發動機作為增程器,最大功率為113kW,驅動方面配備智能四驅系統,前驅動電機最大功率130kW,后驅動電機最大功率200kW,整車總功率達到330kW,扭矩達到620N·m。
對于超過2噸多的重量,5.23秒的百公里加速是在彈射模式下達到的,但足已經說明了它的加速能力,這已經超過了特斯拉model3標準續航版的官方加速了,另外増程車型的性能也不容易受到電池電量的影響,對于定位家用的全尺寸SUV,動力可以說是過剩了,
37.05m的百公里制動成績也同樣是超標的表現了,最大功勞就是米其林PS4 SUV輪胎,抓地力強,完全能夠應付這個大家伙的制動力需要
說實話66km/h的通過速度不算很出眾,但考慮到大尺寸SUV,懸掛偏軟等因素,已經是一個過得去的成績了,整體的靈活性并沒有顯得很笨重,控制起來還是聽話的那種,不會有亂晃和多余跳動讓人感覺不安。不過麋鹿測試的過程出現多次轉向助力失效,原本還以為助力機構壞了,鎖車下電一段時間可以恢復。
噪音表現還算不錯,畢竟大車體容易帶來箱體效應和風噪,所以在高速行駛的時候還是略微差點意思,作為定位家用SUV,其實我還是希望有更好的NVH表現,甚至犧牲一定性能來換取也絕對是值得的。
總的來說,考慮到理想L9的定位、車身大眾、重量、等因素,性能表現已經比較出色了,要比漢蘭達這類的7座SUV拉開比較大的差距。另外它的用戶對于性能的敏感度相對比較弱,我相信絕大多數的車主還是潛在車主,對于性能這塊是絕對滿意的。
經過全面的智能化測試,理想L9毫無疑問做到了出色的智能化交互表現,無論是行人識別與規避、駕駛輔助又或是智能座艙,理想L9在強大的硬件以及出色的軟件加持下,給出了優秀的答卷。后排娛樂屏的出現,也增強了理想L9的可玩性。而更讓我們更期待的是蔚來理想L9的城市導航輔助駕駛功能解鎖,看看加入更高階駕駛輔助功能后的理想L9能不能給我們帶來更好的體驗。(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何展鵬、陳燁、陳子峰)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