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重義輕利的君子,還是壞了行規的“壞小子”?也許就在人們的一念之間。東風
標致307剛剛上市沒多久,便榮登本周之星。廠家宣布,全系列降價的同時,對所有已購車用戶實行差價部分現金補償。在早已患上了“降價麻木癥”的車市里,居然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瀾。
競爭對手們當然被氣歪了鼻子,分明是不按牌理玩嘛。按理說,車市上的促銷舉動往往最容易被克隆和模仿,可這回不成,
標致出手早看準了大伙的要穴。據說307上市以來銷量僅6000輛,所以給老客戶返現并非巨款,廠家負擔得起,其他廠家卻沒法跟進。想如法炮制的話,周期長,銷量大,虧得太多不說,各批用戶怎么搞定都是問題,這個啞巴虧是吃定了。說是點了人家的穴,其實標致也不易,稱得上“打落牙齒和血吞”,前期定價太高,銷量太小,拿出白花花的銀子來重新樹立品牌形象,實屬無奈。
消費者到底買不買賬?坊間最多的聲音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記得
北京車展期間,標致的CEO在央視的“對話”節目中聲稱,12萬多是買不到標致307的。半年過去,苦果自吃,耳光自扇,真是何苦來。還有的消費者比較細心,指出幾種車型里相對賣得最好的一款僅降5000元,跟
經銷商原有的優惠幅度差不多,推算起來,標致這次活動的總成本也就5000萬左右,有明顯的作秀成分。還有的消費者不依不饒———降價的差額可以退,可多繳的將近2000塊的稅款誰給退呀?
不管市場領不領情,從正面來看,標致這一招還是會掀起一些風浪,甚至可能會成為一個分水嶺,車商們將意識到,單純的價格戰已經難以奏效,未來車市將從一味地比拼車價,轉向更深層次的爭奪,將從以往的以車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過渡了。例如,車輛維修保養的服務大戰已有引燃的跡象。
從8月海南
馬自達將其零配件價格下調18%以來,已有不少廠家跟進,近來,隨著
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這兩大豪門也拿自己的配件、保養價格開刀后,車輛維修保養服務領域充滿了硝煙味。據悉,廣州已經出現了車輛終身免工時費保養的做法,
北京也有了工時費終身五折的
4S店。這一切僅僅是個開始,今天汽車銷售大戰的血腥,就是明天維修保養、配件價格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