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帶給我們什么 也許將毀了我們的生活

2004-10-20 16:39:32 來源: pcauto 作者:何樹青
  汽車,也許是人類最壞的發明。   一年前,《新周刊》以一語“和新生活一起兜風去”,道出了國人邁向汽車社會的興奮。   今天,中國人還在興高采烈買車,他們也許根本沒想好汽車到底會給他們帶來什么。   汽車制造的現代文明悖論及惡果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現端倪,他們在努力地往回轉,把汽車毀掉的東西和敗壞的生活方式改良得更好一點。   我們還沒有走到那一步。汽車在中國以上升姿態、以產業意志和幸福生活的名義,依然一路招搖。   超過千萬輛的私家車橫亙在前,城市所有的建設都變得在為汽車服務,所有人沿著汽車駛過的軌跡氣喘噓噓地往前趕。   結果城市還是永遠塞車。結果有車的人還是欲速而不達。   “汽車病”卻日復一日地累積,能源、土地和道路被汽車消耗,效率、環境和生活節奏都將毀于汽車。   汽車還是要開的,但我們別重蹈西方汽車社會的覆轍。   在傳媒宣揚的消費觀里,在城市規劃的交通系統里,別讓“人”的位置被壓扁在車輪底下。   城市是我們的,生活也是我們自己的,試圖走出這樣的悖論吧:汽車載著我們和“新生活”一起兜風,我們的“新生活”卻又將毀于汽車。   城市里的兩種動物   有各種各樣對人進行分類的方法,但現在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分類標桿是車。表面上,城市人被汽車分成了有車族和無車族,但事實上,城市人被汽車分成了另外兩種人:人和汽車。   汽車也是一種人口,它要吃、要住、要保養、要打扮、不斷消費、經常闖禍(大型兇器),它對資源(尤其是能源、土地和道路)的需求甚至大過了任何一個活人——養一輛車比養一個人有時會更麻煩。最要命的是,汽車這種人口的出生及增長速度不亞于城市人口,它溢出了機動車道,溢出了停車場,填滿了街道,令整個城市陷入汽車的汪洋大海,成為它的版圖。   中國的人口政策正在悄然發生改變,“計劃生育”的主題不改,但不再獎勵不生;中國的汽車業不但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反而鼓勵著多生、早生、快生,政府像獎勵“英雄母親”一樣重視汽車企業。中國汽車工業完成從300萬輛到400萬輛的增長,只用了一年的時間;現在信息產業部宣稱,2005年我國汽車需求將超過550萬輛,汽車市場銷售額將達10000億元,汽車電子產品市場規模可達2500億元至3000億元。   中國很快可以進入汽車社會,至少是在城市。中國很快可以成為全球第一汽車消費大國的,至多需要10年。人與汽車爭寵,目前贏的是汽車。雖然都打著“人居”的幌子,但中國的城市現在真的是在為汽車而造,因汽車而改變——汽車版城市正在消滅自行車版城市,唯有地鐵版城市尚有喘息空間。   當“人”用腳或踩著兩個輪子走在北京、上海、廣州,走在富裕起來的城市,走在車河里,小心地挑路走,顯得那么地另類、那么地多余。   城市人,毀于汽車。   汽車與我們的羞恥感   汽車在現時中國,被定義為10萬元級的消費品。像在其它國家所遭遇的一樣,汽車在中國除了作為代步交通工具,依然避免不了成為財富的象征和社會地位的符號。但出于賣車的商業目的,汽車的廣告語不約而同地強化著自己的財富象征與身份象征屬性,加上傳媒的合謀,潛意識地毒化了本已貧富分化的空氣,并為城市交通系統的規劃者過分地給了暗示,間接導致公共交通的發展緩慢和私家車的泛濫,使交通出行的選擇向私家車傾斜與集中。   在中國一些發達城市,年輕人坐公交車會覺得羞恥——因為在他想到他這是在搭乘最節約社會資源的交通工具之前,他首先想到的是另一些事實:他的同事買了車,他的同學買了車,他認識的新朋友買了車,社會上很多與他年齡相當的人都買了車,而他沒有。當他站在公交站臺,當他在擁擠的車門口交了錢然后匆匆趕往后門擠上車的剎那,他仿佛覺得全世界由此看到了自己的一事無成,即便他在銀行有100萬元存款都無從辯解。因為這就是今天的汽車版城市的市儈立場:如果你是成功人士,你應該買輛名車;如果你指望別人把你看作成功人士,你可以按揭買車;如果你不買車,你至少應該打的;如果你居然“淪落”到去坐公交,那便是再普通不過的弱勢群體一員了。   地鐵為城市里一些無車族挽回了部分顏面,它雖然也便宜,在中國畢竟算是時尚和新潮的交通工具,而且速度一點也不比自己開車慢。但年輕人仍然一想到自己無車就坐立不安、耿耿于懷,因為由傳媒、新聞、廣告、汽車展、汽車專賣店和汽車時尚共同構成的汽車“氣場”太強了,給了那些無車族以無限的壓迫感。他們被汽車定了罪——“不成功罪”,這幾個字就烙在了他們的手上——因為手沒有握住方向盤,也烙在他們的腳上——因為腳沒有踩住離合器,也烙在他們的腰上——因為腰上沒掛汽車鑰匙。   人的選擇和自由意志,毀于汽車。   弱智化的文明   10年前的今天,社會學家鄭也夫發表《轎車文明批判》,引起社會嘩然。他寫道:“轎車洪流的涌入沒有加快交通速度,卻污染、堵塞、毒化著城市。它的巨大的停車場侵吞了街心公園,它的無休止的道路擴建蠶食了城市的劇院、藝術館、綠茵場,它打破了城市甚至郊區的寧靜……如果汽車文明注定將成為夕陽文明,我們為什么要隨它走入死亡的港灣。如果汽車所代表的功利哲學和黑色文明注定將融進綠色思潮中,我們為什么不及早為它謀劃。”   但是我們回不去了,盡管這樣的努力還在嘗試:從今年4月起,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成為歐洲第一個將汽車逐出市中心的大城市,實現“無車城”,各大停車場正在改為草坪;9月,歐洲36個國家的近千個城市舉辦了“無汽車日”活動。   我們不是要退回到騎自行車,而是要回到生命中最本質的東西,保持不讓自己身體的功能退化,保持與不斷發掘原始的基本的動手能力。包括汽車在內,太多“科技”使生命本身的功能退化了,從大腦到四肢,從上半身到下半身,抵抗力下降,患病率上升。我們點眼藥水而不再做眼保健操了,發短信而不練少林一指禪了,用電腦而不用算盤了,開空調而不吹電扇了,開車而不走路了,上跑步機而不再跑步了,吃偉哥而不健身了,請鐘點工而不會做家務了,買現成品而不會做手工了……我們是這樣地過于依賴發達的商業社會了,毫無保留地相信新科技成了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安于享受精確、快速、標準化。   愛因斯坦發現偉大的相對論公式的時候,是沒有計算機的。全國的工匠建天安門廣場的時候,是沒有建筑CAD軟件的。中國擁有八大菜系和滿漢全席的時候,是沒有麥當勞和便當盒的。馬可·波羅和徐霞客游歷中國的時候,是沒有汽車的。瞧,沒有“科技”的精確、快速、標準化,“人”依然可以做得這么好。   汽車無錯,錯的是對汽車的瘋狂,為此犧牲了城市、效率及生活質量。現在,中國城市室外最大的聲音源有兩個:建筑和汽車。除了在畫地為牢的步行街,你還聽得到人聲嗎?   毀于汽車,無人幸免。   在汽車版城市,沒有汽車可以跑出全速(除了F1賽場),沒有空氣不帶汽油的味道(除了噴空氣清新劑),沒有人可以離開引擎聲而安睡(除了市郊住宅小區的深處)。   由新加坡新傳媒集團和中國中央電視臺聯合主辦的2001年國際大專辯論會的主題是“人類會毀于科技嗎?”那時分為正方反方,沒有答案;今天我們問“中國會毀于汽車嗎?”,《新周刊》是正方,中國汽車工業和眾多有車族是反方,而答案早已寫下,只待未來揭曉。
文章收藏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全彩漫画口工令人垂延三尺|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 欧美在线一区视频| 波多野结衣视频全集| 欧美成人四级剧情在线播放| 日韩高清伦理片中字在线观看 |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完整版| eeuss影院www在线观看免费| 3d动漫h在线观看| 老司机精品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不打码视频|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奇米777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 亚洲午夜小视频| 一级毛片a免费播放王色| www.羞羞视频| 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对白|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好男人资源网在线看片|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免费看黄色网页|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黄大片a级免色| 法国性经典xxxxhd| 我要看18毛片| 国产真实偷乱小说|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别揉我胸啊嗯奶喷了动态图|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