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用轎車已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新的消費熱點。據統計,
北京市每百戶居民汽車擁有量已達5.1輛,高居全國首位,而且這一趨勢仍在增長。為進一步了解北京市家用轎車的消費狀況,北京市消協組織了“家用轎車消費調查”。
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400份,回收有效問卷6286份。調查主要面向兩類消費者,一類是近期有購買家用轎車意向者,另一類是已經擁有家用轎車的消費者。范圍在北京市城八區及大興、通州、順義、昌平等12個區,調查內容涉及汽車消費需求、汽車評價、售后服務、消費傾向、交通管理、相關政策等六大方面問題。此次調查為首都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消費環境的改善,提供了具有一定價值的參考依據。
打算今年購買車的人占到36%,打算在2005年之后購買的占50.32%。另外,在調查是否應大力發展家用轎車的問題上,32.5%的消費者認為應該大力發展,且以26—35歲的消費者居多,這表明年輕人將是購車的主流。
消費者購買家用轎車關注的首要因素是安全性。消費者購買家用轎車,在其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操控性,還有內飾、外觀、顏色等多種因素中,首要關注的是安全性,占到64.49%,其次是經濟性,第三是舒適性。對于汽車品質的衡量,有31%的消費者把汽車故障率低、安全性能高作為重要因素。
購買家用轎車注重選擇好的售后服務。消費者因為“售后服務有保障”而購車的比例最高。這表明消費者在購買家用轎車時,對售后服務十分重視。
消費者對于家用轎車的消費環境不滿意,家用轎車的消費環境亟待改善。記者采訪了北京市消協有關負責人,請他談談對改善家用轎車消費環境的建議。他認為,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家用轎車消費的宏觀調控,規范市場。
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的政策要相互配套,有連慣性。行業主管部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交通管理部門應全面統籌、規劃、設計,提高道路承載通行能力。
通過服務提升品牌價值。面對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價格競爭只是行業發展不成熟的表現,從價格競爭轉向服務競爭才預示著汽車行業的真正成熟,只是中間還要經歷一段漫長的摸索。在摸索過程中,誰占得先機,誰就贏得了消費者,也就最終贏得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