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貨車”并不是心目中的“走私車”,王堅給出的解釋是,通過非
VOLVO汽車公司授權的銷售商進口和銷售的車。有些“水貨車”是進口商從國外買來的二手車,更多的“水貨車”是沒有在國內取得VOLVO經銷權的進口商從其他國家的VOLVO
經銷商處訂購倒賣過來。由于各國的標準不同,因此,對使用和售后造成很多麻煩。“按照歐洲的標準,汽車鑰匙開啟后,就要求車大燈打開。但國內消費者買到后,就認為是汽車質量有問題,找來投訴。”孫瑋說,這些都給VOLVO在國內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影響。
“這些公司銷售的VOLVO轎車經各種非正式途徑輾轉倒賣到中國市場,轉賣過程遠遠超出了VOLVO公司的監控范圍和能力。”
北京中汽南方公司市場推廣部主任王堅表示,目前在國內受“水貨車”影響最嚴重的就是VOLVO轎車和
保時捷品牌的車。
擾亂渠道 作為VOLVO的華北總代理,北京中汽南方公司把“水貨車”的問題選在3月15日提出,除了出于對VOLVO品牌的保護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水貨車”擾亂了市場銷售渠道。
盡管“水貨車”的價格一般都緊盯著正常進口車的價格,“但他們的利潤比我們要高”,王堅說。由于“水貨車”來路和配置標準的不同,進口價格大多要低于正常經銷商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水貨車”經常用增加配置等方式吸引購車者,王承認大批量的“水貨車”對銷售“有一些影響”。
商家之所以痛恨“水貨車”,除了是要保障區域經銷商的利益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保證價格體系的穩定。大批“水貨車”的出現,顯然也沖擊到了VOLVO的價格體系,“他們一會高、一會低的價格,擾亂了我們的市場。”VOLVO中國的市場經理孫瑋說。
VOLVO、
保時捷等知名品牌都試圖通過他們控制的終端售后服務來控制“水貨車”市場。2月下旬,VOLVO的一批轎車在全球召回,孫瑋沒有向記者透露召回的這批轎車中“水貨車”的比例,但她明確地告訴記者,因為統計等問題,“水貨車”免費維修的時間肯定要推遲。
就在上周,
保時捷在全球召回一批豪華越野車,在國內有27輛正常渠道進口的車被送回工廠進行檢查,同時車主們將會被邀請到工廠免費參觀。但保時捷中國明確表示,“水貨車”不在召回之列。
記者了解到,保時捷通過總代理捷成洋行銷售的車只占到市場銷售的兩成多,據此推算,還有大約90輛在中國市場出現的“水貨車”不在召回之列。這些國際知名品牌開始用較強硬的手段來控制他們的渠道。
國產壓力 “這是VOLVO的品牌認知度比較高造成的。”孫瑋這樣解釋“水貨車”比例較高的原因。其實,在國內“坐
奔馳、開
寶馬、安全還數VOLVO”影響中,奔馳和寶馬的品牌知名度還是要高于VOL鄄VO,奔馳、寶馬也有“水貨車”,但比例要低得多。
以前,奔馳、寶馬也出現過VOLVO遇到的這種情況,但隨著這些車的國產或即將國產,做“水貨車”進口商無利可圖,“水貨車”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少。所以有業內人士分析,VOLVO要徹底凈化渠道、清除“水貨車”最好的方法,就是拿來國產。
孫瑋不同意這種說法,她表示,VOLVO將通過逐步增加國內的銷售網點和完善服務網絡,以促使客戶自覺不買“水貨車”。
但記者此前與一個VOLVO經銷商交談時,他表示,VOLVO正大規模在全國建設經銷網點,就是為國產做準備。實際上,短短兩年多來,VOLVO在國內銷售網點的建設已經接近了50家,這顯然已經超過了僅僅做進口車銷售所需的規模。而早在去年底就有消息稱,VOLVO的控股股東———
福特,與
長安在南京建立的生產基地上,將生產VOLVO轎車。
孫瑋昨天對此表示:“這一說法現在還沒有定論。”(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