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的不列顛群島有著全球最為悠久的汽車工業史,在20
世紀50年代之前,英國一直保持著世界第二大汽車生產國的地位。時過境遷,如今英國頂尖品牌的象征:
勞斯萊斯和
賓利已各自歸入德國
寶馬和
大眾門下,被譽為“英國汽車教父”的
MG羅孚集團成了本土品牌的幸存者。然而由于特殊的品牌效應,英國車的根基畢竟還在英國。在百年華誕之際,羅孚緊跟
勞斯萊斯、
賓利等英倫名車,駛入中國新年車市,開始在東方扎下英國汽車的根。
在007影片中,為國家利益出生入死、代表英國愛國精神的詹姆斯.邦德終于更換了德國的
寶馬,坐上了英國的阿斯頓.馬丁
跑車。盡管阿斯頓.馬丁早已是美國
福特旗下的品牌,但人們依然將她視為英國名車———一種后貴族氣質與新古典主義的產物。無論身屬何方,英國車似乎永遠都是英國車。為什么這一切無法改變?也許,這正是因為英國人為本土汽車留住了與眾不同的品牌根源性。
根的抓地力:英德之爭
在
現代汽車發展史上,原產于英國的世界名車勞斯萊斯、
賓利、羅孚、阿斯頓.馬丁、
迷你、
美洲豹等紛紛被國外汽車大廠所收購,這其中最富有激情的收購者就是德國人。有人這樣比喻,德國人就像鉑金,他們樸實不茍;而英國人卻像鉆石那樣高貴典雅。德國之所以對英國豪華品牌情有獨鐘,也許就是想在自己的鉑金戒指上鑲嵌一顆真正的鉆石。
德國人的性格使其當仁不讓地成為工業方面,尤其是機械制造上的天才,他們創造出主導
現代工業設計的美學思想:“形式依附功能”。德國車由此表現出可靠的品質、完美的人機工學、出眾的空氣動力以及安全性能,德國憑借全球車廠中最多的專利技術,帶動國際車壇的技術潮流。于是,近年來,追求功能、嚴謹簡約的德國風席卷汽車世界。不過,在豪車領域,德國的三大品牌寶馬、
奔馳和
奧迪卻根本無法取代英國的勞斯萊斯和賓利在金字塔尖的地位,盡管后兩者已經分歸寶馬、
大眾,但他們的“根”卻不屬于德國,而是永久性的英國國籍———因為這英國之根牢牢抓地,擁有難以拔除的力量。
德國人也意識到這一點,
大眾在
賓利上的做法就是明智的。他們從未試圖改變
賓利,這與
寶馬對
勞斯萊斯的改造顯然不同。雖然有人認為賓利方正的后車蓋莊嚴得仿佛一塊棺材板,但德國人還是忠實地保留了它。那完全無視流體力學、如皇家馬車般的鮮明棱角,以及英國匠人所賦予的手工工藝,是執著于渾圓流線的德國人甚至任何國家的同行們所無法模仿的文化魅力,她就像倫敦的大本鐘那樣永存不變。
根的吸引力:磁滯效應
根系與磁鐵一樣,有著強大的吸引力。1881年,科學家埃文在磁化實驗中發現,磁場可以把鐵塊變成磁鐵,此后即使磁場減弱或消失,鐵塊的磁力并不會回到原來的起點或零點,部分磁力將永久性地滯留在鐵塊之中。這一“磁滯理論”后來被廣泛引申,用以解釋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忠誠度從何而來。
銷量是經濟基礎,品牌是上層建筑。一個品牌是否豪華,一種血統是否高貴,取決于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歷史積淀。品牌忠誠就是生產者對這種傳統的自我堅守,品牌忠誠就是消費者對這個品牌傳統的熱衷。一個品牌一旦在“傳統”的磁場中擁有了“磁滯”的力量,即使被放之四海,“看不見的手”仍能使它對數代消費者產生恒久的磁力。這似乎是一種
超越物質而存在于物質中的精神,你能感覺,卻無法觸摸。
瑞士手表如此,英國汽車也是如此。開創于1904年的羅孚,造就了世界上首輛具有中央底盤的汽車,也是使用汽車燃氣渦輪機的鼻祖,還第一個將四輪驅動技術應用于轎車,近一個
世紀以來她一直處于英國汽車工業的中心位置,在業界有“教父”之稱。1994年,德國
寶馬集團通過收購擁有了原羅孚集團下的多個著名品牌———羅孚(Rover)、
MG、
迷你(Mi鄄ni)和
陸虎(LandRover)。6年之后,MG和羅孚這兩個傳奇品牌組合成新的MG羅孚集團(MGRover),在本島巨大磁場的吸引下重返英倫,這顆英國汽車的“獨苗”不僅本土生根而且梅開二度。而在英
吉利海峽的彼岸,迷你留在了寶馬,
陸虎則來到美國
福特,但因為根植于英國,它們同樣具有“磁滯效應”,在
小型車和越野車的領域內吸引著車迷、續寫著經典。
根的延展力:東進中國
大樹的根總是向外擴張著。所謂“得中國者得天下”,任何一個世界汽車大廠都深諳此道。中國汽車市場總量在2005年預計將達600萬輛,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其中進口車的市場份額從2000年的3.2%上升到目前的8%左右。在不少國際
豪華車品牌如寶馬、
奔馳、
凱迪拉克等走國產化道路的背景下,以豪車為傲的英國人當然不甘示弱,但他們則通過進口把自己的“傳家寶”原汁原味地搬到中國。繼天價的
勞斯萊斯和
賓利之后,MG羅孚集團也在新春元月攜羅孚轎車和MG
跑車來華“賀歲”,國內進口市場豪車格局和產品結構將進一步分化和多樣。
據悉,在中國登陸的羅孚75轎車繼承其雍容華貴的經典造型,散發出濃濃的英倫氣息,為英國皇室、首相及羅馬教廷所鐘愛。
MGTF跑車中國版依舊采用傳統的中置
發動機與后輪驅動設計,再現了純正的英式小跑車風格。在售后服務方面,兩款英國名車具有3年內10萬公里質保,足見其
高度的自信。可以想見,在今日的中國路上,英國豪車正以維多利亞風范而成為特立獨行的一族,英國的汽車文化也隨之不斷延展,在東方之土扎下新根。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