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冰雪災害對京城乘用車市場影響有限
一個月來,由于冰雪災害導致運輸受阻,各地媒體都有一些關于汽車經銷商“無車可賣”、“銷售斷檔”及“價格回升”的報道。為了了解發生在長江中下游及華南地區極其罕見的冰雪災害對汽車市場產生了多大影響,記者在正月初五來到有著“全國汽車市場晴雨表”之稱的北京亞運村汽車市場做了實地調查。
第八代雅閣(資料圖片)
結果表明,從整體上來說,車市仍是“買方市場”,冰雪災害對京城汽車市場影響有限。所謂“無車可賣”,僅限于凱美瑞、第八代雅閣和東風本田新C-RV這3個原本就供不應求的品牌;所謂“銷售斷檔”,也僅僅是某些配置和車身顏色的車型出現“結構性不足”;所謂“價格回升”,則是部分商家減少了去年12月份“沖刺階段”價格的優惠幅度,或者是一度消失了的某些緊俏車型“加價銷售”現象死灰復燃。
大部分車型貨源充足
記者在綜合銷售大廳見到,初五這天,除了少數經銷商還在休假外,亞市大部分經銷商都按照市場的統一布置,開始營業了。
在一家上海大眾的經銷商處,包括領馭、明銳、途安、POLO、桑塔納等主流車型除了部分顏色的POLO缺貨外,其他車型一應俱全,而且都是優惠價銷售。
在上海通用的一家經銷商處,雪佛蘭景程、別克君威、君越、林蔭大道、凱越等主流車型都有現貨銷售,且有不同程度的優惠。
日前有媒體稱,由于生產企業地處冰雪災區,高速路封閉導致東風標致和雪鐵龍商品車“吃緊”以致“脫銷”,然而記者在亞市看到的卻是另一種情況。在東風標致4S店里,多款標致206、標致307樣車整齊陳列;在店外面的空場上停放著大約五六十輛待售的標致206、標致307。據銷售顧問介紹,為了應對春節前的銷售高峰,他們提前準備了充足的貨源,可以保證短期內不斷檔。東風雪鐵龍4S店的銷售顧問對記者說,目前他們商品車貨源充足,預計后續商品車將在本月15日左右到貨,可以保證供應。
記者在綜合銷售大廳還看到,東風日產旗下的天籟、軒逸、頤達、驪威等主力車型,東風悅達起亞旗下的賽拉圖、獅跑都在以優惠價現貨供應。
記者在亞市中瑞辰奇瑞4S店見到,QQ3、QQ6、A1、A5、旗云、瑞虎、東方之子等主力車型悉數上陣展示,并且全部現貨供應。據銷售人員介紹,由于奇瑞授權經銷商都分別具有不同車型的代理資質,加之奇瑞的銷售渠道比較暢通,所以盡管安徽是此次冰雪災害的重災區,但仍可以通過合理調配資源等手段滿足市場需求。他說,目前除了個別配置和顏色的車型暫時無現車外,基本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凱美瑞、第八代雅閣、東風本田新C-RV銷售受冰雪災害影響較大
凱美瑞和第八代雅閣是目前市場上最熱銷的車型,也是此次冰雪災害受影響最大的兩個車型,以致于記者尋遍亞市都沒有見到這兩款車的影子。
據亞市北京海通興業汽車銷售公司的銷售顧問介紹,第八代雅閣剛上市不久,產能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加之這場冰雪災害的影響,貨源非常緊張,當前提現車需要加價2萬元;目前凱美瑞在北京的庫存量為零,連樣車都賣完了,即使加價2萬元也僅能保證到貨后優先提車。
記者走進亞市東風本田博誠特約銷售服務店發現,數百平方米的展廳里空空如也,竟無一輛樣車陳列。一位姓靳的銷售顧問介紹說,新C-RV上市以來銷售異常火爆,經常處于“斷檔”狀態,一度出現加價數萬元才能提現車的情況。前一陣子由于道路受阻,后續貨源跟不上,所以無論是新C-RV,還是本田思域統統銷售一空,連樣車也賣出去了,目前是真正的無車可賣。如果想買新C-RV,可以在2月15日以后來看樣車并交納預付款訂車,但提車可能要到3月份了,因為最近新車到貨后,需要先滿足已經交款預訂的客戶。客觀地說,遠不能把凱美瑞、第八代雅閣、東風本田新C-RV這幾個車型的“脫銷”或“緊俏”歸咎為冰雪災害影響的結果。因為這3個車型“脫銷”或“緊俏”的現象是早已有之,只不過是“于今為烈”罷了。準確地說應該是,冰雪災害的出現加劇了這3個車型“脫銷”或“緊俏”的程度。
冰雪災害對整車企業的生產影響最大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
今年1月份,全國共生產乘用車56.552萬輛,環比下降6.4%;其中轎車下降5.6%,MPV下降26.6%,SUV下降12.5%,交叉型乘用車下降..8%。
今年1月份,全國共銷售乘用車63.8647萬輛,環比上升6.7%;其中轎車上升5.9%,MPV下降19.1%,SUV下降12.8%,交叉型乘用車上升..8%。
1月份乘用車各種車型產量普遍下降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企業因為受雪災的影響,交通受阻,原材料、配套件供應出現問題,以及一些地區停電、停水,造成企業生產活動不能正常進行。比如,去年乘用車銷售量數度名列全行業第四五位的奇瑞公司,1月份國內乘用車的銷售數量僅為22883輛,排名僅列(狹義)乘用車生產商的第十位。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在分析1月份乘用車銷售情況時說,隨著國內汽車生產廠家營銷水平的提高,年底壓經銷商吃進庫存的情況已大大減少。因此,大部分經銷商不用在年初“消化”庫存了,這才出現了今年1月份的銷量超過了去年12月份,同時再次改寫乘用車月銷量新記錄的情況。今年1月份遭受嚴重災害,使很多企業自1月中旬以后不能正常生產和運輸汽車到經銷店或中間庫,因而銷售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這次天災,銷售情況還會好得多。
春節前發生的冰雪災害稱得上是一次由不可抗力引發的偶然事件。進一步的分析可以發現,此次汽車行業受冰雪災害影響最大的不是消費者,也不是經銷商,而是汽車整車生產企業。這是因為:
當前汽車市場是“買方市場”,消費者全然沒有“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的壓力,某些品牌暫時出現“斷檔”,消費者有很多的選擇機會,或等一等,或購買其他品牌。
除了少量“緊缺品牌”的經銷商以外,大部分經銷商都要經常面對來自廠家的“壓庫”威脅。對他們來說,庫存過大、資金占壓過多、銷售不暢帶來的壓力遠比商品車供不應求帶來的壓力要大得多。換言之,出現短時間的供不應求,對那些庫存壓力在身的經銷商甚至可能被認為是“壞事變好事”。
和“買方市場”情況下消費者可以瀟灑應對,“供不應求”被經銷商認為是“壞事變好事”相比,整車生產企業在面對冰雪災害時,就難得那么“游刃有余”了。這是因為,整車廠從配套件、原材料采購進廠,經過復雜的加工、裝配、調試、檢驗過程,最終才能提供給流通領域,這中間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期間在哪個環節出現一點閃失,都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或信譽損失。此次冰雪災害暴露出的普遍問題,比如:零配件供應商與整車廠相隔很遠,分布很散,難免要增加企業的管理成本,在極端情況下(比如此次冰雪災害)會導致企業生產系統的癱瘓,暴露出了部分汽車廠商零部件供應體制的問題;一些整車企業生產基地與市場相隔太遠,沒有可行的應急措施和重要零部件后備供應商,沒有商品車中轉系統,導致物流、采購和生產計劃系統的相互銜接出現問題,停產就不足為奇了。突發事件帶來的是損失,帶走的是機會;對企業來講,失去機會就表明失去效益。在此次冰雪災害表現出來的脆弱的采購、生產及物流系統實在應該認真地反省和加強。雖然此次冰雪災害對北京汽車市場影響不大,但根據各地媒體報道,一些不是汽車主要產地、同時與主流汽車企業相隔距離較遠的省份如:廣西、江西、湖南、福建、貴州、云南等地的汽車市場確實出現過不同程度的困難;一直高居乘用車銷售量前三位的浙江、江蘇兩省車市,像奧迪、皇冠、寶馬等高檔車的銷售量也因貨源不足而大受影響。
相關新聞:
大雪小挫國內車市 換車再現新一輪高潮
大雪致貨源緊張 經銷商加價“死灰復燃”
雪災影響北京部分車型斷檔 價格有所回升
南方降雪致提車困難 部分車型用火車運輸
媒體評論:雪災考驗汽車企業的應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