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國內汽車廠家推出的新車型達到117個,但頻繁上市的新車卻并沒能幫助企業實現多少銷量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近剛剛出爐的統計顯示,2006年銷量排名前十位的品牌依次是捷達、凱越、伊蘭特、桑塔納、夏利、奇瑞QQ、雅閣、領馭、旗云、花冠。去年上市的新車無一上榜!就連把中高級車市折騰得天翻地覆的凱美瑞和在中級車市場勢頭極其迅猛的福克斯也未能躋身前十強。
成熟車型養車費較低
記者注意到,在十大暢銷轎車中,捷達、桑塔納、夏利都已有著15年以上的“年紀”,老車型市場保有量大、車型技術成熟、維修養護成本較低是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原因。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市場上轎車產品較少,捷達、桑塔納和夏利雖然技術不是很先進,可是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使得配件生產達到規模化,促進維修維護成本的降低。加之維修網點遍布于全國各地,非常方便。對消費者來說,轎車是大件商品,而且不是買回家后就可以一勞永逸的,購買時大部分消費者很謹慎。很多新車雖然技術先進、工藝優良,而且價格也不比捷達和桑塔納貴,但是大部分消費者更看重技術的可靠性、維修養護方便性、價格低廉性。
新車成不了“救世主”
統計顯示,2006年十大暢銷轎車總共銷售139.25萬輛,占全國轎車銷售總量的36.37%,而目前在國內銷售的車型高達數百款,因此平攤在其他車型的銷量就少得可憐。
據統計,去年上市的大部分新車月均銷量只有兩三千輛,許多非主流廠家的車型甚至月銷售只有幾百輛。與幾年前一款新車上市供不應求,需要排上幾個月隊、付出幾萬元加急費不同,如今新車上市的效應可謂大打折扣,許多車型上市剛滿月、甚至尚未滿月即開打價格戰。
不僅如此,新車型過多過快推出,還加劇了車市的惡性競爭,導致新車故障增多。2006年以來,不少剛剛推出不久的全新車型因質量問題紛紛召回。專家認為,汽車廠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求新”心理,很多生產線上需要磨合的問題還沒解決就匆忙推向市場,個別廠家為了降
低成本減少了配置,導致消費者信任度降低。
中高檔車更好賣了
比較一下2005年和2006年的十大暢銷轎車可以看出,隨著消費者購買能力的增強,整個車型結構正在向中高端發展。在2006年十大暢銷轎車中,中高級轎車由前年的一款(雅閣)增加到兩款:雅閣、帕薩特領馭,兩者分別列第七、第八位。中級車由2005年的4款增加到了5款,其中新增加的花冠以8.01萬輛的成績位居第十,而2005年還位居十強的飛度和吉利在2006年已經出局。
整個車型往高端走的趨勢對以低端取勝的自主品牌來說并非好事,在十大暢銷轎車中,自主品牌的數量從2005年的4款降至3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