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濃濃的“長安之家”
大學畢業在城里工作已6年多了,回家的次數不算太多,每次回到農村老家時,都能讓我感受到濃濃鄉情的存在。
前不久,我和妻兒一家三口回老家。幾經周折,到了離家還有8公里的小鎮。一下車,眼前十幾輛長安金牛星小面映入眼簾。很快,十幾個操著家鄉口音的人向我走來。
“到哪去,坐車嗎?”
“小江,是你嗎?”人群中有人喊我的小名。
“啊,是你啊,二愣子!”原來是幾年不見的小學同學王明,小名二愣子。
“走,哥、嫂子,坐我的車。”說話間,二愣子已經把我拉上了他的長安小面,向家鄉駛去。
“王明,幾年沒回來,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啊。你的變化也不小,都開上了洋氣的小車。”
“哥,哪里。高中畢業以后,咱沒考上大學,先到南方打了幾個月工,混混日子。家里人后來尋思一直打工不是辦法,就合計幫我買了一臺長安金牛星。平時跑跑鎮上和村里的客運,日子過得還算湊合。”
“剛才看鎮上拉客的人還蠻多的,好像都是開的這種面包車哦?”
“是呀。這車不貴,才三萬多塊。空間大,拉人多,也省油,還沒什么毛病。爬坡上坎,一點也不費勁,不像你們開的小轎車那樣驕氣。”
“哥,跟你說個大事?,F在咱們村兒里開著這種長安小面的已經有20多家了,我們還組成了一個俱樂部,叫‘長安之家’。平時拉拉客,跑跑生意,有時就給村里人幫幫忙。像捎捎東西,結婚嫁取,大家都主動免費幫忙跑跑。”王明饒有介事地對我說。
“你們還挺時髦的嘛,這個俱樂部不錯,能不能算我一個啊。”我開著玩笑對他說。
“想進咱們‘長安之家’還是有條件的”,王明也笑著答到,“大伙兒一起定了幾條規矩,比如說不孝的人不能進,坑蒙拐騙的人不能進,對鄉親們不敬的不能進,還有不開長安車的不能進。說白了,掙錢僅僅是一方面,鄰左鄰右大家相互幫忙才是最重要的。不像你們城里人,低頭不見抬頭也不見。”
“交通方便了,咱們村買長安車的人越來越多了,就是想加入我們‘長安之家’”。
聽到這里,我和妻兒都已被老家這種濃濃的鄉情所感動。每天住在大城市鋼筋混凝土的“大鐵盒”里,我們很難感受到鄉情、親情的可貴。而在老家這種偏僻的小山村里,雖然大家日子都好過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鄉里鄉情還在,“長安之家”確實帶給大伙兒很多幸福。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