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留平:品牌是一種體驗
“長安車我是越用越順心,包括我的鄰居,他開長安車快十年了,都覺得不錯,我們都信賴這個品牌。” 這是長安金牛星“青藏巔峰品質之旅”車隊在唐古拉山底偶遇的陳師傅原話。
陳師傅的話反應了汽車品牌樹立的時間性和實踐性。的確,與家電、食品等不同,汽車行業要建立品牌“至少需要數十年讓消費者感知到這個品牌好,必須要有用車的事實。”長安汽車懂事長徐留平如是說,汽車消費者通過長期的消費,以及對品牌的理解,就形成了對產品品牌的忠誠。
自主品牌“成名”尚需時日
“同等價位,我當然會選合資品牌,甚至多加點錢也可以。”這是許多中國準車主的普遍心理。
中國自主品牌發展迅速,但與國際知名品牌相比仍有差距。最新
研究顯示,中國汽車品牌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指數僅是美國的41%,日本的42%,德國的47%,韓國的61%。
“其實,這不能怪消費者。”汽車業內分析師表示,中國汽車工業自主開發的歷史較短,品牌效應還沒牢固樹立,導致消費者長期以來對國外品牌形成畸形崇拜心理。
長安汽車董事長徐留平也認為,品牌的建立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需要消費者長期感知和體驗才能建立起來的。“日本做了這么多年,依然沒有出高端。豐田磕磕絆絆弄了一個雷克薩斯,也只是叫入門級的豪華車,品牌的樹立太難了。”徐留平說。汽車產品是一個反復多次消費,一個體驗性的產品。在長期體驗過程當中,消費者就形成了對產品品牌的忠誠。
近年,中國自主品牌發展進步巨大。目前大多數企業發動機可以過歐Ⅳ標準,中國汽車企業的研發中心遍布全球,J.D. Power新車質量也數據顯示,中國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之間差距已從2009 年百輛車問題數116個降低到2010 年的89個。
因此,在汽車工業史上起步較晚的中國自主品牌要想“成名”,成為世界知名汽車品牌還需要時間,并且也只是時間問題。
穩健創新樹品牌
在品牌創新之路上,中國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長安汽車在提倡快速,又好、又快發展的前提下步伐穩健,就如董事長徐留平所說,長安汽車立志到2020年達到世界一流,但不是說長安汽車要馬上趕到全球第一。一步一個腳印的做法為更好的建立品牌效應夯實了基礎。
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設是樹立世界一流汽車品牌的核心。為此,長安汽車深度挖掘國內優勢,充分發揮“五國九地 各有側重”全球優勢技術資源,并且在品牌、品質建設上苦練“內功”。
“西方走了100年的路,你想十年就干完?這是不可能的。”徐留平說,在自主品牌的發展過程當中,切忌浮躁,一味追求高速,腳踏實地最重要。
2010年10月31日,長安汽車全新品牌戰略在北京水立方成功發布,開啟了長安品牌新時代。在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人才引進和培養、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和發展新能源等領域仍取得了一系列卓越成績。
今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作為唯一一家參展的中國車企,長安推出的新車逸動,展示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最高成就。而2011 “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揭曉中,長安品牌價值升至305.15億元,穩居中國企業十強、汽車行業第二。與去年相比增幅近13%,其向世界一流汽車企業邁進的步伐又進了一步。
業內分析師認為,在世界汽車工業上起步較晚的中國自主品牌汽車,注定品牌道路充滿艱辛和滿布荊棘,但相信以進軍世界一流汽車企業為目標,行走步伐穩健而基礎牢固的長安汽車,將會在品牌建設的道路上越走越成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