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串高起點的結晶 廣豐累計生產100萬輛
8月4日早上,一輛藍色凱美瑞混合動力轎車,緩緩駛下廣汽豐田的生產線。這是廣汽豐田生產的第100萬輛整車。這是廣豐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中國以中高級轎車為主力產品的車企中,廣汽豐田達成百萬輛累計產量的時間最短。那么,廣豐累計產銷量達到100萬輛,在業界、廣東省和廣州市這三個范圍中有什么意義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
“三高”與“三開創”
廣州豐田在2004年成立的時候,選擇的是一條與廣汽本田不同的道路:全面使用新技術、高起點、大批量,而不是小批量滾動發展。兩級企業相同之處只在于首款車型是世界級的暢銷的中高級轎車。廣東省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伍靜坤認為,廣豐建立起的世界級工廠,代表著世界最先進的生產水平,它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高起點、高投入、高產出的“三高”發展道路。通過導入全球最先進的生產線和適銷對路的產品,實現了非常規的跨越式發展。
2006年5月,首款轎車凱美瑞正式下線,在國內汽車界創造了當年投產當年盈利的奇跡。2009年,第50萬輛凱美瑞下線,刷新了國內乘用車行業單車產銷量上升速度最快的記錄。2010年4月,混合動力凱美瑞轎車下線,這對廣東省乃至全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都有重大意義。
記者認為,除此之外,廣豐在中國汽車工業界還有“四個開創”。一是首先建立了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全面環保的工廠,并率先將全面環保的觸角伸向了所有專賣店;二是第一個引入了裝備著e-CRB智能化管理體系、維修車間全透明的專賣店服務體系,它的軟硬件水平至今仍是業界學習的榜樣;三是首先在中國大規模推廣G-BOOK車載信息化服務系統,開產e車——G-BOOK版凱美瑞,從而開創了中國人汽車生活e時代。
地方經濟一張顯赫的名片
廣豐對廣汽集團乃至廣東省汽車工業的發展,為廣州建立“中國的底特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伍靜坤認為,如果說廣本項目的完成,打破了“廣州不適宜制造汽車”的偏見,那么,廣豐項目的導入,則達成了廣州汽車集群的完善,有助于提升廣東省汽車行業的產業水平和增強廣東汽車產業的競爭力。廣豐的成立和近年來的快速健康發展,標志著廣州汽車工業真正開始進入到“體系競爭階段”和“產業集權階段”。
據廣東省汽協統計分析,2006年以來,廣豐總產值累計超過1675億元,上交各項稅金319億元,產品國產化率均在72%以上,其中廣東地區零部件供應商占50%以上。2010年,廣豐對廣州市汽車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為20.91%,對全省汽車制造業總產值的貢獻率為13.98%。
可以說,廣豐自成立來,為廣東省和廣州市地方經濟的結構調整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實際上,廣豐已經成為廣州市乃至廣東省一張顯赫的名片。
未來五年是發展的關鍵時期
廣豐剛滿五歲,但它前進的步伐并不慢,在快速向前奔跑的同時,它努力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未來五年,是廣豐以體系能力致勝的關鍵時期;未來五年,既是廣豐夯實基礎并取得又一輪大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廣州市汽車工業以技術能力和產業水準致勝的關鍵時期。廣州汽車界的觀察人士認為,伴隨著廣州汽車工業的穩健發展和集群優勢的形成,在廣州著力打造中國底特律的進程中,廣豐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和態勢會越來越好。
在下線儀式現場,廣豐提出,到2015年,它的年產能將提高到60萬輛。為此,廣豐已經開始籌建第三工廠。當然,在今后五年中,將有更多的新產品在廣豐投產。在廣豐100萬輛下線儀式上,廣州市市長萬慶良希望豐田盡快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投放到廣豐來生產。另據記者從多個渠道了解,廣豐也有可能發展合資企業自主品牌,目前,此事正在積極籌劃之中。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