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精彩 三代人的汽車生活原創
近年來,關于70、80、90的話題層出不窮,此起彼伏。其中既有恨鐵不成鋼的“討伐”之聲,也不乏感慨萬千的嘆息之音。前不久,網絡上還出現了一位號稱70后的“蘭董姐姐”,她不僅大肆炫耀自己的億萬身價,還義正言辭地斥責80、90后。暫且不論“蘭董姐姐”的是非對錯,其實,我們明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回憶,也都有每一代的風格與痕跡。那么,大相徑庭的這三代人在選車買車用車上會有哪些不同呢?
70后:情歌還是老的好
70年代中國發生了許多大事,文革結束,恢復高考,改革開放……在那個動蕩的年代,70后有的趕上了出國潮,搖身一變成“海歸”后事業蒸蒸日上;有的趕上了中國第一批名營企業的興起,一不小心成了某董,某總。他們看著露天電影,聽著鄧麗君的歌長大,K歌時會把譚詠麟的歌全部點一遍。如今大部分的70后都告別了單身,扮演著時代發展的主角。房子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宜商宜家的中高級車是他們的首選。
也許是因為70后的強大購買實力,B級車市場成了車市里的一塊大蛋糕,大家都想爭吃香餑餑,而PASSAT領馭就鎖定了這樣一群成熟穩重的人士。在外觀上,PASSAT領馭大氣、穩重,博得保守的70后交口稱贊;在品質上,PASSAT領馭精益求精,成熟的70后可不會被迷人的外表“唬住”,他們更注重內涵與底蘊;在品牌上,PASSAT領馭作為改革開放后中國第一家合資車企上海大眾的旗艦車型,與70后結下深厚情誼,情歌還是老的好啊。
80后:Live In The Bright Future
在70后眼里80后是讓他們看不懂的一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80后是他們茶余飯后閑談時的反面教材。不過,“江山代有人才出”,在舉不勝數的經典事例出現后,70年代的人不得不承認后生可畏。如今,白領成為大部分80后的代名詞,他們工作小有成就,事業剛剛起步,有的正在或已經步入婚姻的殿堂,一輛十萬元左右的家用轎車是他們的首選。
相比70后,他們更喜歡時尚動感的車身外形,對空間的要求也比較高。從目前市場上的新車來看,大部分A級車都符合80后的“口味”,但在朗逸身上,我們看到了更多80后的“影子”,SD卡插槽、IPOD接口、8喇叭音響……這些小配置都讓80后覺得很貼心,很實用;朗逸百公里約8L的實際油耗也讓經濟壓力不小的80后舒了一口氣;另外,朗逸“Live In The Bright Future!钡钠放瓶谔栆才c積極進取,對未來充滿憧憬的80后“心照不宣”。
90后:開寶馬參加高考
90后被稱為新興人類,他們有自己的語言--火星語。有專家分析說,90后幾乎是靠吃超市的東西、吃洋產品長大的一代,消費觀念超前,欲望更強,背后支持消費的能力也更強。曾有媒體報道90后開著寶馬參加高考,想必是有一個“好爸爸”吧。筆者并非90后,但自認為與90后還是可以溝通的,曾與一90mm促膝長談,竟得知如今大學校園里開車去學校的90后不在少數,見我一臉驚訝,該MM有些鄙夷地對我說:“還有人開寶馬泡熱水的,后備箱一打開,4個熱水瓶!避囎訉λ麄儊碚f再也不是奮斗的目標,懷揣的夢想。
早熟、張揚的是90后,哈日、哈韓的有90后,若干年后,當90后成為消費主力的時候,不知道日、韓車會不會咸魚翻身,成為車市的時尚風向標,德系、美系、自主品牌不知會否越發的向日系車學習?
不論70,80,90的差異有多大,代溝有多深,從某種意義上講,70,80,90的成長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一種生動再現;三代人的汽車生活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軌跡的一種側面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