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奧迪高管內涵車企使用消費級芯片 拿消費者練手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日前,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鳳剛發視頻表示:汽車不是快消品,不應使用消費級芯片,不能拿用戶練手。此視頻一經發布引發廣泛爭議,不少網友表示這是在內涵友商將消費機芯片用到車上。
對于車規級芯片與消費級芯片的區別,李鳳剛也進行詳細闡述,他表示車規級芯片是通過AEC-Q、AOS 26262、IATF 16949等一系列國際標準,支持在-40℃到150℃的溫度范圍內正常工作,需要應付高溫、低溫、雨雪、沙塵、顛簸、震動等復雜惡劣的環境,同時,車規級材料具備耐高溫、抗腐蝕、抗冷凝等,需要支持汽車10-15年的使用壽命,以及缺陷率低于1PPM(百萬分之一)。
而消費級芯片通常應用在手機、電腦、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產品上,它們的工作溫度只要0℃到70℃,且由于更新迭代較快,消費級芯片普遍設計壽命為3-5年,且消費級芯片允許500PPM的缺陷率(兩千分之一)。
李鳳剛還強調:在涉及乘客安全方面,奧迪絕不輕易采用未經充分驗證的技術,我們絕不拿用戶練手。
根據應用環境的嚴苛程度和可靠性要求,目前芯片級別從高到低分為航天級、軍工級、汽車級、工業級和消費級。目前一臺新能源汽車汽車,需要用到幾百到上千顆芯片,這些芯片如同車輛的 “神經細胞”,分布在各個功能模塊中,支撐著從基本行駛到智能交互的全場景運行。
其中在核心控制類,諸如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的SoC、車身控制MCU、電池管理系統(BMS)、驅動電機的IGBT、MOSFET等方面基本要應用車規級芯片,這直接關系到行車安全。而像激光雷達芯片、毫米波雷達芯片、攝像頭CMOS傳感器等必須要求使用車規級芯片。
而車載娛樂系統的芯片、USB接口控制芯片、全景天窗控制芯片等,對環境的耐受要求相對寬松,部分可采用工業級芯片,甚至在一些非關鍵場景中使用消費級芯片,能夠更好兼顧成本控制和功能實現。
總的來說,部分車企應用消費級芯片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法規需求,只是夠用和好用的區別,使用更好的芯片則實現冗余設計,為消費者提供更可靠、安全的用車保障。(文:太平洋汽車 吳啟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上汽大眾SUV全系推出一口價 最低7.99萬元起
- 210.38萬元起 吉利銀河A7開啟預售
- 3全新馬自達CX-5發布 懸浮式大屏/外觀細節調整
- 4嵐圖FREE+正式上市 售21.99-27.99萬元
- 5傳祺M6 MAX豪華版上市 限時售10.98萬元
- 6全新嵐圖知音實車亮相 搭載華為乾崑ADS 4/8月底上市
- 210.38萬元起 吉利銀河A7開啟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