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先行者 論車企的社會責任感
最近30年,中國經濟突飛猛進一日千里,重要指標躍居全球首位。但是與此同時,社會也付出了極大代價,尤其是工業發展所導致的環境惡化,更是觸目驚心。2013年,全球污染最重的10個城市,中國占據了7個,全國平均霧霾天為29.9天,創50年來的最高紀錄。而在霧霾的成因中,大約40%的因素是工業生產,而30%約為汽車尾氣污染。
在此嚴峻形勢下,諸如上海大眾、華為技術、海爾集團等很多有理想、有道德、有責任感的企業在發展中已經意識到環保問題,全力開發節能降耗環境友好型產品,以實際行動為環保出力,彰顯企業道德。而尤其是上海大眾,因為行業特殊,產品事關生產和使用兩個環節,其動向就更有指標性意義,無論是在生產環節還是在技術研發方面都遠遠地走在了前面,扮演了行業帶頭大哥的角色。
母公司推動與企業責任感
上海大眾所以如此重視環保,一部分原因在于德國大眾母公司的強力推動,德國是全世界最為重視環保的國家之一,也是全球綠公司的大本營,大眾汽車、西門子、蒂森克虜伯每年都登上全球環保企業的名錄,而德國綠黨也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具有濃郁環保意識的政治組織。在德國,環保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人們的衣食住行和企業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無不以環保為第一考慮要素。而源于德國的大眾汽車,也將這種嚴苛的環保理念帶到中國,積極推動中國環保事業的進步。
上海大眾重視環保的另一部分原因在于企業本身的責任感所在,作為中國最大、最成功的汽車合資企業,上海大眾在環保方面也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也確實走在了行業最前。早在2007年,中國環境遠未如此惡劣的時候,上海大眾就自我提出節能目標,承諾3年時間能源消耗降低20%,做成中國最環保的汽車企業。而事實發展證明,上海大眾完全做到了自己的承諾,起到了特別好的帶頭作用,而且在完成第一步能源降耗的計劃之后,上海大眾提出了更高的降耗目標,推出了更為先進的節能技術。在2014年北京車展上,上海大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出Think blue 智能藍驅技術,有望再次大幅度提振汽車工業的節能環保水平,深刻優化汽車與環境的關系。
影響未來的藍驅技術
大眾Think blue藍驅技術,并非如渦輪增壓、可變氣門正時和氣缸關閉等局部的技術性改良,而是通過使用更環保的發動機驅動技術、更先進的變速箱技術、更清潔的燃料技術、更環保的尾氣處理技術、效率更高的啟停技術和再生制動能量回收系統而徹底地完成全局性技術體系的提升,實現比普通汽車優異得多的綜合性能,大幅度降低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
現在帶有上海大眾藍驅技術的產品已經以越來越高的頻率駛出上海大眾在全國各地的先進工廠。不久之前,在北京青泉贏睿汽車公園的一場節油大賽中,上海大眾旗下的1.4TSI藍驅版帕薩特在全程25公里的賽場僅耗油0.88升,折合百公里油耗3.9升,比同排量的日系競爭對手油耗降低50%。
而在政府部門剛剛出臺的《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車輛減免車船稅的車型目錄》的公告中,使用藍驅技術的帕薩特1.4T車型赫然在列,這也是目前登上公告的兩百多款車型中唯一一款B級車。
作為節能環保的先行者,上海大眾的表現可圈可點,而其藍驅技術的廣泛推廣,并非僅僅一個企業的成就,它將重新定義經濟發展和節能環保之間的關系,改變人們對于汽車工業的看法。在上海大眾的儀征綠色工廠內,工業廢水經過處理可以用來養金魚,經過過濾后甚至可以當做飲用水源,相比上海大眾每年數百萬的銷量,這個才是一個企業對于社會最大的貢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