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國際汽車十大事件:繁榮與危機的交織
"裁員病"襲擊全球汽車業
關鍵詞:裁員
繼福特汽車公司在北美地區裁員4000人之后,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也無奈地宣布,將于2008年前裁員3萬人,同時還將關閉9家北美地區的工廠,以降低成本。此前,德國大眾也公布了其高達萬人的裁員計劃。一段時間以來,汽車巨頭幾乎患了“裁員病”,甚至有悲觀的聲音說,“汽車業的又一個冬天也許快來了”。
速度點評:歐美大型汽車公司今年都面臨著生產經營成本不斷增加、市場占有率持續下降的兩難境地。當企業發展不順,裁員往往是企業重組的一項重要措施。但其實裁員的開支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米其林罷賽F1震驚車壇
關鍵詞:罷賽
同輪胎贊助商米其林在今年F1美國大獎賽上的罷賽相比,法拉利的沉淪和雷諾的興起都不足以成為今年F1車壇的最大新聞。在車迷和國際汽聯的不滿聲中,原本參賽的10支車隊僅有3支普利司通合作伙伴跑完了規定的73圈比賽,另外7支米其林合作車隊在跑完暖胎圈后就退出了比賽,這在F1賽事中是前所未有的。
速度點評:米其林剛剛宣布2006年年底之后他們將正式退出F1?梢娒灼淞忠恢币詠韺τ贔1的現狀很不滿,罷賽只是各方利益紛爭的一場總爆發而已。
菲亞特難以扭虧無人收購
關鍵詞:收購
當通用汽車公司收購菲亞特的談判進行到最后期限時,菲亞特的股票上升了3.2%,而通用汽車的股票下跌了0.4%。而當雙方高層談判破裂的消息一傳出,菲亞特股票價格下跌0.6%,而通用股票價格則上漲近1%。通用的退出收購、菲亞特連續12個季度的虧損使得這個意大利的老牌企業陷入無人愿意收購的地步。
速度點評:如果把南京菲亞特評為2005年中國最沒有作為的汽車企業似乎也毫不為過,這與菲亞特集團在國際上的虧損現狀有著直接聯系。面對全球行業巨頭不斷整合的現狀,菲亞特深陷于固定成本居高不下、市場占有率日漸萎縮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大眾丑聞暴露管理危機
關鍵詞:丑聞
今年6月,德國下薩克森州檢察機關透露,大眾高管為了使公司的部分決策順利通過董事會審議,涉嫌賄賂企業工會的高層領導。不過,大眾發言人拒絕就這一賄賂指控發表意見。大眾CEO畢睿德已表示,將對公司內部的腐敗事件一查到底。
速度點評:今年可謂是大眾公司的“丑聞年”。年初,大眾也出現了賄賂丑聞,有關大眾腐敗丑聞的報道,使外界對德國企業傳統的分權管理機制也產生了一定質疑。
通用汽車瀕臨破產
關鍵詞:破產
全球最大汽車制造商美國通用公司由于汽車銷量下滑,并受子公司德爾福破產的影響,陷入了嚴重的財務危機,有分析師甚至認為通用將在6到12個月內就會破產。為此通用已制定了一個包括關閉工廠、大幅裁員、推出新車等在內的重振計劃,能否奏效,美國業內外還是疑慮重重。
速度點評:俗話說“病來如山倒”,去年還經營狀況良好的全球頭號汽車巨頭今年就陷入了沉重的危機,已經快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不過通用汽車一再否認申請破產保護的可能性始終為這一傳聞保留著懸念。
“碰撞事件”打壓中國車
關鍵詞:碰撞
就在法蘭克福國際汽車展紅紅火火的當頭,歐洲權威的汽車安全組織NCAP的合作伙伴、有20年歷史的德國老牌汽車俱樂部ADAC對陸風進行了一次碰撞實驗,實驗的結果可以說很是讓人吃了一驚。該俱樂部在試驗評價中稱,這是“過去20年的撞擊測試歷史中最糟糕的成績”。
速度點評:作為汽車發展中國家,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與歐洲發達國家的高標準有一定差距是正,F象。所以國內汽車廠商在走出國門的時候,不僅要警惕反傾銷,更要防止他國刻意以標準差異進行打壓。
奧迪擠入豪華SUV市場
關鍵詞:SUV
從明年開始,世界所有的汽車企業中,就只剩高傲的法國人還始終不肯試著造一輛SUV,因為同樣高傲的奧迪今年也忍不住了,面對從寶馬、奔馳、雷克薩斯到VOLVO、薩博等幾乎所有豪華車品牌都虎視眈眈SUV高利潤的市場,奧迪終于宣布擠進“豪華SUV”的行列。奧迪品牌的首款SUV車型Q7已于今年11月在廣州車展亮相中國。
速度點評:奧迪推出Q7的最大意義并不在于這款車的性能如何,而是通過這款車告訴汽車行業,奧迪已經完全具備了和競爭對手奔馳、寶馬一樣的競爭能力。在Q7之前,沒有SUV的奧迪總讓人覺得缺了點什么。
寶馬3系改朝換代
關鍵詞:新3系
從車型的角度上講,今年全球動作最大的要算寶馬,新3系轎車在今年年初的全球發布驚動了世界各地的媒體,這款標配了6速手動或自動變速器、6缸引擎、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時間為6.3秒、最高時速250公里的中級豪華轎車,在全世界引起了最為廣泛的關注。
速度點評:寶馬把在7系、5系上運用的多項技術、配置移植到了新3系上,所以新3系比起上代車型無疑是耳目一新。唯一需要我們擔心的是將來7系、5系換代的時候該怎么辦?
日韓汽車全面崛起
關鍵詞:裂變
就在美國的汽車業處于寒冬的時候,日、韓汽車企業豐田、本田、現代等卻熱火朝天,在世界各地“攻城掠地”,世界汽車產業格局正在發生裂變。就是從2005年開始,汽車行業開始把韓國現代順理成章地稱之為世界第九大汽車制造廠,原本的“6+3”格局已然被打破,與此同時,豐田汽車也超越了通用正式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制造商。
速度點評:如今在世界汽車同質化的趨勢下,成本已經成為最大的利器,而恰當的成本控制正是日韓車商的優勢所在。不過應當看到,日韓汽車的崛起使中國汽車走向世界變得更加困難。
中國成為決戰主要舞臺
關鍵詞:決戰
據統計,今年中國的汽車產業還將保持9%左右的利潤增長,與每年增長不到1%的歐洲和美國市場相比,中國市場無疑成為了陸續虧損的汽車巨頭們決戰生死的主要舞臺。無論是福特、通用還是豐田、日產,中國市場都已經是這些跨國巨頭們賴以生存甚至惟一增長的市場。
速度點評:從某種程度上說,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如何,直接決定跨國汽車廠商們的生死。如果跨國公司還是繼續拿幾個“假把式”忽悠中國市場,它們各自的處境將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