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孫滿堂 解讀標致-雪鐵龍PF2平臺車型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一則關于“雪鐵龍C4三廂版”的新聞引起我的好奇。國內一款內部代號為東風雪鐵龍B73的新車諜照被曝光,這款車與雪鐵龍C4產于同一平臺——PSA集團的PF2平臺,并且搭載MINI Cooper S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從外觀到內飾,都展現出它與雪鐵龍C4兩廂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由于它是一款三廂車型,因此被定義為雪鐵龍C4三廂版。在我印象中,PSA集團的PF2平臺就像一個魔術師,擁有各種魔術,總能變出一款給你驚喜的車型。因此,PF2平臺在PSA家族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國人所沉醉的法國車中,有不少車型就是出自于這個平臺,告別已久的青春期好奇心,讓我決定好好窺探一下這個平臺下的車型。
● 平臺介紹:
PF2平臺是由PSA集團精心研發,負責專門開發前驅和四驅的緊湊車型,可承載電動發動機和燃油發動機。第一位誕生在PF2平臺的車型是在2001年和大家見面的標致307。隨后,PSA集團在這個平臺下開發出許多深得民心的產品,包括雪鐵龍C4、標致308、標致408、標致3008、標致5008,以及炙手可熱的標致RCZ雙門轎跑等。
● 車型發展歷程:從標致307到標致RCZ
標致307是一款小型家用車,曾經在2002年榮獲歐洲年度最佳車型的殊榮,作為標致306的繼承者,2001年標致307率先登陸歐洲市場,同時銷往澳洲、新西蘭和亞洲等地,并且成功的用1.6L和2.0L車型占領墨西哥市場。標致307是標致306替代車型,因此它的進步還體現在空間比標致306更加寬敞。
標致307一直保留著標致206和標致607的設計特點,畢竟后兩者存儲著PSA集團的優秀基因。往后傾斜的前車頭燈牽引出陡峭的發動機蓋線條,再延伸出視野廣闊的前擋風玻璃,并能順水推舟地把路人的目光引領到車頂上方,如果你覺得標致307的車尾線條下降得過于平緩,那么標致206的急墜式垂直尾門,則可以給你另一種體驗??傊?,這種一氣呵成的一體式外觀設計,是標致脫離意大利賓尼法瑞納設計公司后走出的個性路線。標致307的高度是1510毫米,在當時來說,處于小型家用車(1400毫米-1500毫米)和緊湊級MPV(1600毫米-1650毫米)的中間水平,因此,當年人們更多的是把它看作為小緊湊型MPV而非小型家用車。在2005年,標致307曾經推出過改款車型,目的是使改款后的標致307外表看上去更加激進,從而力爭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標致307曾發布過三門版和5門版掀背車型,并且在2002年推出兩款旅行車型,名為標致307 Break和307 SW。外觀上它們幾乎相同,只是標致307 SW車型擁有銀色的行李架并且帶全景天窗作為標準配置。內部方面,標致307 Break屬于一款傳統旅行車,與此同時,標致307 SW則擁有可移動第三排座椅,因此結構上更像是一款MPV車型。標致307 SW的出現,是因為當時標致并沒有計劃研發緊湊級MPV車型,以免與其子品牌雪鐵龍的Xsara Picasso(薩拉畢加索)重復。
在2003年,標致307 CC作為另一款衍生車型中歐洲市場上發布,標致307 CC是一款可折疊式敞篷車型,誕生的目的是為了與當時歐洲市場上的敞篷車抗衡。
2004年,一款標致307四門版轎車登陸中國,由PSA集團與東風品牌合資的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公司生產,與此同時,這款標致307四門版在2006年時進入阿根廷市場,并且在阿根廷投產,直到2010年11月退出阿根廷市場。
● 標致308
標致308作為標致307的繼承車型,誕生于2007年11月,是第一款以"X08"命名的車型,標致308基于307打造,但是車身設計上比標致307的長和寬都得到改善。
標致308還衍生出四款車型,分別是三門和五門的掀背車型,還有旅行版和敞篷版,當然也有四門轎車版。標致308只在全球為數不多的市場上推廣自己的三門和五門版的掀背車型,所以并不是可以經常見到。
在2007年法蘭克福車展上,標致308 SW Prologue概念車正式發布,在2008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上正式發布其量產版本,并且在當年的夏天開始上市銷售,分5座和7座兩款車型選擇,而在標致308 的底盤上,還開發出一款SUV和MPV的跨界車性,它就是標致3008。
標致308 CC作為一款標致307 CC的繼承車型,在2009年春天正式亮相,敞篷開合時間僅20秒。而標致308的四門轎車版車型則是為了中國市場而打造,由東風標致生產,外觀設計有別于歐洲車型,并且還加入LED日間行車燈,與此同時,標致408也順利進入中國。
● 標致3008
標致3008是一款五座的緊湊型跨界SUV,許多人認為標致5008是標致3008的七座版本,其實這是對標致5008的誤解,標致5008實際上是基于雪鐵龍C4大畢加索(Citroën C4 Grand Picasso)打造而成。標致3008最大特點是帶有HUD(Head Up Display)抬頭顯示系統,這個系統目前在許多車型逐漸普及,但在當時來說,標致3008可謂這項技術的先行者,HUD系統可把行車數據映射在方向盤前方的擋風玻璃上,已方便駕駛者了解行車數據。
● 標致408
標致408在2010年1月25日的北京車展上亮相,并且在當年4月8日正式在中國銷售,標致408并不是標致407的繼承車型(標致407的繼承者其實是標致508),標致408更像是標致308的長軸距版本,這款車當時并沒有在歐洲市場上制造和銷售。
標致408使用1.6L和2.0L 燃油四缸發動機,發動機型號為(TU5JP4)的1.6L發動機排量為1587cc,當發動機轉速達5750rpm時,能輸出最大功率82kW(約112PS),并能在4000轉時帶出147Nm的扭矩數據,而發動機型號為EW10A+的2.0L發動機排量為1997cc,當發動機轉速達6000轉速就能迸發出最大功率為110kW(約149PS),而當轉速在4000rpm的時候,能輸出200Nm的扭矩值。并且配搭五速手動變速器或四速自動變速箱。
● 標致RCZ
2007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標致還基于308打造出2+2的Coupe概念車,這款概念車比標致308更低了18毫米,看來是基于操控的角度考慮,而當2009年這款概念車再次在法蘭克福車展亮相時,已經擁有全新的名字——RCZ,并且在2010年春天開始發售。
第一代雪鐵龍C4屬于一款小型家庭用車,在2004年由法國生產,作為雪鐵龍Xsara(國內譯作薩拉)的繼承者,在工藝上和標致308有著不少相似之處。雪鐵龍C4還獲得2005年歐洲年度最佳車型的季軍。
● 第一代雪鐵龍C4
第一代雪鐵龍C4同時又稱作雪鐵龍C-Triomphe或雪鐵龍C-Pallas,有多款車身設計,包括有三門版Coupe車型和五門掀背車型,當然也有四門轎車版,然而五門MPV版本則命名為雪鐵龍C4畢加索。
雪鐵龍C4曾經在2008年進行過小改款,改款后車身外觀變得更加圓潤而令人舒服,車身尺寸還稍微拉長,而更重要的是,改款后的車型新增了1.6 Prince發動機,這款發動機還同時搭載在標致207、標致308和寶馬MINI上。
雪鐵龍C4的四門轎車版,又稱為雪鐵龍C-Triomphe,是一款由東風雪鐵龍設計的緊湊型車,這款車同時還為神龍富康和愛麗舍共享了不少技術以及零部件。2007年4月,雪鐵龍宣布四門版的C4將由阿根廷生產,并且命名為C4 Pallas在南美和歐洲市場上銷售。
● 第二代雪鐵龍C4
第二代雪鐵龍C4已經有小小DS系列的影子,體積比第一代要稍微大了一些,并且只有5門版車型,因為三門版的車型經過法國人嚴謹的市場調查,得出銷量不近人意的結論,而且不推出三門版是為了能更好的騰出市場空間給雪鐵龍DS3。
第二代雪鐵龍C4變化主要突出在外觀上,車身外觀從之前的圓潤變得棱角分明,顯得更有張力,保險杠下方的大嘴設計,從第一代的正梯形變成倒梯形,前臉更加兇悍無比,讓人不敢與之對視過久。
●東風雪鐵龍B73
東風雪鐵龍B73其實并未正式露面,只是有媒體拍到它的諜照罷了,據目前消息得知,東風雪鐵龍B73將會命名為“天逸”,搭載PSA集團與寶馬聯合開發的EP系列渦輪增壓發動機,外界稱之為雪鐵龍C4三廂版,將于年底上市。
雪鐵龍C4畢加索共有兩個版本,一款是五座MPV,另一款是七座MPV版本(又稱大C4畢加索)。在2006年的巴黎車展上,雪鐵龍C4畢加索正式發布了七座車型,隨后在2007年1月,發布了其五座版本。
無論是五座版的雪鐵龍C4畢加索還是七座版本的車型,最大特征是一塊長而寬的擋風玻璃從發動機蓋上方一直提升到車頂位置,使得擁有海闊天空的駕駛視野,不過駕駛者并不用擔心如此高大的擋風玻璃會帶給你刺眼的陽光,因為細心的雪鐵龍早有準備,只需花舉手之勞,車內的遮光板能隨手展開。
雪鐵龍C4畢加索比其他七座MPV要稍微大一些,所以一些媒體則認為雪鐵龍C4畢加索七座版是一款中大型MPV,而不應該屬于緊湊型MPV。雪鐵龍C4畢加索還帶有可調式空氣懸掛,在當時的市場上,其他品牌的車型只有在高配版本上才會提供這個配置。
● 標致5008
標致5008是一款緊湊型MPV,在2009年6月亮相后,就在2009年末正式發布,同樣有五座和七座兩個版本,并且和雪鐵龍C4大畢加索(Citroen C4 Grand Picasso)有著一樣的底盤結構。
編輯總結:PF2平臺下還有雪鐵龍Berlingo和標致Partner這兩款小型貨車,由于這兩款車都并沒有進入國內,這里我就不多介紹了,以上介紹的這幾款車各有各的特點,各自有各自在市場上的用途,不知哪一款是你最喜歡的呢?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