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來勢洶洶:英國蓮花汽車將結束諾福克郡Hethel工廠生產運營,這座運行近60年的傳奇工廠或將正式停產,生產線轉向美國。消息瞬間點燃全球車迷神經——難道這個象征著英國跑車精神的品牌,真要離開故土?
蓮花反應迅猛。24小時內,官方聲明火速抵達全球媒體:“蓮花汽車公司運營一切如常,沒有關閉任何工廠的計劃。”字字鏗鏘。聲明中,蓮花將英國定義為品牌核心:跑車制造基地、全球設計中心、賽車運營大本營,更是歐洲最大市場。過去六年投入巨資的研發與運營,此刻成為承諾的最佳背書。

然而風起于青萍之末。傳聞背后,蓮花真實的陣痛清晰可見。自5月中旬起,Hethel工廠的主力跑車Emira已悄然停產;4月,這里剛剛裁減270名員工;一季度銷量斷崖式下滑42%,凈虧損高達1.83億美元。倫敦克萊肯韋爾總部關閉、帕克大街旗艦店易主,一系列動作勾勒出嚴酷的成本削減戰線。
轉型之路步步驚心。蓮花中國CEO馮擎峰在財報會議上的發言,揭示了戰略搖擺的核心:“美國是主要目標市場,本地化可行方案;同時高端純電滲透率未達預期。”關稅壁壘與市場遇冷雙重夾擊下,將生產轉移至沃爾沃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工廠成為務實選擇——畢竟同屬吉利旗下,資源整合順理成章。

更深的轉型已在產品層涌動。曾高舉純電大旗的蓮花,正悄然調轉航向。代號Type 134的中型SUV項目被擱置,取而代之的是“超級混合動力”戰略:首款插混車型Eletre將于2026年登陸中國,跑車系列也將擁抱電驅系統。當電動化浪潮撞上跑車靈魂,蓮花的選擇折射出整個行業的彷徨。
從2017年吉利豪擲20億英鎊收購蓮花至今,扭虧為盈仍是懸頂之劍。當年規劃的15萬輛年產宏圖,在2024年僅兌現了12134輛的交付數字。豪華電動車的市場寒冬,讓這個英國傳奇品牌的復興之路布滿荊棘。

互動話題:傳統跑車品牌如何在電動化時代守護靈魂?
支持派:電動化是性能飛躍的契機,零延遲扭矩釋放賽道潛力,蓮花更應擁抱技術革命。
反對派:發動機轟鳴是跑車靈魂所在,失去機械質感的電動車不過是一臺無趣的速度機器。
中立派:混動才是王道,既能滿足環保要求,又能保留駕駛激情,蓮花插混戰略恰是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