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獲生產許可證,飛行汽車距量產交付目標再進一步
小鵬匯天于5月9日宣布,其“陸地航母”生產許可證(PC)申請正式獲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受理。這一進展標志著全球首款分體式飛行汽車的量產體系進入審查階段,距離2026年量產交付目標僅一步之遙。

量產進程倒計時,從四證通關到工廠落地
作為民用航空產品的核心準入資質,生產許可證(PC)的受理意味著小鵬匯天已初步建立符合民航規章的生產體系和質量控制系統,涵蓋原材料管理、供應商協作、生產工藝規范及售后維護全鏈條。這是繼2024年3月型號合格審定(TC)申請受理后的又一關鍵節點,目前TC審查已進入符合性確認階段。
此前,小鵬匯天飛行汽車已獲大量訂單。在去年11月13日,官方則發布“陸地航母”預訂簽約儀式,并表示,這是全球飛行汽車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訂單量。
生產基地建設同步加速,廣州智造基地已于去年10月27日在廣州正式動工,這又是全球首個利用現代化流水線進行大規模量產的飛行汽車工廠。規劃年產能1萬臺,計劃于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該基地采用工業4.0標準,配備智能化生產線,確保從零部件到整機的可追溯性與品控精度。

技術迎來突破
要知道,生產許可證是有著權威認證,這種“硬件+軟件”的雙重突破,其經驗或許可直接反哺小鵬汽車的常規車型生產。比如,飛行汽車采用的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碳纖維復合材料等技術,未來有望應用于小鵬G7改款等,提升續航與輕量化水平。
小鵬的生產資質突破,本質上是其全棧自研技術體系的集中體現。以智能駕駛為例,小鵬 XNGP系統已實現“全國都好用” 的三不限(不限城市、路線、路況)能力,通過756萬公里實測覆蓋 2595個城市,包括縣級市區域。這種技術積累直接提升了量產車型的競爭力:2025年4月,小鵬汽車交付新車35,045臺,同比增長273%,連續6個月交付量超3萬,穩居新勢力第一梯隊。

低空經濟與新能源汽車的雙重紅利
小鵬的量產突破,恰逢國家低空經濟政策密集落地。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低空經濟納入國家戰略,預計2035年市場規模將達3.5萬億元。
小鵬匯天的“陸地航母”已獲得珠海、廣州等地的空域開放支持,其分體式設計(陸行體 + 飛行器)可覆蓋城市通勤與城際出行場景,預售訂單已接近5000臺。這種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的共振,使小鵬飛行汽車成為資本關注焦點——其智造基地獲12.6億元銀團貸款,股價在消息公布后單日漲幅超7%。

汽車網評:
小鵬獲得生產許可證的意義,遠超單一產品的量產節點。通過飛行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協同、制造體系與政策紅利的深度綁定,小鵬正在構建 “地面 + 空中”的立體出行生態。正如小鵬匯天創始人趙德力所言:“飛行汽車不是玩具,而是解決城市擁堵的終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