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收購本田(中國),廣汽本田合并什么意思
2020年4月1日,廣汽本田發布公告,完成對本田中國的收購合并。大家都以為是愚人節的惡搞,沒想到,這個被人認為是惡搞的惡搞,最后卻不是惡搞。很多人不知道廣汽本田與本田中國合并意味著什么。下面詳細解釋一下。
在合并之前,這三個“領域”是分開的。
本田最早通過摩托車與中國合作。1992年,本田在中國成立了本田(中國)有限公司。1994年,本田與東風汽車集團合作成立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后于1997年與廣汽集團合作成立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
所以在廣汽本田合并本田中國之前,本田在中國的架構是本田中國、廣汽本田、東風本田。中國的作用僅僅是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滿足亞洲其他市場(如泰國)對整車和零配件的需求;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負責生產本田的各種車型,以滿足中國國內的需求。
廣汽本田早在17年前就收購了本田中國。
2020年4月1日宣布廣汽本田完成對本田中國的收購。早在2017年,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發布文件,宣布收購本田汽車(中國)有限公司100%股份,預計投資12.06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收購前,本田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由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持股55%)、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0%)、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5%)和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0%)共同出資。所以,這次廣汽本田收購本田中國,本質上是將本田的出口業務從
廣本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
由于廣汽本田已經全權負責本田的出口,因此廣汽本田相應地獲得了其他三家公司的生產資源。合并前,廣汽本田的規模是廣州黃埔車輛生產線廣州增城車輛生產線廣州增城發動機廠三條線。合并后,廣州開發區工廠也歸屬廣汽本田形成四條線。
擁有四條生產線,廣汽本田不僅可以繼續本田在中國的零配件全球出口業務和城市(封帆)車型對泰國的出口業務,還可以在國內生產雅閣(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并供應給中國市場,以滿足國內對雅閣的高需求。
統計顯示,2019年廣汽本田產能60萬輛/年,實際產量76萬輛,產能利用率高達120%;合并后總產能預計超過77萬輛,實際產量可能達到百萬輛。
摘要
廣汽本田吸收本田中國實際上是在擴大生產規模,以滿足高需求。從市場來看,廣汽本田實際上已經加強了實力,以面對迅速崛起的自主品牌和其他合資對手。可以說,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廣汽本田能夠集中力量鞏固優勢市場,無疑是所有汽車企業的一個很好的教訓。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